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变化与分型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2238462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变化与分型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变化与分型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变化与分型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变化与分型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变化与分型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变化与分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变化与分型(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分型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 肾小球间质区 系膜细胞 基质肾小球 局限性的 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 系膜细胞 系膜基底肿胀系膜细胞 增生 毛细血管壁增厚弥漫性增殖 IgA弥漫性沉着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 局灶性肾炎 型 型增殖性 (IgA肾病)肾小球肾炎 免疫复合物 低补体 性肾炎 性肾炎基底膜 肾小球囊腔 肾小球 脏层足细胞 壁层上皮细胞 部分呈玻 璃样变基膜上皮细胞表面、足突之下 足突融合 囊上皮细胞增生 主要IgM、C3 纤维素沉着 沉着IgG、C3沉着 有抗肾小球基底 膜抗体,C3沉着膜壁增厚 微小病变

2、型 广泛性新月体 局灶性肾小 肾病 形成 球硬化 (局灶性玻璃 样变)膜性肾病 囊腔缩小毛细血管 被挤压、闭塞 弥漫性毛细血管 外,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关系原发性肾小球肾病 微小病变性 膜性 增殖性 膜增殖性 局灶性肾小球硬化 遗传性肾炎急性肾炎 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 弥漫性增殖性膜性肾病 膜增殖性局灶性肾小球硬化隐匿性肾炎 上述病理类型的早期 或轻型局灶性肾炎急进性肾炎 弥漫性毛细血管外肾小球肾炎急 性 肾 炎一、 定义: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由于免疫反应而引起弥漫 性肾小球损害,临床上以浮肿、高血压、尿的异常 改变(少尿、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可有一 过性

3、氮质血症)病程较短,数月至一年内自愈,小 儿、青少年较多见。二、 病因: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感染有关,如溶血性链球 菌、病毒(水痘、腮腺炎、风疹、麻疹、乙型肝炎)、 疟疾、梅毒螺旋体、血吸虫等。(1) 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如上感、扁桃体炎、化 脓性皮肤感染之后 有小部分病人得了肾炎(2) 肾炎的发病并不在细菌感染的当时,而在感染之后 14周。(但肾组织及尿中均没有发现链球菌感染证据)(3) 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得肾 炎,也只有一小部分人得肾炎,据研究与溶血性链球菌 M12、4、25、49、57型有关,所以这些菌株又称为“ 致肾炎性链球菌”。(4) 受到“致肾炎性链球菌

4、”感染的人也并不经常发生 肾炎,这与细菌接触的途径、时间、量的大小有关。可 能更主要的与体质因素有关,如免疫功能障碍,因为可 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与抗原抗体结合时的比例有 关,抗原与等量或过量的抗体结合 大分子复合物,不溶解在血流中沉淀下来 不引起组织损害。抗原与等量或过量的抗体结合 大分子复合物,不溶解,在血流中沉淀下来 不引起组织损害抗原大大超过抗体量 复合物很小,呈溶解状,不易沉淀于血管壁 不引起组织损害。只有当抗原量略多于抗体量 所形成的复合物,保持溶解状,且可渗透到血管壁,并沉淀于血管壁上 组织损害。如果长期内保持轻度的抗原过剩(反复注射小量异性蛋白) 慢性肾炎。三、 发病原理:

5、(见下页图)四、 临床表现: (1)尿的改变 尿量减少、或少尿 一时性氮质潴留 蛋白尿 管型尿 血 尿 (2)浮肿 轻:晨起眼睑浮肿 重:波及全身,出现胸、腹水 水、钠潴留过大 (组织疏松,更易引起水肿。) 心力衰竭 (3)高血压:一般血压都升高,升高程度不一,通常为150180/90100mmHg。血压急剧上升 剧烈头痛,甚至可以出现高血压脑病, (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 碍、眼底出血、乳头水肿。) (4)其它:全身不适、头痛、头昏、厌食、恶心、发热、 腰痛等,抗O、血沉、血总补体结合及 3(46周恢复)五、 病程和愈后:病程数月至一年以上,一般46周,大多数愈后良好。一般规律是

6、高血压与浮肿先消退,蛋白尿与尿内红细胞持续数周至数月,病程持续1年以上可能转为慢性,但不一定,在2年内痊愈的也不少。六、 诊断:病程较短(1年以内),尿改变(血尿:肉眼或镜下,管型尿、蛋白尿),可有高血压、浮肿;有过链球菌感染史;部分病人有一过性氮质潴留;肾功通常是正常的;C3在起病之初低下,46周后恢复正常;血沉增速,FDP/尿1.25微克/ml,抗O。七、 鉴别诊断:(1)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病程长。如感染诱发,潜伏期短(14天)。程度不同的肾功能损害(低固定尿、内生肌酐清除率轻度降低。可有贫血及血浆蛋白降低。(2) 急进性肾炎:起病急,多以血尿为主,尿少,进行性肾功能损害,贫血发展迅速

7、,低蛋白血症,予后差,多在半年1年死亡。(3) 隐匿型肾炎:反复血尿,上感后几小时 尿血(镜下、肉眼)、蛋白轻微、无浮肿、高血压、肾功好,数天尿血消失。八、 治疗:企图用单一药物治疗肾炎,到目前为止都失败的,目前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1) 卧床休息:减轻心、肾负担,增加肾血流量,至浮肿消失,血压正常,改为室内轻度活动。(2) 注意饮食:如有尿少,一过性氮质血症,应进食低蛋白高热量饮食。浮肿伴有高血压时,应为低盐饮食;浮肿消退、高血压降至正常,恢复普通饮食,加强营养。(3) 对症处理:抗感染:清除感染病灶,去除抗原。青霉素40万 2日,肌注,用1014天。抑制补体活性、激肽、组织胺、慢反应物质;

8、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纤维蛋白的形成。适当利尿。控制高血压。图1 急性肾炎的发病原理与治疗环节(病生治疗)示意图抗原Ag 免疫复合物 损伤抗体Ab 沉积 激活 诱导 溶酶体酶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 补体 释放介质 白细胞 组织胺慢反应 (白细胞趋化因子) 物质缓激肽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脱落 肾小球通透性 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基底膜暴露 凝血因子活性 血小板因子3血小板凝集 纤维蛋白酶 纤溶酶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FDP尿125微克ml 沉积 毛细血管腔 系膜细胞 囊腔上皮 结缔组织 细胞增殖肾小球滤 管腔缩小 肾小球纤维化 新月体形成 纤维素过率 沉积 肾缺血 尿少 (比重高) 肾素 小A收缩 血压

9、 血管紧 交感N中枢 张素元 A A 儿茶酚胺 水肿 水钠潴留 醛固酮 治疗环节说明 抗感染、清除病灶、去除抗原(抗菌素) 抑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阿托品) 抑制补体活性(肝素) 抑制白细胞趋化因子(消炎痛、阿斯匹林),抑制溶酶体、组织胺、慢反应物质绶激肽的活性(消炎痛稳定溶酶体。氨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分解减少,CAMP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 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潘生丁、皮质激素、消炎痛)尿激酶,链激酶。抑制纤维蛋白的沉积(腹蛇抗栓酶、肝素) 抑制A1(心得安、甲基多巴) 扩张血管(烟酰胺、奴夫卡因、阿托品) 控制高血压(双肼苯哒嗪、降压灵、复降片) 抑制醛固酮的作用(安体舒通)减少水钠潴留(速尿、双克、氨苯喋啶)慢 性 肾 炎一、 定义:指病程长,持续性蛋白尿,镜下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