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540880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外国语学校18-19(下)高一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2019年3月31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回答12题。1.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长者,也有朝气蓬勃、初露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充分说明我国:A.民主权利具有最真实的特点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C.民主主体具有最广泛的特点 D.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2.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政府工作前进道路上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民之所望是我们施政所向。这从根本上说明A.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

2、关的执行机关B.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政府是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3.社会学家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交为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从网络上积极“围观”、坚定互动,到现实中参与监督、促进公开;从草根慈善、社会组织,到共享共建、志愿精神,“积极公民”的形象在10年间逐渐清晰。这体现了在我国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政府与公民共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公民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 公民自觉行使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权利A B C D4.从1998年以来,在我国先后进行了诸如“公选”、直选、“两票制”、“三轮两票制”和“海推”等乡镇长或乡镇党委

3、书记选举方式的改革。选举方式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A.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B.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D.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增强5.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秉承“邻里和谐情,团结一家亲”的精神,某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一间老年人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A.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B.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C.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D.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批准6.乱贴小广告是城市管理的顽疾。为解难题,某区市容管理部门变堵为疏,在小广告张贴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立广告粘贴柱,收到了良好效果。原来到处乱贴的小广告大多集中粘贴到广告粘贴柱上。如果将上

4、述变化写成一则简讯,合适的标题是A.促进依法行政,树立政府权威 B.推进基层民主,保障公民权益C.改进治理方法,共建美丽家园 D.倡导公民参与,实行民主监督7. 某市政府在厘清行政权力边界的基础上,对行政职权事项进行统一编码,建设网上政务大厅,将权力清单及运行流程图上网,实现权力内容、运行和结果公开。这一举措有利于增强行政机关工作的透明度 可以规范政府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是有效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的关键 是衡量政府是否有威信的重要标志A BC D8.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下列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说法正确的有公民

5、可以通过直接投票方式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公民可以通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参与民主管理公民广泛参与民主协商能增进共识、形成合力公民民主监督意识增强是制约权力滥用的关键A. B. C. D. 9. 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拉开了帷幕。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为26个。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目的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缩减政府职责,激发市场活力 自觉接受监督,树立政府权威A.B. C.D. 10.某地为治理村委会公章管理不严、随意乱盖章现象,将村委会公章存到乡镇政府“柜子”里,由乡镇政府“代管

6、”。这一做法受到社会质疑而被叫停。叫停“村章乡管”的主要理由在于乡镇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行政管理事务 乡镇政府没有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职能乡镇政府不能代行村委会自我管理权 应维护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权利A.B.C.D.11.一些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为,是发生“长生疫苗事件”的重要原因。这启示领导干部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建立健全问责和纠错制度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A.B.C.D.12.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将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违法集资、摊派费用的,没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等行政行为纳入了行政诉讼受理范围。该

7、修改拓宽了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 进一步规范了政府权力行使更好地保护了公民合法权益 进一步扩大了政府职能范围A.B.C.D.13.为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人认为,政府应在外广聘“名医”。下列属于“名医”的是审计部门 上级政府监察委员会 国家司法机关A.B.C.D.14.2018年某市人民政府通过网站向市民公开5月份政府的重点工作,有利于加强市民对政府的监督。下列行为中,属于公民民主监督的是:A.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反映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问题B.通过“社区APP”,参与创建绿色社区的相关事项讨论C.通过“办事服务”,就小区停车位紧张向有关部门求助D.通过“市长信箱”,提出对天然气价格调整方

8、案的建议15.随着互联网、人脸识别、Al等新技术的运用,政务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正在逐步成为历史。移动政务服务的发展:A.有利于根除权力腐败 B.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C.有利于扩大公民权利D.强化了政府的职能16.古代是“学而优则仕”,今天很多大学教授被聘为政府顾问。政府聘用教授做顾问主要是为了:A.提高决策过程的民主性B.提高决策的科学性C.尊重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D.发挥公民对政府的监督作用17. 古村落孕育出古老的中华文明,也承载着我们的乡愁,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很多古村落正在迅速消失,令人担忧。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两会上建议立法保护古村落。这是A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9、参与民主监督 B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监督C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D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18、健走是城市中流行的一种健身运动。但占用机动车道健走,不仅违背道路交通安全法破坏了正常交通秩序,也给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带来隐患。这启示我们:要在法治的轨道上行使自己的权利 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要用法律手段维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行使政治自由的同时要遵守法律法规A. B. C. D.19、中学生小陈,发现某食品加工企业在其制作的面皮调味粉和油泼辣子中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吗啡,于是,他拨打了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举报电话,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对此现象下列认

10、识正确的是小陈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社会治理政府应为公民的投诉提供有效渠道 小陈履行政治义务的意识在不断增强A. B. C. D.20.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下列属于协商民主的是:2018年12月,H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李某为H市市长某村委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全村的重大事务外商投资法(草案)在人大网公布,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受中共中央委托,中央统战部长向党外人士通报19大精神A.B. C.D. 21.斑马线是城市道路的生命线。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

11、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行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礼让行人”这一规定:表明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表明我国公民的权利有制度保障体现国家积极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说明国家依法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A.B.C.D.22. 下图漫画重组启示我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A做到合理行政,高效便民,树立政府权威B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维护群众利益C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思想D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高行政效率23.建立居住证制度、降低落户门槛、建立积分落户制度这是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出台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里共同的内容。有学者提出,不管具体措施是什么,都应当充分体现“权利意识”,保障、尊重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实现公民的权利均等化。这一观点是基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应尽的义务A.B.C.D.24. 拉几条小板凳,村干部和村民围坐在田间地头、村庄庭院及纠纷现场等一线说事议事,并延伸出“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等方式,倾听村民呼声,回应村民期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民主协商有利于维护不同群体的共同利益保障群众参与权能消除基层社会矛盾冲突发展基层民主能够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创新自治方式能推动公民与政府良性互动A B C D25. 近年来,一大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