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结构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2220594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0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结构(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分册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王国的更替 地理位置 早期国家 王国更替 西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 区域,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 时间:公元前3500年至3100年 建立者:苏美尔人 形式:城市国家 原因:民族众多,争夺劳力、水源、土地和水 利设施 方式:战争 国家政权结构不断完善; 由分散逐渐走向统一 灌溉农业经济不断发展 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达到文化的繁荣 影 响 楔形文 字与 吉尔伽 美什 楔形 文字 吉尔伽 美什 创造者:公元前4000年后期,苏 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 笔画形状:呈楔形,故名 历史地位:迄今为止被发现 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书写:用

2、楔形文字 刻写在泥板文书上 体裁:史诗 地位:古代两河流域著名史诗,保存至 今的少数优秀作品之一 汉穆拉 比法典 背景 汉穆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统一前各城邦习惯法和成文法存在 很大差异 楔形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目的:统一法律;规范社会秩序;巩固王国统治 地位 法学价值:古代两河流域各国法律 之集大成,目前已知世界上第一部 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史学价值: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 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 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古代埃及 法老专 制社会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贯穿 全境 尼罗河定期泛滥:尼罗河河谷土地肥沃,水源充沛 和农业生产 埃及统一 时间:公元前

3、3100年左右 方式:兼并战争 政治体制:统一后的埃及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专 制统治 法老权力 政治权:掌管高级官吏的任命权 经济权: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 军事权:控制所有军队 法律权:视自己的意志为法律 宗教权:自封为神,强化王权神授观念 金字塔 功能: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主要代表: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象征: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利的象征,向世人 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宗教意义: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 体体现 历史意义 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 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 的一项具体成就 象形文字 创造者:古代埃及人 发明时间:公元前3500年之前 书

4、写工具:初为刻刀和石头,后来发明笔和 墨水,纸草成为最普遍的书写材料 使用者:由于象形文字复杂难懂,只有祭司、书 吏、官员和一些大商人掌握书写能力 消亡 主观原因:复杂难掌握,使用范围小 客观原因: 外来文化 冲击 先希腊化:埃及人使用希腊字母拼写 自己的语言 后阿拉伯化:被阿拉伯人征服后使用阿 拉伯语言和文字,象形文字逐渐被人遗 忘 第3课 古代印度 吠陀时代 时间: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得名:因雅利安人的宗教经典“吠陀”而得名 雅利安人征服 时间: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 空间:从印度河流域到恒河流域 对象:印度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 雅利安人国家建立 时间:公元前6世纪左右 区

5、域: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数量:20余个 性质:奴隶制国家 种姓制度 概念:古代印度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或集团制度 含义:梵语作”瓦尔纳”,意为”颜色”、”品质” 形成: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形成的 内容: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性 特点: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法律地位、社会权 利和宗教生活不平等 影响:造成了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严重阻碍了 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 影响 佛教的创立和发展 时代背景 公元前6世纪,列国纷争,政局动荡,社会关系急剧变化 部分刹帝利和吠舍经济地位提高,不满婆罗门宗教和种 姓特权 各种新教派和新学说的兴起和流传,佛教是其中之一 创立者:悉达多,

6、被尊称释迦牟尼 主张:早期佛教倡导“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 经典:大藏经,(包括经藏、律藏和论藏),又 称三藏经或三藏 向域外传播 开始时间:公元前3世纪 主要区域:东亚和东南亚 传播结果: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摩可婆罗多 和罗摩衍那 作者:民间集体创作 价值 文学价值:古代印度最著名的 文学作品,世界文学瑰宝 史学价值:反映古代印度社 会生活和雅利安人扩张情景 第4课 美洲印第安文明 玛雅文化 地域范围:包括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 、洪都拉斯一带 存在时间:约公元前2500公元16世纪上半叶 主要成果:在农业、自然科学、建筑、艺术等 诸多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培育了40 多种

7、农作物,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 历史地位:是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的璀璨篇章, 被誉为“美洲的希腊” 阿兹特克文化 地域范围:今墨西哥一带 存在时间:约12世纪16世纪 主要成果:建立了强大的“阿兹特克 帝国” 历史地位:是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 的一朵奇葩 印加文化 地域范围:以今秘鲁为中心 存在时间:约15世纪16世纪 主要成果:建立了庞大的“印加帝国” 历史地位:是南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的 集大成者 第5课 古代黑非洲 麦罗埃文明 地理位置:尼罗河中上游 存在时间:公元前590年公元4世纪 中叶 主要成果:冶铁业、农业、海外贸易、 麦罗埃文字等 历史地位:属于库施文明的麦罗埃时期 ,代表了库施文明鼎盛

8、阶段的成就 阿克苏姆文明 地理位置:今埃塞俄比亚境内 存在时间:约公元前后公元8世 纪(4世纪达到全盛) 主要成果 建立了埃塞俄比亚历史上最 早的国家组织 海外贸易、造船业发达 是黑非洲最早铸造金属货 币的国家;建筑技术高超 文明特点: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的混 合型文明 大津巴布韦文明 地理位置:包括今津巴布韦、莫桑 比克南部、博茨瓦纳东部和南非北 部一带 存在时间:约公元4世纪16世纪 主要成果:古代巨石建筑群 第6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古代希腊 地理环境 古代希腊的历史地位:古代希腊是欧洲文 明的发祥地,世界古代文明中心之一 古代希腊地域范围:希腊半岛、爱琴海 诸岛、爱奥尼亚群岛,以及小亚细

