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结构及性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1121481 上传时间:2017-05-2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玻璃结构及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玻璃结构及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玻璃结构及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玻璃结构及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玻璃结构及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玻璃结构及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结构及性质(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玻璃形成的热力学条件,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3、熔体的结构条件,4、键型条件,5、键强条件,玻璃体形成的条件,1、玻璃形成的热力学观点,快冷,慢冷,玻璃体形成的条件,玻璃态和结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值,Gv越大析晶动力越强,越不容易形成玻璃。Gv越小析晶动力越弱,越容易形成玻璃。,SiO2 Gv=2.5; PbSiO4 Gv=3.7 Na2SiO3 Gv=4.6玻璃化的能力: SiO2 PbSiO4 Na2SiO3,玻璃体形成的条件,1、玻璃形成的热力学观点,形成晶核所需建立新界面的界面能,晶核长大成晶体所需的质点扩散的活化能,热力学是研究反应、平衡的好工具,但不能对玻璃形成做出重要贡献

2、!,热力学只能判断几种氧化物形成玻璃的能力,但是从热力学角度来说明某物质是形成玻璃还是形成晶体,却不是很有效的方法。,1、玻璃形成的热力学观点,玻璃体形成的条件,近代研究证实,只要冷却速率足够快时,几乎任何物质都能形成玻璃,包括金属亦有可能保持其高温的无定形状态;反之,如在低于熔点范围内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则任何玻璃形成体都能结晶。因此从动力学的观点看,形成玻璃的关键是熔体的冷却速率。,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玻璃体形成的条件,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玻璃体形成的条件,2.1 熔体的冷却行为也就是什么条件下形成玻璃,什么条件下形成结晶体?,泰曼首先系统地研究了熔体的冷却析晶行为,提出析晶分为

3、晶核生成与晶体长大两过程,并且认为,熔体冷却成玻璃或晶体,由这两个因素决定。,(A)晶核形成速率N,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形成的结晶中心或晶核数目。(B)晶体生长速率C,晶核的结晶线速度(单位cm/s),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玻璃体形成的条件,2.1 熔体的冷却行为2.1.(A) 影响晶核形成的因素,也就是说,能否成核的因素都有哪些?下面进行理论分析(以自发成核为例),熔体在结晶过程中存在两个相互矛盾的因素: i) 在一定过冷度下固相的自由能低于液相,晶核的形成有利于体系自由能的降低。这是自发过程 ii) 形成的晶核产生了新相,新相与母相之间形成的新表面增加了体系的表面能,又导致体系自由能的增

4、加。,(A)晶核形成速率N 影响成核的因素,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玻璃体形成的条件,2.1 熔体的冷却行为2.1.(A) 影响晶核形成的因素,也就是说,能否成核的因素都有哪些?下面进行理论分析(以自发成核为例),熔体体系在某一温度下的体系自由能的变化为 其中: 是单位体积中固液相自由能差; V和S分别是新相的体积和表面; 是固液相间的比表面能。,G0体,(A)晶核形成速率N 影响成核的因素,假设形成的晶核为球体,则代入上式得 不同温度下,r与 的关系如图:,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玻璃体形成的条件,(A)晶核形成速率N 影响成核的因素,由图可见,当rrc时,晶核才有可能长大。当r=rc时

5、,晶核可能长大也可能重 新溶解。,临界晶核半径越小,则越容易析晶,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晶胚都能发展成为晶核 临界半径缩小,有助于析晶,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玻璃体形成的条件,临界半径rc:对应的晶核称为临界晶核。,(A)晶核形成速率N 影响成核的因素,rc可由 求极值求得: 得,由热力学知,其中:L为单位体积熔化潜热Tm为熔点,T为过冷度代入,可得,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A)晶核形成速率N 影响成核的因素,影响临界晶核的半径的因素是T,越容易成核,过冷度T,影响成核的因素,结论(影响成核的因素)1.并不是所有的晶胚都能发展成为晶核2.临界晶核与过冷度是相关的,过冷度大,则晶核临界尺寸小

