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2639701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年级古诗教学应该:“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展开想象,获得诗中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中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我们的重点是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朋友元二去安西上任时舍不得朋友的离去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是这样做的:导入时,我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诗人王维的情况,熟悉故事发生的背景,了解当时两位

2、友人之间的情谊。接下来是按照古诗学习的方法来学习古诗。我给学生读诗的第一目标是:读准字音。通过各种读诗方式,指导学生把诗词的字音读准。然后,再读古诗,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理解诗意。以情感为主线构筑对话的流程,给课堂注入浓浓的人文色彩。语文课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融合,感情是一个不错的平台。知识是浸润着感情的知识,过程是流淌着感情的过程,能力因了感情才有动力,方法因了感情才有灵性。再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情感,感悟作者当时的情怀,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感受诗句韵律的优美。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 、读懂诗句,背诵课文。 2 、想象

3、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由曲入诗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乐曲,请大家静静地欣赏,听听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播放歌曲送别) 2、师:“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有人说离别是泪水。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啊,离别是岸上的踏歌声,离别是碧空尽的孤帆。从这些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

4、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3、幻灯片出示古诗,范读全诗。4、指名读题。从这个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理解“使”(出使);解读“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5、找一找这首诗里还有哪些地方名?解读“渭城”:陕西省咸阳市东北,“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在古代是出塞必经的关口。(课件出示地图明确地点)那你知道从渭城经阳关到安西有多远吗?师小结: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朋友元二将要远赴安西,王维特意赶到渭城来送行。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一些什么?(课件显示王维简介)今天我们就来

5、学学王维的这首送别诗。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 、揭示学习古诗三大步骤。通过前一首诗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回顾一下:(1) 解诗题,知诗音;(2) 抓字眼,明诗意;(3) 多诵读,悟诗情。 2、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这首诗,圈出本课生字,注音的生字也要读准。3、指名读古诗,生评议。(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对字音、节奏等方面作评价)。4、5eDph?TG2qW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指名再读。5、齐读。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过渡: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再读读这首诗,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色呢?()雨: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客舍:旅店。()柳:怎样的柳?(清新

6、的、绿绿的)相机讲第一句诗的意思。2、这些景物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看到的?(一、二两句)(课件:渭城图)3、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你能读出这么美的渭城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4、师:王维和元二是什么关系?从诗歌哪个词中直接可以看出?(板书:故人)5、师:诗中哪几句能让你感受到元二和王维确实是好朋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么,“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杯酒只是一杯普普通通的酒吗?你觉得这是一杯怎么样的酒?(离别的酒,友谊的酒,祝福的酒,连心的酒)引读“这是一杯( )的酒”生接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6、师:“劝君更尽一杯酒”,两个好朋友是否只喝了一杯

7、酒呢?(不是)你从哪一个词知道的?(更)是啊,一杯喝完再来一杯。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从渭城经阳关到安西,有多远?(课件显示地图。)(大约有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若是元二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车,也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到安西。而且阳关以西,千里迢迢,人烟荒芜。)7、(切换到古诗课件。)师:想到朋友即将远赴荒凉的安西,举目无亲,孤身漂泊,王维情不自禁地对元二说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8、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门外的马车就要起程了,王维情不

8、自禁地对元二说(生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9、师顺势解释这两句诗的意思:“王维无限深情地对元二说”(课件出示)老朋友啊,请再喝完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元二说: 此时此刻,元二会说什么呢?请你写下来。写后交流。10、师: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逝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四、反复品读,入境悟情1、自古人生重离别。而此次朋友远去千里之外,朋友之间怎不留恋? 学到这里,你能体会到诗人和元二的情吗?(板书:依依不舍)2、优美的古诗我们必须用独特的方法去吟诵它们,

9、才会体现出它们的价值,古人常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古诗,即低吟浅唱。刚才大家听到的朗读配乐是古曲阳关三叠,王维写成这首诗后,当时的乐师给这首诗谱了曲,就是阳关三叠,“三叠”是重复三遍的意思。悠扬的乐曲配上优美的古诗,使得阳关三叠迅速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并且传唱千年,经久不衰。现在我们就在阳关三叠的乐曲声中再次吟诵送元二使安西。(播放阳关三叠,配乐朗读。)3、师生互动: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可喝下最后一杯酒元二就该起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深情共读:劝君更尽一杯酒)4、能背诵这首诗了吗?指名背诵全诗。五、课外拓展1、师:人生自古伤离别。古诗当中,关于送别这一主题,留下了很多名篇佳句。你在课外还搜集了哪些送别诗?愿意和大家分享吗?(先在小组内交流,再选一首来读。)2、学生分组展示自学情况。3、请学生朗诵积累的古诗。4、师:今天我们读的这些诗,有的是以酒相送,有的是以话语相送,还有的是以歌声相送虽然送别的方式不同,但都是以情相送。唯有真情相送,才能动人,才能流传千古。六、作业设计据说,元二来到安西一年后,曾给王维写过一封信,(课件出示:王维兄:展信问安!记得去年今日)但由于年代的久远,这封信已残缺不全,聪明的你,能根据今天这堂课,补全这封信吗?板书设计: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依依惜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