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 发热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2811213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课件—— 发热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生理学课件—— 发热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生理学课件—— 发热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生理学课件—— 发热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生理学课件—— 发热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课件—— 发热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课件—— 发热讲解(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热 fever,西藏大学医学院机能学教研室 旦增顿珠,典型病例,患儿,女,2岁。因发热、咽痛3天,惊厥半小时入院。 3天前上午,患儿畏寒,诉“冷”,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皮肤苍白。当晚发热,烦躁,不能入睡,哭诉头痛、喉痛。次日,患儿思睡,偶有恶心、呕吐。入院前0.5h突起惊厥而急送入院。尿少、色深。 PE:T41.4C,P116次/分,R24次/分,BP13.3/8kPa。 疲乏、嗜睡,重病容,面红,口唇干燥,咽部明显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颈软。心率116次/分,律整。双肺呼吸音粗糙。,实验室检查: WBC17.4109/L(正常4-10 109/L),杆状2%,淋巴16%,酸性2%

2、,分叶80%。 治疗: 入院后立即物理降温,输液,纠酸及抗生素等治疗。 1h后大量出汗,体温降至38.4 C。住院4天痊愈出院。,Question?,1.试分析上述患儿发热的激活物和体温升高的机制。 2.该患儿的体温变化表现出哪几个期?各期有何临床症状? 3.假若患儿不入院治疗,体温是否继续升高?为什么? 4.患儿的治疗措施是否正确?假如你当班,又如何处理?,本章主要内容,概 述,1,病因和发病机制,2,代谢与功能的改变,3,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4,发热的典型表现,体温上升期,皮肤苍白、四肢冷厥 “鸡皮” 恶寒 寒战,高峰期,自觉酷热 皮肤干燥、发红,退热期,出汗、皮肤血管扩张,?,第一节、

3、概述,发热:由于致热点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0C ) 体温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实现的 高级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 次级中枢 延髓、脊髓,对体温信息有整合作用 调定点学说(Set Point, Sp ),一、正常体温的相关概念,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37, 一昼夜上下波动不超过 1 ,正常体温: 腋窝 36.237.2 舌下 36.537.5 直肠 36.937.9,体温升高,生理性 剧烈运动,病理性,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上移。,过热(非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调定点未移动,而是体温调节障碍。,月经前期,应 激,过热:体温调节结构不能

4、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是被动性体温升高。(属体温调节障碍) 如:1、中枢损伤 (下丘脑损伤) 2、散热障碍(中暑,鱼鳞病等) 3、产热增多(甲亢、癫痫大发作等),过热和发热的比较,过热 发热,无致热原 (体内因素 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有致热原,病因,调定点无变化或损伤 效应器障碍,调定点上移,发病 机制,体温可很高,甚至致命,体温可较高,有热限,效应,物理降温,对抗致热原,防治 原则,热型 1、稽留热 2、弛张热 3、间歇热 4、回归热 5、波浪热 6、不规则热 (见诊断学:内容),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热激活物机体激活内生致热原细胞内生致热原(EP) 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中枢

5、发热介质的释放调定点上移体温 外致热原 发热激活物(Ep 诱导物) 体内产物,1、发热激活物,凡能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进而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包括外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和某些体内产物。,外致热原:,来自体外的发热激活物,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病毒 真菌 螺旋体 疟原虫,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致热成分:全菌体,外毒素,可溶性外菌素 致热外毒素 白喉毒素,(1)革兰阳性菌,细菌,(2)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淋球菌,致热成分:脂多糖(LPS)或称内毒素(endotoxin,ET),脂 质A (Lipid A): 致热性和毒性的主要

6、成分,细菌,病 毒,致热成分:全病毒体及所含的血细胞凝集素,流感病毒,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麻疹病毒感染,真 菌,致热成分:全菌体及所含的荚膜多糖和蛋白质,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螺旋体,裂解产物和代谢产物释放入血引起高热,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疟原虫,致热成分:裂殖子和疟色素入血,间日疟原虫,疟原虫的裂殖子,体内产物,1、抗原抗体复合物 2、类固醇(本胆烷醇酮),内生致热原,定义: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种类: 1 白细胞介素-1(IL-1) . 产生IL-1的细胞:单核细胞,

7、巨噬细胞,内皮细 胞,星状细胞,肿瘤细胞 等 属多肽类物质,17KD,作用于下丘脑外侧的受体 致热作用强,阻断剂为环氧合抑制剂(阿司匹林) 不耐热、70oC、30min丧失活性 (5)大剂量使用可引起双向热,肿瘤坏死因子(TNF) 多种致热原诱导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产生和释放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并能刺激单核细胞产生IL-1,有两种亚型,且都能人工重组,具有相似的致热活性;不耐热、700C、30min丧失活性 。 支持依据: TNF 发热,也可被环氧化酶抑制剂阻断 一般剂量 单相热 大剂量 双相热 脑室内注射 发热,并伴有PGE,3 干扰素:(IFN): 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

8、白质;有多种亚型,其中与发热有关的是IFN、IFN;不耐热、600C、40min可灭活 。单相热 白细胞介素-6(IL-6): 由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由184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21KD;能被ET、IL-1、TNF、血小板诱导其产生和释放;环氧化酶抑制剂可阻断其作用;致热效应弱。,白介素2(IL-2) 也可诱导发热,但发热反应出现较晚;另外还可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TNF、IFN,因此有人认为IL-2可能是其他的EP间接引起发热。 其他 如: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睫状神经营养(CNTF)、IL-8、内皮素等也被认为与发热有一定的关系,体温调节的机制,1、调节

