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3-1第三章火山活动与岩浆侵入作用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12783144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3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地质学3-1第三章火山活动与岩浆侵入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普通地质学3-1第三章火山活动与岩浆侵入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普通地质学3-1第三章火山活动与岩浆侵入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普通地质学3-1第三章火山活动与岩浆侵入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普通地质学3-1第三章火山活动与岩浆侵入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地质学3-1第三章火山活动与岩浆侵入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地质学3-1第三章火山活动与岩浆侵入作用(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岩浆及其活动方式 火山活动 岩浆的侵入作用,岩浆及其活动方式 岩浆的概念,岩浆 是形成于地下深处,以硅酸盐为主和挥发组分的一种高温熔融物质。 岩浆的类型 通常根据岩浆中SiO2 含量将其分为四类: 超基性岩浆(SiO2 45)、基性岩浆(SiO2 45-52)、中性岩浆(SiO2 52-65)、酸性岩浆(SiO2 65) 。 岩浆的温度 700-l300 。酸性岩浆温度较低,一般为700-900 ,超基性和基性岩浆温度较高,一般为l 000-l 300,中性岩浆则介于二者之间。 岩浆的粘度 其粘度主要取决于SiO2的含量和温度。 SiO2含量越高,粘度也越大,

2、不易流动 ;岩浆的温度越高,则粘度越小,越易流动。因此,酸性岩浆不易流动 ;而超基性和基性岩浆温度容易流动。,岩浆及其活动方式 岩浆作用的概念和岩浆的活动方式,岩浆作用 岩浆的运移、对流、演化、冷却直至最后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岩浆岩 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浆的活动方式,侵入作用 岩浆由地下深处运移至地下浅处并冷凝成岩的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喷出作用(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过程。喷出地表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或火山岩。,火山活动,火山喷发是一种极为壮观而又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自古以来就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 印象。“火山”一词源于罗马神话中火神所居住的一座喷火冒烟的山武尔

3、卡诺(Vulcano)的名称。,火山活动,火山喷出物的类型,固态喷出物:火山的固态喷出物称为火山碎屑物。按大小分为:火山块(弹)100mm、火山砾(饼)100-2mm、火山灰2mm。,液态喷出物:火山的液态喷出物就是熔融状态的熔岩(浆),熔岩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根据熔浆中SiO2 含量将其分为基性熔浆(SiO2 45-52)、中性熔浆(SiO2 52-65)、酸性熔浆(SiO2 65) 。,气态喷出物:主要为水蒸气,其次为CO2、N2、SO2、CO、 H2、F2、S2、Cl2,火山活动,按喷发途径分类,中心式火山喷发:岩浆沿筒状的火山口喷出地表。也称点状喷发。,裂隙式火山喷发:岩浆沿大断裂喷出地表

4、。也称线状喷发。,熔透式火山喷发:岩浆熔透顶部岩石,而溢出地表。也称面状喷发。,火山喷发的类型,火山活动,火山喷发方式的分类,交替式火山喷发:以宁静式和猛烈式交替出现的火山喷发,并形成由冷凝熔岩和火山碎屑物互层的层状火山锥。,猛烈式火山喷发:喷出物中气态和固态物较多 ,喷发时发生猛烈爆炸。喷出物主要为粘度大、温度低、不易流动的酸性熔岩。火山口附近冷凝成陡峻的火山锥,称岩穹锥。,宁静式火山喷发:火山喷出物主要为熔浆液态,喷发时无猛烈爆炸。熔浆成分主要是粘度小、温度高的基性熔浆。常形成坡度平缓的盾形火山锥 。,火山活动,宁静式火山喷发:火山喷出物主要为熔浆液态,喷发时无猛烈爆炸。熔浆成分主要是粘度

5、小、温度高的基性熔浆。常形成坡度平缓的盾形火山锥 。,火山活动,宁静式火山喷发:火山喷出物主要为熔浆液态,喷发时无猛烈爆炸。熔浆成分主要是粘度小、温度高的基性熔浆。常形成坡度平缓的盾形火山锥 。,火山活动,火山喷发方式的分类,交替式火山喷发:以宁静式和猛烈式交替出现的火山喷发,并形成由冷凝熔岩和火山碎屑物互层的层状火山锥。,猛烈式火山喷发:喷出物中气态和固态物较多 ,喷发时发生猛烈爆炸。喷出物主要为粘度大、温度低、不易流动的酸性熔岩。火山口附近冷凝成陡峻的火山锥,称岩穹锥。,宁静式火山喷发:火山喷出物主要为熔浆液态,喷发时无猛烈爆炸。熔浆成分主要是粘度小、温度高的基性熔浆。常形成坡度平缓的盾形

