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第二章燃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2197806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原理第二章燃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锅炉原理第二章燃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锅炉原理第二章燃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锅炉原理第二章燃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锅炉原理第二章燃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原理第二章燃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原理第二章燃料(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燃料及其燃烧特性 n研究对象 燃料性质 描述 成分 1 发热量 2 灰的性质 3 种类 4 为什么要研究燃料? n燃料的性质影响锅炉中许多部件和设备 的结构 n影响设备在锅炉中的布置位置 n影响设备中进行某些过程的安全性和经 济性 n如:风机的选型,燃烧设备,灰熔点的 影响,污染物的影响。 第二章 燃料及其燃烧特性 n第一节 电站锅炉燃料 燃料的定义 n通过燃烧释放热能的可燃物质称为燃料。 核能燃料可控核裂变与和聚变 有机燃料以各种形式在自然界存在的碳氢化合物 燃料总类 有机燃料的物理状态分为: 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液体燃料石油及其制品轻油、柴油、重油 煤气城市煤气、高炉煤气

2、、焦炉煤气 油页岩 锅炉燃料 气体燃料 固体燃料 煤无烟煤、烟煤、褐煤等 木材,生物质 沼气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第二章 燃料 n第二节 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 (燃料的成分) 一、元素分析成分 1. 元素分析的概念及成分分析 n分析煤的元素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的方法 2. 元素成分的含量及其换算 n含量:指燃料中各成分的质量占燃料总质量的百分比,用 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数来表示。所以 水分和灰分所占质量较大,且随外界条件有较大的波动; 因此有四种不同“基”准的煤样: 1.收到基ar; 2.空气干燥基ad; 3.干燥基d; 4.干燥无灰基daf. 某成分的含量= 煤样中该成分的质量 煤样的总质量 1

3、00 收到基(下标符号为ar) n表示燃料中全部成分的质量百分数总和,特别是包括了全 部的水分和灰分,是以锅炉实际燃烧的燃料来测定各成分 的含量。 n是锅炉燃料燃烧计算的原始依据。 Car+Har+Oar+Nar+Sar+Aar+Mar=100% 空气干燥基(下标符号为ad) n表示在不含外在水分,只包含内在水分的实验条件 下,燃料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百分数总和, n空气干燥基成分用于实验室分析,是实验室煤质分 析所用煤样的成分组成。 Cad+Had+Oad+Nad+Sad+Aad+Mad=100% 干燥基(下标符号为d) n表示在不含水分的条件下干燥燃料各组成成分的质 量百分数总和 n干基中各成

4、分不受水分变化的影响 n可用于准确的表示灰分的含量 Cd+Hd+Od+Nd+Sd+Ad=100% 干燥无灰基(下标符号为daf) n表示在不含水分和灰分的条件下,干燥无灰燃料各 组成成分的质量百分数总和, n干燥无灰基中只包含燃料的可燃成分,各成分不受 水分和灰分变化的影响,表示了燃料中最本质的部 分,可用于区别燃料的种类 n煤炭交易。 Cdaf+Hdaf+Odaf+Ndaf+Sdaf=100% 元素分析成分各基准关系 2. 元素成分的含量及其换算 n换算:不同基准下同类成分间的换算 n依据:1)任意两种不同基准下的同类成 分的比值都相等; n2)分比定理。 n公式:未知成分= 换算系数K已知

5、成分 各种基的换算:x=k x0 n该式不能用于水分换算,因为内、外部 水分不是成比例的,换算式为书式2-7。 二、工业分析 n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经过分析(干燥、加热、燃烧)得到水分 、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这四种成分的质量百分数。工业 分析在电厂常用(唯一的实验内容) n方法:自然干燥,1g煤样,1455干燥箱 1 小时,失去重 量为空干基水分; n然后隔绝空气,920电炉,7分钟,干燥箱冷却至室温, 失去重量为空干基挥发分; n挥发分为有机气体,对锅炉影响很大; n剩余为焦碳,为固定碳及灰分组合。在8155下燃烧1小 时,剩余为空干基灰分。 n最后可得固定碳。 挥发份及其测定 n挥发份定义:

