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无删节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2224129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无删节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无删节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无删节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无删节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无删节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无删节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无删节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课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1 第二章第2节【课标要求分析】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及应用。3理解 图像的物理意义。4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采取的是由生活到物理的编写思路。通过本节教学,不但要使学生认识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且要通过对这问题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和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个方法,图像、公式、以及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等。这一点可能对学生更为重要,要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有所体会。本节在内容的安排顺序上,既注意了科学系统,又

2、注意学生的认识规律。讲解问题从实际出发,尽量用上一节的实验测量数据。运用图像这种数学工具,相对强调了图像的作用和要求。这是与以前教材不同的。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图像的运用随处可见,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工作,掌握最基本的应用图像的知识,都是必须的。学生在初学时往往将数学和物理分割开来,不习惯或不会将已学过的数学工具用于物理当中。在教学中应多在这方面引导学生。本节就是一个较好的机会,将图像及其物理意义联系起来。在本节教材最后,通过图像提出了一般变速运动(非匀变速运动)的问题,这是对问题自然的扩展和引伸,目的是开阔学生思路,并不是要深入讲解非匀变速运动。教学中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掌握,以利因材施教,

3、使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分析】对比于初中学生,高中学生在感知觉方面更有目标性、系统性,他们比较自觉系统的配合教学的进行,思维上开始从形象向抽象思维过度,但在记忆上抽象记忆不如形象记忆好。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因此我通过知识的归纳,问题的实验探究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加以培养和教育。【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3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概念和特点。4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二、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展现图像,知

4、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2. 通过对图像的分析,感悟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探索规律的兴趣。2体验同一物理规律的不同描述方法,科学价值观。3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加学习的动力和欲望。【教学重点】. 理解 图像的物理意义。.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及应用。【教学难点】学会用 图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的理解及应用。【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启发是比较重要的,教师清晰的思路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并学习到新的方法,因此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学习方法】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课时安排

5、】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用PPT分别演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赛车的频闪照片。观察三幅图片的不同点及各自的特点。让学生直观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并引发学生兴趣。二、进行新课1.分析图像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像(课件逐个展示),它们分别表示物体在做什么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说明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如果取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变化量是相同的,即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用上节课学过的图像入手,探究运变速指向运动的规律。教学过程教师活

6、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通过以上分析,投影出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 ,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与教师一起总结边看图像边理解加速度思考并总结明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明确加速度的定义 知道匀加速与匀减速3.加深对图像的理解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下图中三条直线的交点表示什么?思考问题有一部分学生会说三线交点是相遇,教师应纠正为在图象中,交点仅表示他们的速度相等,并不表示相遇。纠正

7、一部分学生错误的猜想,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4.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提出问题,除了图像外,我们还可不可以用公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学生思考,个别回答与教师一起探究通过逻辑分析引出本节第二个重点,锻炼学生分析能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巩固练习讲解例题【例一】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问10s后汽车的速度能达到多少?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已知量、待求量,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解:初速度vo=40km/h=11m/s,加速度a=0.6m/s2,时间t=

8、10s,10s后的速度为 v=v0+at =11m/s+0.6m/s210s=17m/s=61km/h【例二】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若汽车以0.6m/s2的加速度刹车,则10s和20s后的速度减为多少?解:设初速度v0=36km/h=10m/s,加速度a=0.6m/s2,时间t=10s,由速度公式v=vo+at, 可知刹车至停止所需时间t=vv0/a=010/0.6=16.7s。故刹车10s后的速度v10=v0+at=10m/s0.610m/s=4m/s刹车20s时汽车早已停止运动,故v20=0通过这道题,我们大家知道了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时,虽然踩了刹车,但汽车不会马上停下来,还会向

9、前滑行一段距离。因此,汽车在运行时,要被限定最大速度,超过这一速度,就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请同学们结合实际想一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交警是如何判断司机是否超速行驶的?汽车刹车时会留下痕迹,交警可以通过测量痕迹的长度,计算出司机刹车时的速度。以此来判断司机是否超速行驶。学生自主解题思考学生自主解题学生思考通过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知识小结提问: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小结所学知识与教师一起总结:本节重点从图像和公式两个方面研究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时注意以下几点:.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但不

10、能说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决定于v和t的比值。 .公式中v、v0、a都是矢量,必须注意其方向。让学生整理、回忆本节课的收获,构建整体的知识体系五、作业布置作业:教材中的“问题与练习”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作业让学生巩固了上课所学知识,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及时补救。【板书设计】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 匀速直线运动图像:2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速度随时间均匀地改变,即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图像:倾斜的直线,斜率表示加速度。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不是均匀改变的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速度与时间关系式【教学反思】_【教学流程】开始欣赏图片,引入新课分

11、析三幅图像,引导思考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出定义PPT提问交点代表什么含义?猜想1:交点代表相遇猜想2:交点代表速度相同分析得出,猜想2正确用公式表示教师讲解例题知识小结结束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4. 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学习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