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151232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舒兰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的国家格局与商代颇为相似,商代方国林立,西周则有许多诸侯国。然而,商代的方国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西周的诸侯国则多是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A商王位卑与方国首领地位平等 B周王能够完全控制各个诸侯国C商周两代行使王权的强弱差异 D血缘关系开始影响国家的政权2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3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

2、信息主要有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地理位置卫姬姓贵族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鲁姬姓贵族山东南部齐功臣山东北部一带燕姬姓贵族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 B C D4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 A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B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5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秦灭六国的主要条件有 秦国实力的强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的雄才

3、大略各民族的初步融合A B C D6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7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御史制度 D郡县制度8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

4、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理解是A国家管理制度化 B从人治到法治化C礼仪与政治分离 D为民主政治奠基9在西汉,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郡守“常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使”审察案情,至于临时突击督察,大多发生于突发的案情或农民起义的发生。如武帝时派绣衣御史去镇压农民起义,派遣司隶校尉“补巫盡,督大奸猾。”这说明西汉时期A基本继承了秦朝的监察制度B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C刺史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D汉武帝扩大了郡守的履职权限10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认为:“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

5、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A三公九卿制 B内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一省制11宋高宗对大臣说,今后凡是“批降御笔处分”,虽然出自“朕意”,但必须“经由三省、枢密院”,如果出现不当,允许大臣们“奏禀”。宋孝宗任命曾任王府教授的刘章到漳州做知州,因遭到谏议大夫王大宝的抵制而没有执行。这表明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权受到很多威胁12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唐玄宗设置节度使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A B C D13“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

6、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14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君权与相权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汉族与少数民族A B C D15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康照、雍正、乾隆三帝的历史叙述叙述出处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帝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清圣祖实录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清世宗实录今朕

7、虽逾六衮,而精力强盛如常,不惮万机之劳勋。尝欲俟八旬以后,春秋渐高或可稍安颐养。 清高宗实录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完全贯彻 B勤政作风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 C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 D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 16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所载,“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则十八省及边疆将军、办事大臣,迄于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材料表明军机处A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B是国家重要的监察机构C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 D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17“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文,由“人民”和“统治”两个词合成,即人民的权利、人民的统治之意。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

8、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用来表述希腊城邦的一种政治实践。在梭伦统治时期最能体现上述民主的含义的改革措施是A实行陶片放逐法 B为公职人员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D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18在雅典人看来,在平等公民组成的城邦中,以一人高高凌驾于全邦人民之上是不合乎自然的。如果某行政官权势太大,就可能危害国家,公民就可以在每年举行一次的秘密投票中把他驱逐出境。这种放逐法类似于现代的A弹劾 B监察 C任免 D制衡19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对平民治国能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众权力的无限膨胀,使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实质上是 A否定公民民主政治

9、B批判过度的直接民主C肯定国家制衡机制 D肯定专制中央集权制20学者在研究雅典民主制时发现,尽管理论上每个公民都有发言权, 但演说家却因其出类拔萃的辩才和对城邦内外事务的了解而拥有了特殊话语权。对此理解准确的是雅典的民主制度与民主氛围一致 政治素质和参政能力与公民行使平等的权利无关政治家拥有特殊话语权 古希腊民主制存在局限性A B C D 21布鲁图是迦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30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按照十二铜表法的规定 卡西有权维护自己的权益卡西可以随意处置布鲁图卡西有权依法拘禁布鲁图卡西无权要求布鲁图还债 A B C D 22从罗

10、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 23世界文明史的作者维尔杜兰特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专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A皇帝随心所欲,任意颁布法律 B法律类型众多,条文相互冲突C统治范围扩大,法律不断充实 D贵族平民对立,法律难以化解24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

11、制等民主特征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两大题,52分。第25题30分,第26题22分。)25(30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中央、地方管理制度的情况都会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科举考试中经过会试录取的考生,都要进行复试,由于在御殿中进行,称殿试。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主考官逐渐与考中的举子,形成一种私人关系,也在官史之间形成各种不同派别。宋太相开宝六年,首开殿试先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

12、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成为“天子门生”。殿试科目只有一种,就是策问。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让对策者从经旨上阐述;第二层是让对策者围绕第一层中心论题,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分析;第三层是提出当今治国中存在的与主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材料二知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老早就说了:“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1941年,主持复兴书院的马一浮邀请钱穆前往书院讲演,

13、钱穆的演讲主题便是反驳那种认为“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的成见:“国人竞诟中国传统政治,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帝皇专制。余窃欲辨其诬。”马一浮听后,大为赞赏。吴钩宋朝是一个专制王朝吗?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科举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并概括殿试策问内容的特色。(10分)(2)材料二所述钱穆的论述所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试以唐、明两代初期中枢机构的变革为例论述这一观点。(10分)(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10分)26(22分)中西古代历史上都注重法律建设。阅读下列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