化工企业静电防治基础知识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2813639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静电防治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化工企业静电防治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化工企业静电防治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化工企业静电防治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化工企业静电防治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静电防治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静电防治基础知识(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企业静电防治基础知识,安环部 2018年1月,一、什么是静电?,静电是指相对静止的电荷,是一种常见的带电现象。 其电压可能高达数十千伏以上! 产生原因:在生产过程中和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中,某些材料的相对运动、接触和分离等原因导致了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积累,即产生了静电,人们感觉得到的静电,二、静电的产生方式,1、接触-分离起电(摩擦),两种物体接触,2、破断起电.材料破碎,固体、液体分离过程起电,3、电荷迁移。带电体与非带电体接触,固体静电,某些物料如橡胶、塑料、纤维等在工艺过程中会产生数十千伏,甚至数百千伏,人体静电,人体静电引发的放电是酿成静电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体静电的产生主

2、要由摩擦-接触-分离和感应所致。,粉体静电,粉体物料被研磨、搅拌、筛分或处于高速运动时,都会产生危险的静电 产生静电的程度与粉体自身的性质有关,液体静电,液体在流动、过滤、搅拌、喷射、飞溅、冲刷和剧烈摇晃过程中,可能产生十分危险的静电。 非极性液体(H2、CL2、O2等),比极性液体(水、甲酸)更容易产生静电。 极性:水甲酸甲醇乙酸乙醇异丙醇乙腈DMSODMF丙酮HMPACH2Cl2吡啶氯仿氯苯THF二氧六环乙醚苯甲苯CCl4正辛烷环己烷石油醚,三、静电危害,在有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场所,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灾危险!,人体因受到静电电击的刺激,可能引起二次事故,如坠落

3、、跌落等。对电击的恐惧心理还会影响工作效率,静电的物理现象会对生产产生妨碍,导致产品质量不良,电子设备损坏,由此可见,对于化工企业来说,防治静电危害极其重要!刻不容缓!,四、静电防治,基本原则 静电引发火灾或爆炸的五个条件,消除静电危害的五项基本对策,3,利用中和电荷的方法减少静电积累,静电防爆措施,具体防护措施 1、环境危险程度控制 1 取代易燃介质-如用三氯乙烯,苛性钠代替汽油、煤油 2 降低爆炸性气体、蒸汽混合物的浓度,采用机械通风排出爆炸危险物质 3 减少氧化剂含量-混合物中氧气含量低于8%不会引起燃烧。,氧8%,在存在摩擦且容易产生静电的环节,生产设备宜适用与生产物料相同的材料,或采

4、用位于静电序列中段的金属材料制成生产设备,以减轻静电的危害。 如:采用与生产物料相同的物料(酒精,苯)作为循环水。,2、工艺控制 材料的选用,限制物料的运动速度 罐车顶部装料时,装油鹤管应深入到槽罐车的底部200mm。 储罐装料时,注料管出口应尽可能接近储罐底部,防止液体高速撞击产生静电 对于导电率低于50ps/m的液体,初始流速不大于1m/s。,在管道末端加装一个直径较大的缓和器,可以大大降低液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积累的静电。 在液体灌装、循环、搅拌过程中不得取样、检测或测温操作。必须静置一段时间,使静电消散。,加大静电消散过程,3、静电接地 接地是防静电危害的最基本措施,它的目的是使工艺设备与

5、大地构成泄漏通路。在静电危险场所,所有属于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 凡用来加工、储存、运输各种易燃液体、易燃气体和粉体的设备都必须接地。,振动设备接地,人体防静电接地,风管、保温层防静电接地,工厂或车间的氧气、乙炔等管道必须连成一个整体,并予以接地。 可能产生静电的管道两端和每隔200-300m处均应连接。 平行管道相距10cm以内时,每隔20m应跨接。 管道与管道或管道与其他金属物体交叉或接近,其间距小于10cm,也应互相连接。,4 、防静电跨接,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时,一般可不必另装静电连接线,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或卡子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工

6、艺管道的加热伴管,应在伴管进汽口、回水口处与工艺管道等电位连接。 风管及保温层的保护罩当采用薄金属板制作时,应咬口并利用机械固定的螺栓等电位连接。 金属配管中间的非导体管段,除需做特殊防静电处理外,两端的金属管应分别与接地干线相连,或用截面不小于6mm的铜芯软绞线跨接后接地。 非导体管段上的所有金属件均应接地。 地下预埋金属管道可不做静电接地。,槽罐车防静电跨接 汽车槽车,铁路槽车在装料之前,应与储运设备跨接并接地;装、卸完毕先拆除油管,后拆除跨接线和接地线。,槽罐车接地示意图,油桶防静电跨接,油桶防静电跨接示意图,宁夏万香源是典型精细化工产业,厂区内管道众多,而且输送的介质多为易燃易爆性质,

7、因此管道防静电跨接、槽罐车防静电跨接等工作至关重要! 请各位同事提高意识,在今后的生产中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空气干燥的情况下,电子不能从接触它的其它导体上导出,因此更容易带电。 为了防治静电,局部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增湿并非对绝缘体都有效果,关键要看是否能在表面形成水膜。 宁夏地区相对湿度为15%左右,易产生静电,本地区化工生产防静电尤为重要,5、增湿,其他形式的喷雾装置,6、抗静电添加剂 抗静电添加剂是具有良好导电性或较强吸湿性的化学药剂。加入后,能降低体积电阻率或表面电阻率。,7、静电中和器 静电中和器是将气体分子进行电离,产生消除静电所必须的离子的机器。,离子扇,离子枪,8、人体