6、失去水分的煤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 一定温度时,煤分解逸出的部分可燃质和矿物质。 n主要成分是CO、CO2、CmHn、H2等。 n收到基挥发份含量在5%40%之间。 n表示方法:V,Vdaf,等,也存在换算。 影响因素: l挥发份的多少和组成与煤的年代有关 l热解程度随加热速率、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而变,须 在统一条件下测定。 l挥发份的发热量取决于挥发份的成分 l挥发份的多少与组成影响到着火,是对动力用煤进行 分类的重要依据。 焦炭=固定炭+灰分:失去水分并放出挥发份后所剩余 的残留物称为焦炭。 元素分析成分与工业分析成分关系 第三节、煤的发热量及相关概念 一、煤的发热量 n两种发热量的定

7、义: n1高位发热量Qgr n1kg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包括烟气 中水蒸汽凝结时放出的热量。 n2低位发热量Qnet n在1kg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中扣除水 蒸汽汽化潜热后所得的热量。即煤中可燃质的 一部分燃烧热量被用于水分的汽化,没有得到 利用。 n单位为kcal/kg,或者kJ/kg,MJ/kg。 几点说明 n实验室所测是全部热量(高位),锅炉排烟温度均 较高(110以上),烟气中水未蒸汽凝结,将这部 分气化潜热带走。 n我国均采用低位发热量。有些国家采用高位发热量 ,必要时说明。 n表示煤的发热量同样分为不同的“基”,因此,也存 在之间的换算。 二、煤的折算成分 n硫分、灰

8、分与水分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1)降低煤的发热量 2)降低燃烧温度,不利于燃料的着火与燃烧 3)增加烟气容积,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损失增加, 锅炉效率下降 4)加剧锅炉受热面的低温腐蚀与积灰 5)增加通风电耗。 采用折算成分的目的 n比较锅炉燃烧不同煤时,带入炉内的水、灰和硫的 质量煤的折算成分; n定义:每送入炉内1MJ(1000kJ)热量,随燃料带入 炉内的某成分的质量; n分别为折算水分、折算灰分和折算硫分; n过去以每1000kcal为标准,现在是1000kJ对应的克数 ;单位g/MJ(SI制) n 以灰分为例,同一锅炉燃烧不同煤时,采用折算成分的必 要性(此为成分的百分含量%) 折算成分的

9、表达式 n要产生同样的热量,带入锅炉的灰量取决于煤灰分含 量与发热量; n与灰分含量成正比,与发热量成反比; n采用此比例式来代表带入的灰量; 折算水分 折算灰分 折算硫分 n采用折算成分判断煤中水分、灰分和硫分高、中、低 的大致范围如表所示。 n折算水分: 8% 高水分煤 n折算灰分: 4% 高灰分煤 n折算硫分: 0.2% 高硫分煤 四、标准煤 n单纯以燃煤量的多少来比较不同锅炉的经济性不妥 ,须折算到统一标准; n标准煤的概念,规定低位发热量为7000kcal/kg(或 者29310kJ/kg,29.31MJ/kg)的煤为标准煤; n将发热量不是7000 kcal/kg的煤统一折算到70

10、00 kcal/kg来进行比较; n用于计算和比较标准煤耗等。 第四节 煤灰的结渣和积灰特性判别 一、煤灰的熔融特性(灰熔点) n炉膛内温度很高,煤中灰颗粒一般呈熔化或软化状 态,对锅炉工作影响极大。 n对锅炉的主要危害是造成锅炉受热面结渣,传热恶 化,掉渣灭火或事故。 n灰分成分不同,发生熔化的温度也不同。 n高熔点成分+低熔点成分,无固定的熔点。 n温度见表2-2 灰熔融性的测定 n将灰制成特定形状的灰堆,加热升温1300以上,采用三 个特征温度来表示灰的熔融特性。 nDT开始变形温度(Deformation Temp.);(t1) nST开始软化温度(Softening Temp.);

11、(t2) nFT开始液化化温度(Fluid Temp.). (t3) n试验中:ST1390,轻微结渣煤。 n ST=1260-1390,为中等易结渣煤 。 n ST1260,为严重结渣煤。 n温度间隔 200-400 长渣 n温度间隔 100-200 短渣 n200,长渣,用于液态排渣炉 n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因素 化学成分:酸性成分(难)、碱性成分 环境气氛:氧化(难)、还原 n二、煤的积灰结渣特性 n结渣:煤灰熔化、软化后粘附水冷壁等受热面形成渣层; n沾污:煤灰中挥发物质在受热面上凝结并粘结灰粒。 n结渣判别方法: 碱酸比,硅比 n沾污判别方法: 沾污指数,烧结强度 结渣判别方法 n碱酸

