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第三章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汇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429908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 页数:141 大小:10.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动物学第三章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实验动物学第三章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实验动物学第三章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实验动物学第三章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实验动物学第三章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动物学第三章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动物学第三章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汇编(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实验动物实验动物 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 n n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通过教学,让学生: : 掌握掌握影响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各等级动物生活影响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各等级动物生活 的基本设施、饲料营养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的基本设施、饲料营养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理解理解饲养与应用条件标准化的意义、控制实验动饲养与应用条件标准化的意义、控制实验动 物环境的重要性物环境的重要性; ; 了解了解实验动物环境和饲料质量监测的内容实验动物环境和饲料质量监测的内容. . n n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实验动物设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

2、响、实验动物设 施的分类及特点、饲料营养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施的分类及特点、饲料营养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n n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n n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多媒体 第一节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环境实验动物的环境 第二节第二节 实验动物设施实验动物设施 第五节第五节 实验动物环境监测和实验动物环境监测和 饲料质量的监测饲料质量的监测 第四节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饲料、饮水实验动物的饲料、饮水 及垫料及垫料 第三节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笼器具实验动物的笼器具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环境 一、实验动物环境的概念一、实验动物环境的概念 二、控制实验动物环境的重要性

3、二、控制实验动物环境的重要性 三、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三、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四、我国实验动物环境标准四、我国实验动物环境标准 一、实验动物环境的概念 指围绕该动物的所有外界条件。主要指围绕该动物的所有外界条件。主要 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温度、湿度、 气流速度、噪声、 粉尘、光 照周期及照度、垫料、笼器具等。 空气、饮水、饲料、氨浓度、消毒药品、 杀虫 剂、有毒物质等。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因素(社会地位、势力范围、咬斗、 饲养密度等)和异种生物因素 (微生物、病毒 、寄生 虫、其他动物品种等)。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房屋、设施、饲养、

4、调教、管理、 实验处理等。 演出型学说 (Russell和Burch 1959年) 发育环境 developmental 表现型 phenotype 周围环境 proximate 演出型 dramatype 实验结果 实验处理 基因型 genotype 二、控制实验动物环境的重要性 实验动物的性状主要由实验动物的性状主要由遗传遗传和和环境环境因素决定。因素决定。2020 世纪世纪5050年代年代RussllRussll和和BurchBurch提出提出演出型学说演出型学说,即动物最,即动物最 初是从父母获得遗传因子形成了表型,表型因受到各初是从父母获得遗传因子形成了表型,表型因受到各 种环境因素

5、的影响而形成演出型。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演出型。 动物实验是对演出型进行各种有控制的处理而获得实验结果。动物实验是对演出型进行各种有控制的处理而获得实验结果。 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是控制实验动物质量和保证动 物实验结果科学性的首要条件。 温度 湿度 气流 光照 噪音 笼具 垫料 饲养密度 设 饲 管 调 实验 施 养 理 教 处理 人 为 因 素 饲料 饮水 臭气 杀虫剂 消毒剂 有机 物质 遗传 品 质 控 制 化学因素 动物的咬斗 各种病原体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生 物 因 素 物理因素 环境因素影响实验动物质量 R=(A+B+C) DR=(A+B+C) DEE E A实验动物种的反应

6、B动物品种或品系特有的反应 C R实验动物总的反应 个体的反应(个体差) D环境影响 实验误差 遗传因素决定 动物对实验处理的反应 对决定演出型的遗传和环境条件加以控制,可获得重复对决定演出型的遗传和环境条件加以控制,可获得重复 性好的实验结果。性好的实验结果。 n n 可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质量可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质量 n n 可保障实验研究获得正确的结果可保障实验研究获得正确的结果 n n 标准的环境能为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工作人员标准的环境能为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工作人员 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严格监控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的原因 三、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三、环境因素对实验动

7、物的影响 为了控制环境条件,保证实验动物健康以达 到实验要求,我国颁布了实验动物环境指标国家 标准。 环境因素包括对实验动物个体发育、生长繁 殖、生理、生化平衡和有关反应性产生影响的一 切外界条件,具 有“有利”和“有害”两方面的作用 。 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湿度过低 空间狭小 过份拥挤 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微 生 物 污 染 笼具不合适 寄生虫感染 1 1、温度、温度 环境温度偏离动物最适温度过多,动物产生不环境温度偏离动物最适温度过多,动物产生不 良反应,从而影响实验结果。良反应,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n n 影响演出型。影响演出型。如冬季户外(如冬季户外(的空气洁净度分级的空气洁净度分级 等级

8、等级 每立方米每立方米( (每升每升) )空气中空气中 每立方米每立方米( (每升每升) )空气中空气中 O.5mO.5m尘粒数尘粒数 5m5m尘粒数尘粒数 100100级级 35100(3.5)35100(3.5) 1 0001 000级级 351 000(35) 250(O.25)351 000(35) 250(O.25) 10 00010 000级级 3510 000(350) 2 500(2.5)3510 000(350) 2 500(2.5) 100 000100 000级级 35100 000(3 500) 25 000(25)35100 000(3 500) 25 000(25)

9、 空气洁净洁净 度等级级 1 (N) 大于或等于表中粒径的最大浓浓度限值值(pc/m) 0.1um0.2um0.3um0.5um1um5um 1102 210024104 31000237102358 4(十级级)100002370102035283 5(百级级)1000002370010200352083229 6(千级级)1000000237000102000352008320293 7(万级级) 352000832002930 8(十万级级) 352000083200029300 9(一百万级级) 352000008320000293000 洁净洁净 室及洁净洁净 区空气中悬悬浮粒子洁净