6、,容易形成晶核,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A)晶核形成速率N 影响成核的因素,玻璃体形成的条件,T越大,即温度越低,对应的rc越小,影响临界晶核的半径的因素是T,越容易成核,过冷度T,影响成核的因素,结论(影响成核的因素)1.并不是所有的晶胚都能发展成为晶核2.临界晶核与过冷度是相关的,过冷度大,则晶核临界尺寸小,容易形成晶核,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A)晶核形成速率N 影响成核的因素,玻璃体形成的条件,T越大,即温度越低,对应的rc越小,理论分析:晶核生成速率N正比于其中 称为临界晶核形成功,u为扩散激活能。,1.2a,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A)晶核形成速率N过冷度对成核速率的影

7、响,玻璃体形成的条件,T,成核速率N,过冷度与晶核形成速率的关系,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A)晶核形成速率N过冷度对成核速率的影响,玻璃体形成的条件,关于临界晶核形成功 c随过冷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 呈现随过冷度增大而增大的趋势。,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A)晶核形成速率N过冷度对成核速率的影响,玻璃体形成的条件,T,成核速率N,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A)晶核形成速率N过冷度对成核速率的影响,玻璃体形成的条件,T,成核速率N,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A)晶核形成速率N过冷度对成核速率的影响,玻璃体形成的条件,二者共同作用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晶核形成速率N与T曲线,T,成核速率N

8、,N,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A)晶核形成速率N过冷度对成核速率的影响,玻璃体形成的条件,过冷度与成核速率N曲线上存在一个极值。,T,成核速率C,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证明,晶体生长速率C与过冷度的关系曲线和晶核生成速率N与过冷度的关系曲线是类似的。,C,过冷度与晶体生长速率C必有一个极值。,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B)晶核形成速率N过冷度与结晶生长速率的关系,玻璃体形成的条件,2.1.(B) 过冷度与结晶生长速率,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2.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分析,玻璃体形成的条件,容易形成玻璃的结晶动力学曲线,N,C,1)不同材料的N与C和过冷度关系曲线的形状及过冷温度范围可以有很大区

9、别。2)对于金属材料,u一般较小.u小则扩散容易,一旦形核,将迅速长大,在曲线上升阶段,材料的结晶就已经完成,故金属材料结晶能力非常强,很难形成非晶态。 (若冷却速度足够快,金属与合金也可获得非晶态固体),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玻璃体形成的条件,2.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分析,3)易形成玻璃的材料,如 等: u值很大,扩散困难,晶核难长大。在高温才会有较大生长速率。 在过冷度不大时 较大,很难形成核. 在低温下易于形成晶核。结果: 晶体生长速率C与晶核生成速率N曲线分开。4) 只有在两条曲线相交的阴影部分才是容易结晶的区域,但这两者又都很小。因此这类物质容易成为玻璃体。,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

10、件,玻璃体形成的条件,2.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分析,容易形成玻璃的结晶动力学曲线,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玻璃体形成的条件,解释了什么样的物质容易成为玻璃体?,2.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分析,3. 熔体结构条件(聚合物离子团大小与排列方式 ),从硅酸盐、硼酸盐、磷酸盐等无机熔体转变为玻璃时,熔体的结构含有多种负离子集团(例如硅酸盐熔体中的SiO44-、Si2O76-、Si6O1812-、SiO3n2n-、Si4O10n4n-,这些集团可能时分时合。随着温度下降,聚合过程渐占优势,而后形成大型负离子集团。这种大型负离子集团可以看作由不等数目的SiO44-以不同的连接方式歪扭地聚合而成,宛如歪扭的链状

11、或网络结构。,因为这时网络或链错杂交织,质点作空间位置的调整以析出对称性良好、远程有序的晶体就比较困难。,3. 熔体结构条件(聚合物离子团大小与排列方式 ),在熔体结构中不同O/Si比值对应着一定的聚集负离子团结构,(1)当O/Si比值为2时,熔体中含有大小不等的歪扭的SiO2n聚集团(即石英玻璃熔体);(2)随着O/Si比值的增加,硅氧负离子集团不断变小,当O/Si比值增至4时,硅氧负离子集团全部拆散成为分立状的SiO4,这就很难形成玻璃。(3)因此形成玻璃的倾向大小和熔体中负离子团的聚合程度有关。聚合程度越低,越不易形成玻璃;聚合程度越高,特别当具有三维网络或歪扭链状结构时,越容易形成玻璃

