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2811423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讲解(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6CO2+12H2O C6H12O6+6O2+6H2O,2.8106J,叶绿体,合成1摩尔葡萄糖 所固定的能量,初级生产量: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单位:g/(m2 a)或J/(m2 a),GP=NP+R,GP:总初级生产量,NP:净初级生产量,R:植物呼吸消耗量,(光合-呼吸),(光合),(呼吸),影响初级生产量的因素有:,光、温度、水、CO2、矿质营养等,生物量: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单位:g/m2 或J/m2,GP-R,NP,=,增加,减少,不变,次级生产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异养生物(包

2、括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现成有机物而生产出来的有机物质。,单位:g/(m2 a)或J/(m2 a),次级生产者:凡是异养生物,食源,可利用的,不可利用的,收获的,未收获的,食源,可利用的,不可利用的,收获的,未收获的,吃进的,吃剩的,食源,可利用的,不可利用的,收获的,未收获的,吃进的,吃剩的,食源,同化的,粪便,可利用的,不可利用的,收获的,未收获的,吃进的,吃剩的,食源,新陈代谢的类型,同化:又叫合成代谢,是指生物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得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如光合作用、消化作用。 异化:主要指呼吸作用。,可利用的,不可利用的,收获的,未收获的,吃进的,吃剩的,

3、同化的,粪便,次级生产量,呼吸,食源,生长,繁殖,可利用的,不可利用的,收获的,未收获的,吃进的,吃剩的,同化的,粪便,次级生产量,呼吸,食源,同化量摄食量粪便中的能量 次级生产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次级生产量,次级生产者,摄食,分解,同化,不同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量比较,分析讨论: 1、热带雨林与北方针叶林NP不同的主要环境限制因素是,温度,不同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量比较,2、北方针叶林和温带草原主要环境限制因素是,雨量(水),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资料: 海洋面积虽然比陆地大一倍,海洋的初级生产量之和 (55.31012kga-1)是陆地初级生产量(107

4、.11012kga-1)的1/2。为什么?,但海洋次级生产量却相当于陆地次级生产量的三倍多。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例2、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分别是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单位:102千焦/m2/年,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C,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所有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食物链的组成: 生产者和消费者,粪便属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是未被同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