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周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2240046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周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13周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13周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13周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13周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周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周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资料(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章-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Sites and Urban Regeneration P615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和意义 第二节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和国际宪章 第三节 中国的历史保护制度与法规建设 第四节 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与城市更 新 1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意义 1.1 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 文物-文化遗产: (1)文物: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遗物、 遗迹 (2)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泛指城市地域之内地上地 下所有的有形遗存和无形的文化积累。包括物质文 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城市文化

2、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意义 1.1 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 (2)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城市中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居民、古寺庙、古店铺 、古街巷、古里弄、古院落、古桥梁、古栈道、古码头、古 堤堰、古城堰、古城墙及古树、古井、古窖及古代的广场、 石刻雕塑、山石、家俱、匾对等,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我 国叫文物,是文化遗产的硬件部分。 1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意义 1.1 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 (4)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 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应该保护的 有:古代的史诗经文和书画、民间工艺作品、民间烹调和风 味小吃制作

3、技术、民间说唱和舞蹈表演节目、地方戏曲、传 统老字号店堂名号、民间传说故事、民间偏方药物以及民间 经济、文化交流形式等,是文化遗产的软件部分。 1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意义 1.1 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 1.2 文化遗产分类的国际标准 ICOMOS(历史 古迹遗址理事会 ),1978 古迹/纪念物 建筑群 遗址/场所 UNESCO 建筑遗产 乡土建筑遗产 产业遗产 文化景观 文化线路 20世纪遗产 北京798 上世 界30 年代 杜月 笙住 过同 德里 1.3 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原真性原则 authenticity 完整性原则 integrity 可持续性原则 sustainab

4、le 重建、仿古建筑、仿古街是不是 文化遗产保护? 只见树木不见林,只 保护文物忽略周边环 境现状的批判 需要法律制度、资金、人才 、机构等多方面的的长远安 排 1.4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与记忆 文化遗产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资源 文化遗产保护是塑造城市特色的基础 文化遗产保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广州陈家祠 苏州园林 和珅府花园 1. 几个关键节点: 工业革命后:人们忙于发展生产,对古建筑和历史环境的 保护既缺乏认识也无力顾及。一批古建筑及其环境在工 业化的浪潮中遭到毁灭,希腊、英国等历史文化传统浓 厚的国家开始文物保护 一战到二战:战争破坏引起关注和共同行动 60

5、、70年代:60年代大规模城市重建破坏历史文化导致人 们怀旧情绪加重;石油危机影响项目进展使人们思考如 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70年代欧洲许多历史城市衰退, 遗产保护重视对城市振兴的意义 Crisis is a terrible thing to waste! Crisis it too good to waste! 第二节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及国际宪章 保护对象:从地位重要的文物古迹到文化意义一般的遗产 、社会发展的见证实物以及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 保护范围与深度:从文物古迹拓展到周边环境和自然环境 ;从对文物建筑单体逐步拓展到历史地段和历史城市(镇 )的综合性整体保护;从物质形态逐步延伸

6、到生活方式、 社会关系和本土文化; 保护方式:从以技术型修护为主转变为多重目的、多学科 参与的综合性保护,参与人员也从专业机构和人员逐渐扩 展到社区、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团体。 总体而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呈现出保护对象不 断增加、保护内容涵盖渐广、保护深度逐步加大、保护方 法更加综合化的特征. 2.规律和趋势: 3 英国保护历程 1877年由威廉莫理斯(William Morris)创建了“古建 筑保护协会”。 1882年颁布古迹保护法,保护21项古迹,其中主要是 遗址。 1900年颁布第二个古迹保护法,保护的内容扩大到宅 邸、庄园、农舍、桥梁等与历史事件有关或有历史意 义的建(构)筑物

7、。 1953年制定了保护历史性建筑物的法令。 1967年颁布城市文明法令,规定要保护历史街区。 1969年又把巴斯(Both)、奇彻斯特(Chichester) 、彻斯特(Chester)和约克(York)4个古城定为国 家重点保护的城市。 第二节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及国际宪章 4 Japan日本保护历程 1897年制定了古社寺保存法。 1919年制定了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护法。 1929年制定了国宝保护法。 1952年综合以上3个法令为文物保护法。 1960年颁布保护古都历史风貌特别措施法。 1975年修订文物保护法,增加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规 定。 5 U.S.A 美国 1906古物