10、洁净 度等 级级 四、我国实验动物环境标准四、我国实验动物环境标准 GB 14922- 2010 动物实验设施(设备3)环境指标(静态) 回主菜单 第二节第二节 实验动物设施实验动物设施 一、实验动物设施分类一、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二、实验动物设施的组成二、实验动物设施的组成 三、实验设施的布局三、实验设施的布局 四、实验动物设施的维护四、实验动物设施的维护 一、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 按设施平面布局 按设施功能 开放环境(系统) 屏障环境(系统) 隔离环境(系统) 无走廊式 单走廊式 双走廊式 三走廊式 生产设施 实验设施 特殊设施 1.1.开放环境开放环境 开放环境(系统)只用于

11、普通级动物的饲养繁殖。开开放环境(系统)只用于普通级动物的饲养繁殖。开 放环境不要求作高效净化,但也需安装送排风(虽不要求放环境不要求作高效净化,但也需安装送排风(虽不要求 压差,但要有不低于压差,但要有不低于8 8次次/h/h换气)和防野鼠、防昆虫等装置换气)和防野鼠、防昆虫等装置 ,基本上与外界不相通,设施内环境,特别是温湿度、氨,基本上与外界不相通,设施内环境,特别是温湿度、氨 浓度、噪音、照度等都必需满足国标要求。浓度、噪音、照度等都必需满足国标要求。 动 物 人 微生物 (多) 空气 人员 动物 饲料 物品 2.2.屏障环境屏障环境 实验动物生活实验动物生活 在与外界隔离的系统内,所

12、有进入空气都须在与外界隔离的系统内,所有进入空气都须 经过初、中、高三级过滤器的净化处理,洁净度为经过初、中、高三级过滤器的净化处理,洁净度为1 1万级;系统万级;系统 内相邻区域应保持空气压差,不低于内相邻区域应保持空气压差,不低于10Pa10Pa,出风口有防止空气倒,出风口有防止空气倒 流的装置,不低于流的装置,不低于1515次次/h/h换气;空气、人、物流严格按单向移动换气;空气、人、物流严格按单向移动 ;凡进入设施的物品(含动物)均须经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经;凡进入设施的物品(含动物)均须经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经 特制的传递装置送入;人员要淋浴,更换无菌衣帽。屏障环境(特制的传递装置送

13、入;人员要淋浴,更换无菌衣帽。屏障环境( 系统)适用系统)适用SPFSPF动物和清洁级动物饲养繁殖和实验。动物和清洁级动物饲养繁殖和实验。 动 物 人 微生物 (少) 人员 排气(防逆) 空气(滤过) SPF以上动物 物品 动物(剖宫产) 图12-2 三走廊式屏障环境(引自:钟品仁哺乳类实验动物) 洁物储存室 污物走廊 实验操作 室 屏障环境的内部结构 风 淋 室 饲养室 洁净走廊 3.3.隔离环境隔离环境 隔离器为主体及其附属装置组成的饲养系统,用于无菌动物隔离器为主体及其附属装置组成的饲养系统,用于无菌动物 和已知菌动物的饲养和动物实验。送入隔离器的空气须超高效过和已知菌动物的饲养和动物实

14、验。送入隔离器的空气须超高效过 滤,洁净度达到滤,洁净度达到100100级,并维持一定压差(不低于级,并维持一定压差(不低于50Pa50Pa) ,不低,不低 于于2020次次/h/h换气;饲料、饮水、垫料、笼具等,须经过严格灭菌之换气;饲料、饮水、垫料、笼具等,须经过严格灭菌之 后经传递窗送入;工作人员不直接接触动物,而是通过手套进行后经传递窗送入;工作人员不直接接触动物,而是通过手套进行 操作。操作。 排气(防逆) 动物(剖宫产) 动物物品饲料 (经灭菌) 空气(滤过) 动物 人 O O 图13-1 隔离器(引自:邹移海中医实验动物学) 图12-3 感染性动物饲养间、实验室的排气处理(引自方

15、喜业医学实验动物学) 特殊动物实验设施特殊动物实验设施 (感染性动物实验屏障设施) 环境空气 污染的空气 HEPA 过滤的空气 負压的污染空气 二、实验动物设施的组成二、实验动物设施的组成 主要由主要由饲育室或动物实验室、检疫室、洗刷消毒室、饲育室或动物实验室、检疫室、洗刷消毒室、 废弃污物处理设施废弃污物处理设施四大部分组成,其他为辅助设施。四大部分组成,其他为辅助设施。 n n 饲育室或动物实验室饲育室或动物实验室 最重要部分,关系到实验动物的生存最重要部分,关系到实验动物的生存 、健康和质量,有保种室、生产繁殖室、清洁物品存放室等、健康和质量,有保种室、生产繁殖室、清洁物品存放室等 。

16、n n 检疫室检疫室 用于引进实验动物的隔离观察和检疫,实验前动物用于引进实验动物的隔离观察和检疫,实验前动物 的观察和适应实验环境等。的观察和适应实验环境等。 n n 废弃物处理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 有焚化设备,处理污染气体、液体、放射有焚化设备,处理污染气体、液体、放射 性物质等设施,用于处理动物尸体、固体污物和其他污物。性物质等设施,用于处理动物尸体、固体污物和其他污物。 n n 辅助设施辅助设施 遗传检测室、微生物检测室、环境检测室、营养遗传检测室、微生物检测室、环境检测室、营养 检测室等,储存饲料、垫料、药品、笼架具等的库房,办公检测室等,储存饲料、垫料、药品、笼架具等的库房,办公 室、值班室、更衣室等,还包括空气净化与空调机房、自动室、值班室、更衣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