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残疾大学生的245份求职简历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2429305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X 页数:71 大小:23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残疾大学生的245份求职简历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个残疾大学生的245份求职简历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个残疾大学生的245份求职简历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个残疾大学生的245份求职简历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个残疾大学生的245份求职简历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残疾大学生的245份求职简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残疾大学生的245份求职简历(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达到了26.4万人,大学生就 业老生常谈的现实难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在如此众多 的就业群体中,还有比例弱小到 忽略不计的群体残疾人大学生。来自辽宁省残联的数 据是,2012年毕业的残疾人大学生有百余人,沈阳市残 联的数据是,沈阳籍残疾大学生毕业人数是17人。 相较于 普通大学生,残疾大学生就业之路更加坎坷,尽管有相 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但在几十万就业大军面前,残疾人 大学生们不得不面对社会意识的畸形,以及自身必须克 服的生理难题,他 们的就业之路难免呈现出某种残缺的窘境。 从烈日 炎炎的盛夏进入到雨雪交加的初冬,2012年毕业于辽宁 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邵金辉仍然在

2、寻找工作的焦虑 中,从毕业 前至今,邵金辉发出了245份求职简历,也曾在三家医院 实习过,但目前的状态仍然是待业。 与众多的同学 不同,邵金辉是个残疾人,因为儿时发烧引发的脑瘫留 给他明显的 印记,左手呈佝偻状,无法正常使用,右脚偏内近90度 ,走路一瘸一拐。 当医生是全家的梦想 在求 职简历中,邵金辉没有回避自己的残疾:“我虽然是个 残疾人,但我 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理想的指引下,我考了辽宁 中医药大学,在那里继续了我的梦想” 借助在同 学租住的房屋里,邵金辉尽可能减少下楼的次数,7层楼 对于普通人 来说都有些气喘吁吁,对于邵金辉来说花费的时间要超 过常人好几倍。不过,这对邵金辉来说并不

3、是多大的问 题,想起上学时,同学们可以跑着跳着欢快地迈过楼梯 上学,邵金辉就不 得不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来适应这个社会。 其实 在更早之前,从上学起,邵金辉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与同 学们的不同,在好奇探究的眼光里,邵金辉把更多的精 力用在学习上, 希望通过优秀的成绩拉近自己与同学们存在的天然距 离。 上大学之前,邵金辉并非没有设想过四年后求 职的难处,但现实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在求 职简历中,邵金辉 没有回避自己的残疾:“我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我对医 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理想的指引下,我考了辽宁中医 药大学,在那里继续了我的梦想” 可是,毕业的 到来让“继续 的梦想”不得不暂时中止。虽然在学

4、校的帮助下,邵金 辉先后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沈阳另一家医院 各实习了几个月的时间,但这种实习对邵金辉的留用并 无多大帮助,邵金 辉也表示:“因为临近毕业,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实习 的时候也是断断续续的。”邵金辉曾经实习过的科室也 表示,对邵金辉“没什么印象了”。 邵金辉在2012 年5月至8 月在北镇市中医院工作了三个月,在这段时间里,邵金 辉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每天穿着白大褂,虽然是在 放射科工作,但我觉得自己是名医生了。”拿着每月 1150元的薪水, 邵金辉很满足:“就算是没薪水,我也愿意一直做下 去。” 但邵金辉最后仍然没有留下来,邵金辉工作 时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孩子很刻苦也

5、很努力,但是 否留下并不是我能 决定的,我估计(没留下)还是因为身体。” 这一次 的无疾而终,对邵金辉打击显而易见:“作为一个残疾 大学生,我并不需要社会上给予我们过多的照顾,我只 需要一个平台 ,能够和普通大学生平等竞争的平台,为什么连这个平 台都没有呢?” 邵金辉的母亲说:“家里知道他找工 作不容易,也曾建议他先找找别的工作,可孩子就想当 医生,孩子是 因为生病致残,他想当医生救治跟他有同样病症的人, 为了他读书,家里让还念初中的妹妹辍学,一起供他念 书,让他成为一名医生,是全家人的梦想。”邵金辉的 母亲准备一直支持 儿子的梦想,哪怕儿子始终找不到工作。 对于邵金 辉的执著,辽宁省残联残疾