12、比(B/A72不结渣,G40%,水分与灰分高,发热量低,着火 与燃烧容易。 无烟煤 年代 挥发份含量% 贫煤 烟煤 褐煤 n四、我国电厂常用煤种 n表2-8 第六节 煤的燃烧特性 n一、煤的分解机理 n热解,挥发分析出。 n热解温度:快速热解,慢速热解,中速热解; n热解条件:温度、压力、形状、颗粒尺寸、流动条件等; n热解过程: 105以前,主要水分、部分吸附气体; 200300,水分、CO、CO2及焦油; 300500,大量焦油、CH4、CO、CO2等; 500700,含氢较多的气体; 7591000,少量含氢气体。 n二、煤的热重分析 n燃烧特性研究:热天平、热显微镜、着火指数炉、管式沉

13、 降炉、燃烧实验台等 n热重分析:热天平 n热重;TG,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为TG 曲线; n微商热重:DTG,TG曲线对温度(或时间)的一阶微商; n差热分析:DTA,当给予被测物和参比物同等热量时(以参 比物与样品间温度差为纵坐标,以温度为横坐标所得的曲 线,称为DTA曲线。) 第七节 燃油和燃气特性 n一、燃料油的物理特性 n石油的形成:低等动、植物遗体中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 合物,沉积地下后经长期缺氧、温度、压力、细菌分解等 作用,形成粘稠性液体。10004000m,60150,有机 质大量生成石油。石油可提炼成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残留物为渣油。 n电站锅炉用燃油为石油炼制产

14、品或尾品,主要是重油、柴 油和渣油。 重油 n重油是石油各种加工工艺过程中重质蒸馏分和残渣的总称 ,是油料中密度最大的油品。石油经过常压、减压蒸馏得 到重质直流重油;经过各种裂化加工得裂化重油;蒸馏和 裂化工艺中残留物为渣油。商品重油一般为调制品。 n基本方法为直接蒸馏,分为常、减压蒸馏,属于初加工。 从塔不同层次出来。塔顶出沸点最低的汽油,35200的 馏分为直流汽油;175310为煤油和柴油; 350以上 重馏分为润滑油原料和裂化原料;塔底为重油。 n深加工,裂化法。为多得轻质油。初加工只有25%35%。 主要特性 n流动性能 n凝固点:油品在一定条件下完全丧失流动能力时的温度称 为凝固点

15、。倾斜45试管,1分钟,油面不变。汽油-80; 重油1536或更高。 n粘度:流体粘性的度量。流体在剪切力作用下,将产生连 续不断的变形以抵抗外力,这就是粘性。我国用恩氏粘度 表示燃油粘度。美国用通用赛氏粘度或赛氏-福氏粘度(SU 或SF),英国用雷氏1号(R1)或雷氏2号(R2)粘度。 燃烧及爆炸性能 n闪点:提高油温会加速油气的挥发,油蒸汽与空气混合物 遇到火源发生瞬间的闪光现象时,油品的最低温度。 n燃点:遇火源持续燃烧不少于5秒,最低油温度。 其他特性 n静电特性:产生静电,火花; n含硫量:产生污染物,大于2%为高硫油;80%存于重油中 ; n灰分:很少,低于0.05%,但成分复杂。

16、另外开采、运输等 过程混入机械杂质,约0.10.2%。 n水分:原油中水分高,需经脱水处理。加工后含量很少, 低于2%。燃烧雾化。 n二、气体燃料 n天然气形成,较简单。可同石油并存,也有单独气田。高 等植物木质纤维腐烂分解、无机质等矿物质分解,都可形 成天然气。可分为气田气、油田气、煤田气三种。 n人工气体燃料:煤气(CO、H2)、石油液化气(烷类)等 。 n成分含量为容积百分数。 n气体燃料特点: n使用性能好,易与空气混合,燃烧效率高; n调节灵活; n污染小; n运输方便,管道,可液化。不需要存放场地、灰渣处理系 统。 n缺点:有毒,有爆炸可能。要求较高的安全措施。 n主要特性: n粘度,远程管道运输需考虑; n爆炸极限,与空气混合达一定比例,易爆。CH4的爆炸上、 下限为15%和5%,氢为75.9%4%、CO为74.2%12.5% 。 n临界参数:气体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