12、。,3. 熔体结构条件,结论熔体自高温冷却,原子动能减小,必将聚合形成大阴离子(如 层; 链等),从而使熔体粘度增大。如果熔体中阴离子集团是低聚合的,就不容易形成玻璃。如果熔体中阴离子集团是高聚合的,由于位移、转动、重排困难,不易调整成为晶体,而容易形成玻璃。,(1)离子化合物 如NaCl、CaCl2在熔融状态以正、负离子形式单独存在,流动性很大。由于离子键作用范围大,无方向性且有较高的配位数,组成晶格的几率较高,在凝固点由库仑力迅速组成晶格,所以很难形成玻璃。,4、键型,(2)金属键物质在熔融时失去联系较弱的e后以正离子状态存在。价电子属于一定的能带,不固定在某一个局部,由于金属键无方向性和

13、饱和性,原子相遇组成晶格的几率最大(CN=12),很难形成玻璃。(3)纯粹共价键物质大部分为分子结构,在分子内部以共价键相联系,而分子之间是无方向性的范德华力,在冷却过程中形成分子晶格的几率比较大,很难形成玻璃。,(4)极性共价键当离子键和金属键向共价键过渡时,形成由离子共价;金属共价混合键(极性共价键),既具有离子键易改变键角,易形成无对称变形的趋势,又具有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不易改变键长和键角的倾向。如此,造成玻璃的玻璃的远程无序,造成玻璃的近程有序,因此容易形成玻璃。,结论:比较单纯的键型如金属键、离子键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易形成玻璃,而纯粹的共价键化合物也难于形成 玻璃。极性共价键

14、化合物较易形成玻璃。如SiO2等具有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都容易形成玻璃。,4. 键型条件,5、键强(孙光汉理论)条件,5,3,2.5,0.4,aX105焦耳/摩尔,网络形成体,中间体,网络变性体,网络形成体的正离子和氧离子的键强较大,在一定温度和组成时,熔体所存在的各种负离子团 (例如硅酸盐熔体中的 、 等)也愈牢固。这些负离子团愈牢固意味着键的破坏和重新组合也愈难,而形成核和晶化愈难,形成玻璃的倾向就愈大。,玻璃的分相和析晶,一、玻璃中的相分离举例说明1. 将75%SiO2、20%B2O3和5%Na2O的玻璃熔融成型,再在500-600范围内热处理,这样玻璃就分成两个相,其一为几乎为纯SiO2

15、,而另一相即富Na2O和B2O3。这种状况即为分相。2. 分相在许多玻璃中都存在,如硅酸盐、硼酸盐等。,一、玻璃的分相,3.分相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液相线以上就开始发生分液,这种分相从热力学角度称为稳定分相(或稳定不混溶性) 。另一种是在液相线温度以下才开始分相,这种分相叫做亚稳分相。绝大多数玻璃系统都是在液相线以下发生分相。,4.玻璃分相的原因 a.氧化物熔体的液相分离是由于阳离子对氧离子的争夺所引起。 在硅酸盐熔体中,桥氧离子已被Si4+以SiO4吸引到自己周围,而网络修饰体(或中间体)阳离子则力图将非桥氧原子吸引到自己周围,并按自身结构排列。 当网络修饰离子的场强较大、含量较多时,由于系统自由能较大而不能形成稳定均匀的玻璃,他们就会自发从硅氧网络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个体系,产生液相分离,形成一个富碱相(或富硼氧相)和一个富硅相。 b.网络修饰离子对氧化物玻璃的分相有决定作用 离子势Z/r1.4 液相线以上产生液-液不混溶区,如Mg2+, Ca2+ , Sr2+等 离子势1.4Z/r1.0 液相线以下有一亚稳不混溶区,如Ba2+,Li+,Na+等 离子势1.0Z/r 熔体不发生分相,如K+,Rb+,Cs+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