6、人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段志 伟非常理解,在残疾人就业领域,段志伟有超过20年的 工作经验,段 志伟说:“我曾经跟邵金辉谈过,像他这样的大学生无 论是个人还是家庭,要比普通人完成学业付出几倍甚至 十几倍的辛苦,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对于未来 的就业要求就会比 普通人更高,这些孩子的就业面本来就很窄,但都去想 高端职业。” 普遍的就业之困 “残疾大学生 就业面临的困难,也会在普通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现 在政府每年都会 给这些孩子提供平台,提供支持政策和公益岗位,但仅 仅靠政府还是不够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 国人大代表、沈阳市残联副理事长孙淑君表示。 事 实上,与邵金辉 同期毕业的90多

7、个同学中,能够成为医生的也寥寥无几 ,其中的30多个选择了考研,邵金辉熟络的几个同学中 ,有的选择了去培训机构当英语老师,还有三个至今没 找到工作。 邵金辉认为自己并不是偏执:“现在农村中,村医 大多是五十多岁,三四十年龄段的是个断档,我觉得, 如果关于农村医疗政策能够持续的话,我的梦想还是可 以实现的。” 邵金辉认为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在医院当医生,有资 格考取医生资格证,然后再申请执业资格,应该还是可 以的。邵金辉反复强调,自己不需要社会的同情和怜悯 ,只需要一个能够 完成梦想的平台。 对于邵金辉的坚持,并非都是赞 同的声音,而邵金辉的求职之困,也普遍存在于其他残 疾人大学中之间。 听力有残

8、疾的罗晓(化名)2011年 毕业于 沈阳大学,同样遇到了就业的困难,罗父告诉记者:“ 孩子听力受损是因为小时候青链霉素过敏所致,600万分 之一的过敏概率发生到我孩子身上,从小就戴着助听器 ,从没考虑过 让他去接受特殊教育,就让他跟正常的孩子一样,就希 望他别和社会脱节。现在政府对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还是 很重视的,罗晓还没毕业的时候,市里的社会保障部 门、残联以及区里的 相关部门都家访过,对于孩子的就业也都给予了实际的 帮助,可在执行的时候,却很难落到实处。” 罗父 说,在相关领导的批示下,罗晓被安排到了一个事业单 位,可去报到的 时候,该事业单位却称:“没有编制了,罗晓只能以劳 务派遣的身份到

9、该事业单位下属的一个企业工作。” 这样的结果让罗父拒绝了,在后来,罗晓成了一名保 安。“说是保安 ,其实就是打更的,因为那时他就职的单位正在建设中 ,也没啥人,每次同学聚会后,孩子总会有心理落差, 说某个同学找到工作了,月薪3000多,而自己念了四年 大学还只是保 安。” 对于孩子的失落,罗父只有好言安慰:“像 我们这样的家庭,已经不希望孩子有什么出人头地光宗 耀祖的想法了,就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等到 我们都没了,他 能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养活自己的家庭。孩子是学 建筑的,今年就通过招聘找到了相关的工作。”所以, 罗父对邵金辉这样的坚持是理解的,罗父说:“上天已 经让这些孩子的人 生

10、有了残缺,弥补这些残缺,只能靠自己比常人付出更 多的辛苦和努力。”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邵 金辉的执著,毕业于渤海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王斌就曾表 示:“我能体会 邵金辉的内心,但作为一个残疾大学生来说,应该放宽 自己的就业渠道,人为地限制自己的就业渠道并不可 取。”这个被诊断为“肢残二级”的应届大学生,如今 正在进修,“肢残二 级”意味着王斌丧失了部分独立生活能力,但王斌说: “都已经这样了,只能让自己乐观起来,而且最关键的 就是自己的内心,别那么敏感,不要遇到常人关于残疾 的玩笑就往自己身 上联想,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会被社会更广泛地接纳。 ” 同样是2012年毕业的严云(化名)大学时学的是建

11、 筑专业,致残三级的她在残联的帮助下获得了一份公益 岗位,在 一家事业单位里从事档案管理。严云说她当初也投寄出 百余份求职简历,同样都没有结果,“幸好有政府的帮 助,虽然薪水不多,但各种保险都有。我现在从事的工 作与当初学的完全 不一样,作为残疾大学生,我建议邵金辉先找到能发挥 自己特长的工作,而不是拘泥于非医生不当的尴尬中。 ” 事实上,段志伟也曾给邵金辉建议,“现在残疾 人就业领域中, 盲人按摩的前景最好,我建议过邵金辉既可以去大的按 摩中心当保健医生,也可以回到家乡带几个盲人,发挥 自己中医的特长,一样可以为社会做贡献。” 但邵 金辉还是想着坚 持自己的医生之梦。段志伟说,从全省的情况来