6、火山锥 。,火山活动,猛烈式火山喷发:喷出物中气态和固态物较多 ,喷发时发生猛烈爆炸。喷出物主要为粘度大、温度低、不易流动的酸性熔岩。火山口附近冷凝成陡峻的火山锥,称岩穹锥。,火山活动,猛烈式火山喷发:喷出物中气态和固态物较多 ,喷发时发生猛烈爆炸。喷出物主要为粘度大、温度低、不易流动的酸性熔岩。火山口附近冷凝成陡峻的火山锥,称岩穹锥。,火山活动,火山喷发方式的分类,交替式火山喷发:以宁静式和猛烈式交替出现的火山喷发,并形成由冷凝熔岩和火山碎屑物互层的层状火山锥。,猛烈式火山喷发:喷出物中气态和固态物较多 ,喷发时发生猛烈爆炸。喷出物主要为粘度大、温度低、不易流动的酸性熔岩。火山口附近冷凝成陡

7、峻的火山锥,称岩穹锥。,宁静式火山喷发:火山喷出物主要为熔浆液态,喷发时无猛烈爆炸。熔浆成分主要是粘度小、温度高的基性熔浆。常形成坡度平缓的盾形火山锥 。,火山活动,交替式火山喷发:以宁静式和猛烈式交替出现的火山喷发,并形成由冷凝熔岩和火山碎屑物互层的层状火山锥。,火山活动,交替式火山喷发:以宁静式和猛烈式交替出现的火山喷发,并形成由冷凝熔岩和火山碎屑物互层的层状火山锥。,火山的危害:,火山气体,火山的危害:,火山尘埃、烟雾、水蒸汽 遮天避日影响气候,火山的危害:,火山的危害:,火山的危害:,公元79年8月24日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爆发,掩埋了两座城市,造成了巨大的悲剧。这是被火山灰吞没的人们。,

8、火山淹没城市、 村庄,毁坏森林,火山给人类带来益处,农业生产 火山爆发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十分深远。土地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它能孕育出各种植物来供养万物。如果火山爆发能给农田盖上不到20厘米厚的火山灰,对农民来说可真是喜从天降,因为这些火山灰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 旅游疗养 火山喷发(特别是宁静式火山),还可以马上招来游客;经常喷发的火山,更多成为旅游胜地。世界上许多火山温泉区的泥浆水与硫磺水能治疗哮喘与皮肤病。 地热 是从地下开发出来的热量。地热能用于发电在冰岛,地热占全国能源生产的。 矿产资源 人们在古老的火山周围发现了大量有开采价值的金属矿床。在智利火山口周围有铜、黄金等矿床。火山也伴

9、生银、铁、铅、锡、锌、铀和钼等矿床。在印度尼西亚,人们把千克重的硫磺。,火山成因,板块扩张作用,火山成因,板块扩张作用,火山成因,板块挤压作用,火山成因,板块挤压作用,全球有400多座活火山,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四周,其次在地中海及大西洋中脊上。 火山带与地震带在空间上重合。,火山带,空间上的带状分布,环太平洋火山带 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 洋脊火山带,火山带,火山活动的历史发展特征,古生代以前: 以发育熔透式火山喷发为特征。 (2) 古生代新生代(第三纪): 以发育裂隙式火山喷发为特征。 (3) 第四纪: 以发育中心式火山喷发为特征。,火山地貌小结,常见的火山地貌 火山锥、火山口、火山口湖、火

10、山喉管(也称火山颈)熔岩流和熔岩被。,火山地貌小结,中心式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形常呈锥状,称为火山锥。,火山地貌小结,在火山锥的顶部常有低洼的部位,略呈圆形,边缘很陡,火山物质由此喷出,称为火山口。,火山地貌小结,火山喷发停止后,火山口积水就成为火山口湖。,火山地貌小结,与火山口相连的岩浆通道叫火山喉管(也称火山颈)。,火山地貌小结,基性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形为熔岩流和熔岩被,火山地貌小结,基性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形为熔岩流和熔岩被。,火山地貌小结,基性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形为熔岩流和熔岩被。,火山地貌小结,基性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形为熔岩流和熔岩被。,火山地貌小结,基性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形为熔岩流和熔岩被。,火山

11、地貌小结,基性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形为熔岩流和熔岩被。,火山地貌小结,火山地貌小结,火山地貌小结,火山地貌小结,火山地貌小结,岩浆的侵入作用,岩浆的侵入作用: 岩浆因具极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内部压力,往往向地壳薄弱或构造活动地带上升,并在沿途不断熔化围岩或俘虏崩落的岩块,从而不断扩大其侵占的空间,冷凝后形成各种侵入岩体。地下岩浆上升侵入并占据一定空间的作用,叫侵入作用。【岩浆在侵位和运移过程中,岩浆自身的演化直至冷凝成岩石(侵入岩)的全部过程。】,根据岩浆侵入的环境和侵入作用方式,可以分为深成侵入作用和浅成侵入作用。各种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岩体都具有一定的产状。所谓产状是指岩体的形状、大小、与围岩的接触关