8、防静电措施 在气体爆炸危险现场的等级属于0区及1区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袜,佩戴防静电手套。 在高危场所要求静电防护装备配套使用,单独使用效果有限。 高危场所除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外,要求员工穿纯棉内衣裤,防止摩擦起电。,禁止在静电危险场所穿脱衣物、帽子及类似物,并避免剧烈的身体运动。,进入静电危险场所前,通过触摸静电释放球(按钮)释放身体静电。,静电释放球使用和实例,防静电相关物品,9、防静电椅子 10、离子风静电消除器 11、防静电服装 12、防静电存放架 13、防静电文件袋、夹 14、防静电手套 15、防静电周转车 16、防静电海棉 17、防静电剂,防治静电危害十条规定

9、,1.严格按规定的流速输送易燃易爆介质,不准用压缩空气调合搅拌。 2.易燃、易爆流体在输送停止后,须按规定静止一定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 3.对易燃、易爆流体贮罐进行测温、采样,不准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的器具。 4.不准从油罐上部进油,油罐车应采用鹤管液下装车,严禁在装置或罐区灌装油品。 5.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易燃易爆区,尤其是不得在该区内穿、脱衣服或用化纤织物擦拭设备。,6.容易产生化纤和粉体静电的环境,其湿度必须控制在规定界限以内。 7.易燃易爆区、易产生化纤和粉体静电的装置,必须做好设备防静电接地,混凝土地面、橡胶地板等导电性要符合规定。 8.化纤和粉体物料的输送

10、和包装,必须采取消除静电或泄出静电措施;易产生静电的装置必须设静电消除器。 9.防静电措施和设备要指定专人定期进行检查并建卡登记存档。 10.新产品、设备、工艺和原料的投用,必须对静电情况做出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消除静电措施。,宁夏万香源静电防治措施,管道防静电跨接、槽罐车、油桶防静电跨接。 衬氯(塑)管路、法兰口增加导静电的金属块(网)。 储罐液体进料口朝罐壁,防止喷射起电、流动起电。 反应釜选择搪瓷质地,另外加装导静电金属; 操作前必须释放静电,操作过程严格禁止释放静电。 必须带绝缘手套操作设备、阀门。 静电危险场所必须穿着全套防静电劳保装备,五、 事故案例,1、静电引发粉尘爆炸 某树脂厂发

11、生一起爆炸,发生原因为丙二酚塑胶粉体入料时磨擦包装袋,产生高伏特静电位,于反应槽內引起之粉尘爆炸。,丙二酚粉尘系易燃物质,粉尘散布于空间,浓度达19.7 g/m3,即具备粉尘爆炸可燃物条件。 內装丙二酚之包装袋于静止状态时,其静电位即高达7-10KV,经由高速摩擦包装袋,已超出其安全作业标准10KV,即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粉尘爆炸。,事故原因,为了防范类似情形发生,该公司已完成工程改善,达到本质安全的目标。 例如在漏斗增加铁网,以减低入料速度,与入料口、反应器及作业空间內以水蒸汽加湿,来消除静电。,預防及改善方法,2006年8月2日,永和区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生一起地下溶剂罐在车间的管道出口静

12、电起火的事故。 自动喷淋系统立即自动启动,起火后一分钟即被完全扑灭。,当时车间约有20吨易燃品,若火势延伸,后果不堪设想。,2、管道出口静电导致起火事故,1、工人未正确使用静电夹; 2、地下溶剂罐输送泵功率过大,导致出口处流速过高,达200KG/分(安全要求为100KG/分以下); 3、溶剂为甲苯,极易聚集静电; 4、工人未使甲苯沿缸壁流入,静电未能及时释放。,事故原因,加强管理,规范防静电夹的使用。 调整输送泵功率,控制物料流速。 制定针对甲苯的专项防静电集聚措施。 加强对重点高危岗位人员的培训。,預防及改善方法,2007年10月26日,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生一起静电引起的危险品火灾事故。

13、 一名员工对搅拌缸的油漆进行调色,在投加溶剂油时,右手用小铁勺(无接地)将溶剂过滤沿缸壁边投加到大缸内,过滤网突然起火,因溶剂挥发性大,员工穿着的防静电服间被点燃。,3、静电引燃油漆事故,事故现场模拟图,事故原因,1、员工操作使用的过滤网金属圈没有静电接地,在添加溶剂时,过滤网金属圈产生静电与金属小勺放电产生火花,将周边可燃的溶剂蒸汽点燃; 2、员工使用的防静电服材质含有化纤成份,一旦有火源,非常容易引火燃烧并迅速漫延,受伤人员短时间无法摆脱。,未接地,事故后果,事故导致该员工左手臂,左躯干上身侧 29%度烧伤 ,损失工作日250日,经济损失26万元。,受伤的工人,烧毁的滤网,六、事故总结,静电事故形式多样,易多发,后果严重。 静电事故可防、可控、可根治。 加强管理,提高防静电意识,提前分析预判生产中潜在的静电危险,从设备、工艺、制度等方面从严管控,多管齐下,以上的悲剧都可以避免!,写在最后 学静电技术 防静电危害 静电需防护 安全有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