12、看,残 疾大学生就业比普通大学生就业更困难,这是个现实问 题。 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残联副理事长孙淑君也 表示:“残疾大 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也会在普通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 ,现在政府每年都会给这些孩子提供平台,提供支持政 策和公益岗位,但仅仅靠政府还是不够的,这需要全社 会的共同努力。” 需要全社会的认知 中国对残疾人就业从1994年 进行改革,从此前的集中就业、安排福利企业过渡到分 散就业,让残疾人到社会中就业。“这个做大的好处是 让残疾人 与社会更好的融合,也是从发达国家借鉴而来的”辽宁 省残联残疾人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段志伟说。 沈阳 市残联就业指导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近些年,政府 每年

13、都会出 台帮助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更关注残疾大学生的就业, 除了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公益岗位提供给残疾大学生, 还会找很多企业,通过社会的力量提供更多的工作岗 位。” 在沈阳 市残联提供的一份2012沈阳市城乡残疾人网络就业洽 谈会企业用工明细表中,有28家企业提供了500余份岗 位,薪水多是1500元左右。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 方 面,找愿意提供工作岗位的企业不容易,另一方面,一 些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大学生对企业提供的薪水又不满意 ,所以,安排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大学生就业并不容易。 ” 邵金辉说 ,为供自己读书,家里已经欠下近3万元的外债,如果放 弃医生的梦想,随便找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以

14、目前 的物价水平,仅仅能养活自己。”段志伟称:“因为经 济的发展, 我们很多企业还没有足够细化的工作,他们招聘人员往 往需要一专多能,而身体有残疾的往往很难达到企业的 要求,薪水也就不会太高。” 实际上,政府并非没 有考虑到企业的 难处,已经出台多年的残疾保障金就规定,如果企业招 聘残疾人的比例占到企业总数的1.7%,就可以免缴每年 760元,这就意味着,以百人规模的企业计算,如果未按 比例安排 残疾人就业,该企业每年就必须缴纳7.6万元。 但现 实中,许多企业宁愿缴纳残疾人保障金,也不愿安排残 疾人就业。 对此,段志伟说:“一方面是社会文明 还没发展 到那个程度,另一方面,社会还对残疾人有歧

15、视的色 彩。在发达国家,企业安排了残疾人就业是非常光荣的 事情,有参观的都会领到残疾人工作岗位,以表现自己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但中国很多企业即便是雇用了残疾人,也都安排在外人 难以看到的地方,生怕被别人看到,影响自己的企业形 象。” 据了解,中国对残疾人就业从1994年进行改 革,从此前 的集中就业、安排福利企业过渡到分散就业,让残疾人 到社会中就业。段志伟称:“这个做大的好处是让残疾 人与社会更好地融合,也是从发达国家借鉴而来的,但 遗憾的是,社会的 整体文明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差距。” “一方面是社 会意识的不足,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家捐款几千万, 但几乎看不到哪个企业家给残疾人提供多少个工

16、作岗位 ,另一方面,残 疾大学生也要加强自己的融入意识,有这样的现实例子 ,企业要求员工按时上班,但会有残疾人经常迟到,一 旦批评,残疾人就会抱怨,这就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类似的事情虽然 不能说很普遍,但也不是特例。”段志伟说。 辽宁 某科技公司提供了多个岗位给残疾人以及残疾大学生, 该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之下,残疾 大学生与普通大 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是有些许差距,遇到工作难题时,如 果不主动问他们,他们宁可自己一直钻研下去,也很少 主动向同事求助,多少会影响工作速度,我们企业的残 疾人从没有迟到的 情况,没有人因为残疾而影响到正常的管理。” 记 者所采访的多位残疾大学生,无论就业与否,都表示, “绝不会因为自身影响别人,这是基本的准则。” 另外的好消息 是,经过本报的报道,已经有医疗机构愿意给邵金辉提 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邵金辉说,希望不仅仅是我一 个人能够有这样的机会。 读了一个残疾大学生的245份求职简历的人还读了: 1、近阶段热门职业的最新走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