9、中枢: 1)正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2)负调节中枢(MAN中杏仁核、VSA腹中隔、弓状核等)注:限制体温升高,2、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1).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2).EP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3).EP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1 )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在BBB的cap床部位分别存在有IL-1、IL-6、TNF的可饱和转运机制; 、EP也可能从脉络丛部位渗入或易化扩散入脑,通过脑脊液循环到达POAH。,2)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OVLT位于视上隐窝上方,紧靠POAH,是BBB的薄弱部位,存在

10、有孔cap ,对大分子物质有较大的通透性 ; 、EP被巨噬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膜受体识别结合,产生发热介质将致热信号传入POAH引起发热,EP,OVLT区,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3)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信号: 依据: 切断膈下迷走神经后ipIL-1或ivLPS不再引起发热; 肝迷走神经节旁神经上有IL-1受体。 注:切断迷走神经以后EP细胞产生的EP就无法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发热中枢调节介质,无论EP能否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它们引起发热都有一个潜伏期,提示EP需要通过一定作用方式才能引起发热。,EP,调定点上移,?,发热时, EP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发热中枢

11、介质引起调定点的改变 正调节介质 发热中枢介质 负调节介质,正调节介质 1、前列腺素E (PGE) 2、中枢Na/Ca2比值 3、环磷酸腺苷 (cAMP)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 5、一氧化氮(NO),1.正调节介质 (1)前列腺素E 支持依据:PGE注入动物脑室 发热(量效关系) EP注入脑室 体温升高,脑脊液PGE EP+下丘脑 组织 合成、释放PGE PGE合成抑制剂有解热作用,同时脑脊液 中 PGE也,(2)中枢Na/Ca2比值 脑室内灌注Na升高体温, Ca2降低体温 EP先引起体温中枢内Na/Ca2比值升高, 促使体温调定点上移 降钙剂灌注时体温也升高,且脑脊液中cA

12、MP含量增加,(3)环磷酸腺苷(cAMP),外源性cAMP脑内注射引起发热,在某些发热激活物,EP及PGE引起的发热时,脑脊液cAMP明显增强,,过热时cAMP不发生改变,(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CRH 分布于室旁核和杏仁核,介导发热反应, 支持依据: 、中枢注入CRH,可使动物脑温和结肠温度明显升高 、IL-1、IL-6均能刺激离体或在体下丘脑释放CRH 、 IL-1、IL-6等引起的发热,可被CRH受体拮抗剂阻断。,(5)一氧化氮(NO) 与发热有关的可能机制: 作用于POAH、OVLT,介导发热时的体温上升 刺激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使产热增加 抑制发热时负调节介质的合成与

13、释放,热限的存在,Fever时体温很少会超过41 C,为什么? 机体存在一个负反馈调节机制(Negative Feed-Back Mechanism), 阻止体温无限上升。(脑细胞的变性坏死,热限是机体自我保护意识。),发热时,负调节中枢会释放出某些内源性降温物质,阻止体温调定点无限上升,这类物质被称为内生致冷原。(endogenous cryogen),内生致冷原,精氨酸加压素(AVP):视上核与室旁核合成,投射至下丘脑腹隔区的神经末梢释放。 -黑素细胞刺激素(-MSH):室旁核分泌CRH 脂皮质蛋白-1,精氨酸加压素(AVP): 1、脑内注射AVP,出现解热效应 2、AVP阻断剂能增强EP

14、诱导的发热,-黑素细胞刺激素(-MSH): 1、脑室内注入-MSH引起解热 2、EP诱导发热时,在脑室中隔区注入-MSH可解热 3、-MSH解热时,兔儿皮肤温度升高,使散热 4、内源性-MSH能限制发热的高度和持续时间,脂皮质蛋白-1(A1) 1、主要存在于脑、肺 2、糖皮质激素解热作用依赖于其释放 3、中枢内注射重组的脂皮质蛋白-1,可明显抑制IL-1、IL-6诱导的发热,发热激活物,单核细胞,EP,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Na+/Ca2+ ,cAMP ,PGE2 ,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紧张、寒战,散热,产热,体温上升,AVP -MSH,发热的发生机制及基本环节,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

15、点,典型的发热过程分为3个阶段。,调定点上移,调定点恢复,体温上升期,症状:发冷恶寒、鸡皮、寒战和皮肤苍白(冷刺激) 关系:体温调定点上移,中心温度散热,体温上升,体温上升期,高峰期,症状:皮肤发红、干燥,自觉酷热 关系:中心体温与上升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 特点: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高峰期,退热期,症状:皮肤血管舒张、出汗 关系:体温调定点回降,中心温度调定点 特点:散热产热,体温下降,退热期,体温上升期,皮肤苍白、四肢冷厥 “鸡皮” 恶寒 寒战,高峰期,自觉酷热 皮肤干燥、发红,退热期,出汗、皮肤血管扩张,热代谢特点,产热散热,产热=散热,高水平调节,产热散热,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 交感神经兴奋,立毛肌收缩 皮肤温度,兴奋皮肤冷觉感受器 骨骼肌不自主、节律、周期性收缩,中心体温上移的“调定点” “冷反应”冲动停止,血管扩张,“调定点”回复至正常,中 心体温“调定点”,散热反应。,?,第三节 代谢与功能的改变,一、物质代谢的改变,糖代谢:糖分解代谢,糖原贮备,乳酸 脂肪代谢:脂肪分解,脂肪贮备,酮症、消瘦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分解,负氮平衡 维生素代谢: 消耗增多;特别是维生素B和C。 水、电解质代谢:体温上升期: 肾脏血流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