9、亚半 岛西部沿海地带 希腊城邦 的形成 城邦形成:公元前8至6世纪,希腊各地相 继形成200多个城邦 城邦概念: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带周 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地不过百里,人 不过数万 城邦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 一步繁荣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 纪上半叶,希腊城邦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高度的繁荣时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的全盛时期 雅典 民主 政治 基本特点:全体公民直接参与,人民主权,轮番为治 产生原因:雅典平民同氏族贵族斗争,最后逐渐战胜氏 族贵族 主要经过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 的基础 公元前508年“克里斯提

10、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 典民主政治 伯里克利时代(公元前443429年)是雅 典民主政治辉煌时期 历史地位 进步作用:是当时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 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历史局限: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 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 人和奴隶则被排斥在外 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 史诗与戏剧 史诗 内容:以重大事件或重要历史人 物的英雄事迹为内容,掺杂神话 代表:荷马史诗(从英雄史诗发展而来) 戏 剧 类型:悲剧和喜剧 价值:很高的艺术性和很大的史料价值 代表人物: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 斯、欧里庇得斯和阿里斯托芬 地位:古希腊文学的

11、最高成就 建筑艺术 建筑材料:大理石 基本特点:方顶柱廊式结构 典型代表: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 哲学与史学 哲学 史学 “哲学”的含义:“爱好知识之学” 追求的精神: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 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 “历史”的含义:“经过调查研究的 纪事” 希罗多德撰写了历史,被誉为 西方“史学之父”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城建立:公元前8世纪中期,建于拉丁姆平原台伯河下游 共和时代 共和国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实行共和制度(王政 平民反 对贵族 斗争 目的:打破贵族垄断政治权利的局面,平民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 时间:长达200多年 结果:平民相继获得

12、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扩大 了共和国社会基础;贵族特权逐步被废止,贵族寡 头政治走向衰落 对外 扩张 统一意大利: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意大利,实现了半岛的统一 征服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人确立了在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罗马获胜原因:罗马国力强盛、军事组织优越、外交政策灵活 影响 (1)统治版图扩大,民族和人口增多 (2)奴隶制度进一步发展 (3)共和国内部各种矛盾日益复杂 共和) 帝国时代 帝国建立 原因:原来建立在城邦基础上的共和制度,已不适应罗马 社会的发展 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呼 实质:维持共和制形式的君主专制统治 帝国繁荣 政治统一稳定 经济繁荣

13、发展 文化昌盛发达 城市涌现繁荣 帝国扩张: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已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帝国分裂:公元395年,帝国分为东西两个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被废,西欧历史进入 中世纪 基 督 教 的 兴 起 兴起时间:公元1世纪上半叶 兴起地区: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 创立者:相传为耶稣所创 进步性:反抗罗马帝国暴政和追求平等自由,倡导信徒之间博爱互 助、患难相恤,鼓吹正义 基本教义:信仰上帝,尊奉耶稣为救世主(希腊语称“基督”),教名由 此而来 经典: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发展:公元392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此后,在罗马帝国境内以 及更广

14、阔的地域范围内传播开来,最终发展成世界性的宗教 第9课 罗马法体系 十二 铜表 法 颁布:公元前451450年,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成果 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 个方面,是习惯法的汇编 实质: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的利益 意义 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保护了平民 的利益,规范了社会生活 公 民 法 产生原因: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 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适用范围:调整和处理罗马公民内部的权利关系 主要内容:大法官颁布的有关告示和审判案例,公民大会和 元老院通过的各项决议,执政官分布的各种行政命令等 万 民 法

15、产生原因:随着罗马的不断扩张,被统治的非罗马人日益增多 目的:调整和处理罗马人与非罗马人,以及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 主要内容:国家相继通过和颁布的一系列决议或法令,帝国时代皇帝发 布的敕令 适用范围:逐渐形成为一种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 发展趋势:公元3世纪初,与“公民法”逐渐统一起来 罗马 法历 史地 位 进步 意义 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 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局限性:奴隶没有任何权利,被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 第10课 伊斯兰教和 阿拉伯帝国 穆 罕 默 德 和 伊 斯 兰 教 的 产 生

16、伊斯兰教 的创立 背景:阿拉伯人内部分化加剧,社会动荡不安; 外族觊觎半岛商路控制权,频频侵扰。阿拉伯各 阶层迫切要求改变现状 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为阿拉伯 人统一的宗教 阿拉伯半 岛统一 (1)7世纪20年代,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 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集各种权力于一身 (2) 7世纪30年代初,在伊斯兰教旗帜下 ,国家初具形态 古兰经:伊斯兰教最基本经典,还是研究早 期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司法等方面的 重要史料 阿拉伯 帝国 倭马亚 王朝 建立:661年,定都大马士革,从此阿拉伯国 家进入帝国时代 扩张:到8世纪中叶建立横跨亚、非、欧三大 洲的阿拉伯大帝国 宗教传播:伴随着对外扩张,伊斯兰教逐渐 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阿拔斯 王朝 建立:750年,阿拔斯建立,定都巴格达 鼎盛: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生产 力发展,商业活动十分活跃 灭亡: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 阿拉伯帝国终告覆亡 阿拉伯 伊斯兰文化 形成 条件 宗教基础: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 政治基础: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