12、系,以及形成时期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侵入岩体在空间产出状态。】侵入岩的产状: 岩基(100km2) 岩株(100km2) 岩床、岩盘(盖) 岩墙(岩脉),岩浆的侵入作用,在地下相当深处的岩浆活动,称深成侵入作用。这种侵入是通过岩浆对围岩的熔化、排挤、俘虏碎块以及变质等方式而逐渐占据空间的。其结果是形成深成岩体。深成岩体处于压力大、 温度高的条件下,冷凝过程可以上百万年计,故往往形成结晶良好、颗粒粗大的岩石。岩体一般规模很大。其主要产状有岩基、岩株等。,岩基(100km2):出露面积很大,一般大于100km2,甚至可超过几万立,方千米,向下延伸可达1030km;多由花岗岩类岩石构成;其长轴方向

13、常平行于褶皱山脉,构成褶皱山脉的核心;岩体切穿围岩层理,呈不谐和关系;围岩常有显著的变质现象;被挤碎的围岩碎块常常堕入岩体中,称为捕虏体。我国各大山脉如天山、昆仑山、秦岭、祁连山、大兴安岭以及江南丘陵等都有不同时代的花岗岩岩基出露,在地下相当深处的岩浆活动,称深成侵入作用。这种侵入是通过岩浆对围岩的熔化、排挤、俘虏碎块以及变质等方式而逐渐占据空间的。其结果是形成深成岩体。深成岩体处于压力大、 温度高的条件下,冷凝过程可以上百万年计,故往往形成结晶良好、颗粒粗大的岩石。岩体一般规模很大。其主要产状有岩基、岩株等。,岩浆的侵入作用,岩株(100km2):出露面积个超过100km2,平面形状多为浑圆

14、形;主要由中、酸性岩石组成,与围岩呈不谐和关系。岩株可能是独立的小岩体,或是岩基的分枝部分,也可能是岩基顶部的凸起部分。如北京周口店的花岗闪长岩岩体就是较典型的岩株。,岩浆的侵入作用,在地壳浅处的岩浆侵入活动称浅成侵入作用。这种侵入是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着断层、裂隙或层理贯入的方式进行的。其结果形成浅成岩体。浅成者的规模较小,冷却较快,所以常常形成结晶颗粒较细或大小不均的斑状结构。其主要产状有岩盘、岩床、岩墙(岩脉)等。,岩盘(盖):一般是由粘性较大的中、酸性岩浆顺岩法层理贯入,并将上覆岩层拱起而成的中间凸起、边部变薄的穹窿状岩体。其规模不大,但直径亦可达数千米;围岩顶板多被剥掉,底板多是平整的

15、,岩体边缘与围岩岩层是平行的,呈谐和关系;围岩亦多有变质现象。,岩浆的侵入作用,岩床:流动性较大的岩浆顺着岩层层理侵入形成的板状岩体称岩床。它的特点是:主要是由基性岩构成。岩床的规模大小不定,厚度从几厘米到几百米以上,延伸从几米到几百千米。岩体与围岩的顶板和底板是平行的,围岩有时有轻微的变质现象。,在地壳浅处的岩浆侵入活动称浅成侵入作用。这种侵入是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着断层、裂隙或层理贯入的方式进行的。其结果形成浅成岩体。浅成者的规模较小,冷却较快,所以常常形成结晶颗粒较细或大小不均的斑状结构。其主要产状有岩盘、岩床、岩墙(岩脉)等。,岩浆的侵入作用,在地壳浅处的岩浆侵入活动称浅成侵入作用。这种

16、侵入是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着断层、裂隙或层理贯入的方式进行的。其结果形成浅成岩体。浅成者的规模较小,冷却较快,所以常常形成结晶颗粒较细或大小不均的斑状结构。其主要产状有岩盘、岩床、岩墙(岩脉)等。 岩墙:岩浆沿着岩层裂隙或断层贯入所形成的板状岩体称岩墙。它的特点是:,1)岩墙产状一般较陡,规模有人有小:厚度从几厘米到几千米,长度从几十米到几百千米。 2)岩性比较复杂,基性到酸性的都有。 3)岩墙切断围岩,呈不谐和接触。 4)围岩可能有变质现象。 5)根据岩墙和围岩的抵抗风化能力,岩墙在地貌上常表现为凸出的山脊或凹入的沟谷。,岩浆的侵入作用,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侵入接触 又称热接触,是由炽热的岩浆侵入围岩后,冷凝成岩浆岔体而形成的一种接触关系。,沉积接触 又称冷接触,是岩浆在地下冷凝成岩,经地壳上升,并遭受风化剥蚀而出露地表后,其上在地壳下降时又沉积了新的岩层所形成的一种接触关系 。,断层接触 是侵入岩体形成后,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岩石断裂、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