8、保护法 1935历史古迹和建筑法 1966国家历史保护法 6 国际遗产保护运动-能找出规律吗? 19世纪末起,世界各国陆续立法保护文物建筑。1840年 法国颁布历史建筑法案; 1933年制定第一个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其 中一节专门论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指出了保护 的意义和原则; 1960年代开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文物建筑扩大到 历史地段。1964年5月通过的威尼斯宪章确定了文物 建筑的定义和保护、修复与发掘的宗旨与原则,其指导意 义延续至今; 1976年11月提出内罗毕建议,重点是历史地区在立 法、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护措施,并将研究 、教育和信息工作作为历史

9、地区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华盛顿宪章明 确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意义 和保护原则,指出城市的保护必须纳入城市发展政策与规 划之中。 第三节节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经历了形 成、发展和完善三个历史阶段,其发展过程可 分为以文物保护为单一保护体系的形成时期、 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点的双层保护体系的 发展时期和以历史街区为重心的多层保护体系 的完善时期。 第二节节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古物古迹保护滥觞 我国保护文物古迹的活动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教研研

10、究所。 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成立,系统地用现代科学的方法 研究古代建筑。 1930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公布古物保存法共17条, 1931年公布的实施细则中有了保护古建筑的内容。 1948年梁思成先生主编了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 ,共450条,它是以后公布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基础。 第二节节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第二阶段:保护制度萌芽 1961年11月国务院颁布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公布 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了命名“文物保护单位” 来保护文物古迹的制度。截止到2003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共1271个。 1963年、1964年,文化部、国务院颁布文物保护单位 暂行管理办

11、法等一系列相关法规,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 制度创立。 不得不说的阶段:文革时期的破四旧 第三阶段:保护制度的创立期 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着历史古 城保护制度的创立。 1982年颁布文物保护法 1991年文物保护法修订。 1984年1月国务院颁布城市规划条例,规定城市规划应当切 实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和发扬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1985年1月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86年国务院确定将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较完整地保存某一 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与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 ,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加以保护。 1987年中国有

12、了首批“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故宫等,其后,泰 山、黄山先后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和武陵源 首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平遥和丽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989年颁布城市规划法。规定编制城市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 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城市新区开发应当避开 地下文物古迹。 第四个阶段:保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2002年10颁布修订后的文物法,增设历史文化街 区保护制度;2007年文物法又一次修订。 2003年11月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 2008年4月,国务院公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条例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录

13、(2003,先后分三批:82年 、86年、94年,并在2001-2011年陆续增补13个, 至2012年118个) 华北地区13座:北京、天津、邯郸、承德、保定、正定、山海关、呼和浩 特、大同、平遥、祁县、新绛、代县 东北地区4座:哈尔滨、沈阳、吉林、集安 华东地区29座:上海、南京、苏州、徐州、扬州、淮安、镇江、常熟、杭 州、宁波、绍兴、衢州、临海、亳州、歙县、寿县、福州、泉州、漳州、 长汀、济南、青岛、曲阜、邹城、聊城、临淄、南昌、景德镇、赣州、无 锡(增)、南通(增)、 中南地区24座:郑州、洛阳、安阳、开封、南阳、商丘、浚县、武汉、荆 州、襄樊、随州、钟祥、长沙、岳阳、凤凰、广州、潮州

14、、佛山、肇庆、 雷州、梅州、琼山、柳州、桂林 西北地区13座:西安、汉中、咸阳、延安、榆林、韩城、敦煌、张掖、天 水、武威、银川、同仁、喀什 西南地区18座:重庆、成都、自贡、宜宾、泸州、乐山、都江堰、阆中、 昆明、大理、建水、巍山、丽江、镇远、遵义、拉萨、日喀则、江孜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分类 1、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 京、西安; 2、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 城市,如平遥、韩城; - 3、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 的城市,如桂林、苏州; 4、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 、

15、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 5、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 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 6、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 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 7、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 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中国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目录(2003) 长城 北京颐和园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泰山风景名胜区 丽江古城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明清皇家陵寝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黄山风景区 甘肃敦煌莫高窟 武夷山 都江堰青城山 北京十三陵 三江

16、并流 北京故宫 北京天坛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苏州古典园林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山西平遥古城 武当山古建筑群 四川黄龙风 景名胜区 孔庙、孔府、孔林 重庆大足石刻 峨眉山乐山大佛 龙门 石窟 云冈石窟 南京明孝陵 第4节 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 (1)保护文物古迹。对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 石窟寺、石刻、近代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等,根 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定为各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2)保护有典型历史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地段 。这些地段可以是建筑群组、商业街、住宅区, 也可以是较完整的小镇、村落,有古代的,也可 以是近代的。关键是要有保存完好的整体风貌。 (3)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第4节 城市遗产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