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107751 上传时间:2019-1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学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学案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油翁课题卖油翁课型教读课主备人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2.熟读课文,识记、理解文言词语。3.品味刻画人物的语言,探究人物性格(结合人物描写方法)。4.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学习重点疏通文意,学习积累文言现象学习难点品味刻画人物的语言,探究人物性格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朝代及评价: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影响。代表作:六一诗话、醉翁亭记。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本文是作

2、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片短小精悍的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 课前准备:1、给下面的生字注音:咨 ( ) 矜( ) 圃 ( ) 睨( ) 矢( )颔 ( ) 忿( ) 酌 ( ) 覆( ) 杓( ) 沥 ( ) 遣( ) 二、课堂学习(一)导入“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这“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的技能。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我们来共同学习卖油翁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二)文意理解1读一读,参考注释,理解划线词的意思。公亦以此自矜。( ) 尝射于家圃( )释担而立

3、。( ) 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 但微颔之。(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 )康肃笑而遣之。( )2两同学结对子尝试翻译文章。(三)、句意理解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_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译:_ 无他,但手熟尔。 译:_ (四)、内容探究(1) 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什么性格特点?答:文章主要写_和_两件事。陈尧咨:_卖油翁:_(2) 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答:态度变化_变化原因:_

4、(3)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变化?请找出相关语句。描写方法神态_语言_动作_(3) 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答:_ 三、归纳与总结(一)文言现象1.通假字:但手熟尔:尔_徐以杓酌油沥之:杓_2.一词多义:A、射: 陈康肃公善射(_) 吾射不亦精乎(_)B.以: 公亦以此自矜(_)以我酌油知之(_) 以杓酌油沥之(_) 以钱覆其口(_)C.尔: 尔安敢轻吾射(_)无他,但手熟尔(_)D.而: 释担而立(_)久而不去(_)而钱不湿(_)笑而遣之(_)E. 之:睨之(_)颔之(_)酌油知之(_)酌油沥之(_)笑而遣之(_)3.词类活用:(1)

5、 尔安敢轻吾射:轻:_(2) 吾射不亦精乎:射:_(3) 但微颔之:颔:_(二)原文填空:(1) 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_(2) 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_(3)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_(4)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_(5)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_(6) 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_(7) 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_(8) 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_四、课外延伸讨论提高1. 你怎么看待熟能生巧的做法?2. 卖油翁真的谦虚吗? 5、 拓展阅读 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

6、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响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5),乃中经首之会(6)。文惠君曰:“嘻(7),善哉!技盖至此乎(8)?”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9)。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0)。依乎天理(11),批大郤(12),导大窾(13),因其固然(14)。技经肯綮之未尝(15),而况大軱乎(16)!良庖岁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0)。彼节者有间(21),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

7、有余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32),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24),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27)。”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28)。”(1)庖(po)丁: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2)踦(y ):支撑,接触。这里的意思是宰牛时抬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牛。(3)砉(hu)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响然:经典释文云,或无“然”字。今一本无“然”字,是。(4)騞(hu)然:象声词,

8、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5)桑林:传说中商汤王的乐曲名。(6)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会:音节。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7)嘻:赞叹声(或譆:通“啊?”)。(8)盖:通“盍”,何,怎样。(9)进:超过。(10)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11)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12)批:击,劈开。郤:空隙。(13)导: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kan款):骨节空穴处。(14)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15)技经:犹言经络。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ng庆):筋肉聚结处。技经肯

9、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16)軱(g孤):股部的大骨。(17)割:这里指生割硬砍。(18)族:众,指一般的。(19)折:用刀折骨。(20)发:出。硎(xng刑):磨刀石。(21)节:骨节。间:间隙。(22)恢恢乎:宽绰的样子。(23)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24)怵(ch处)然:警惕的样子。(25)謋(hu或):拟声词。謋然:形容牛体骨肉分离。(26)委地:委: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27)善刀:善通“缮”。擦拭刀。(28)养生:指养生之道。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自主纠错)知识网络(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洗手,那还不简单。但是,并非每个人都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我们在数名家长中调查时发现,大多数家长都会叮嘱孩子常洗手,但对于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洗手时间的长短,并不太了解。很多家长这样理解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每次用流动水冲洗等。-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