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027177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一、单选题(共27题;共54分)1、读下列四幅我国不同地区景观图,回答问题四幅景观图所在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 ) A、B、C、D、2、黄土高原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 A、土质疏松,降水集中B、耕作技术落后,农业产量不高C、历史悠久,战争破坏D、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尖锐3、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措施() A、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B、在上游进行梯级开发C、在中游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D、在下游多开挖几条入海河道4、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A、资源过度开发B、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生态恶化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D、自然

2、灾害频繁5、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控制人地矛盾有所缓解 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A、B、C、D、6、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7、宁夏回族自治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大力发展种植业C、大力发展旅游业D、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8、下图为黄土高原景观图,造成 该地地表现状的人为原因是( )。A、地面坡度大B、黄土土质疏松C、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D、开垦、采矿、砍伐等活动9、下面三幅图片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三幅图片反映的地貌依次是(

3、)。A、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B、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塬C、黄土峁、黄土塬、黄土梁D、黄土峁、黄土梁、黄土塬10、(2015东营)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全部退耕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陡坡地退耕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A、B、C、D、11、(2015玉林)如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处位于我国某高原,该高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林地B、耕地C、草地D、建设用地12、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 A、四合院B、窑洞C、吊脚楼D、竹楼13、造成黄土高原塬、梁、峁遍地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风力搬运D、风

4、力侵蚀14、某地民歌歌词:“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儿难一个在山上一个在那沟,拉不上话话儿招一招手了的见那村村了不见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是因为( ) A、横断山区山高路远B、青藏高原雪峰连绵C、塔里木盆地黄沙连天 D、黄土高原沟壑纵横15、以下是几名同学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且多暴雨;土质疏松,且多垂直方向的裂隙,易被水携带;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的保护;过度放牧,不断开荒等人类活动的加剧 A、B、C、D、16、黄土高原上多窑洞,主要是利用黄土的() A、疏松性B、通气性C、直立性D、致密性17、以黄河为界且位于黄土高

5、原的省区是() A、山西 山东B、河北 河南C、陕西 山西D、内蒙古 陕西18、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主要是为了() A、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B、改变当地居民的身缠结构和方式C、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D、调整粮食的供求关系19、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A、水资源B、森林资源C、石油资源D、煤炭资源20、)造成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千沟万壑的原因是() A、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B、黄土高原地势高,黄土层厚C、高原上河流流量大D、高原上黄土的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21、我国“吃小米、住窑洞、唱信天游”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东南丘陵22、能够正确反

6、映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示意图是( )农作物产量下降,再扩大荒地开垦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A、B、C、D、23、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把地承包给个人栽培果树建立水果基地 A、B、C、D、24、俗话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说明黄河含沙量十分严重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25、下列哪种地貌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A、梁B、塬C、峁D、川26、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

7、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A、B、C、D、27、(2016威海)“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褶皱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者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对文中“黄土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第三阶梯上,流水侵蚀严重B、熔面比较平坦,适宜耕种C、传统民居是窑洞,民歌是信天游D、采取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生态环境二、综合题(共2题;共10分)28、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黄河流域示意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

8、告。材料: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1)【观察发现】图一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_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_,该水样取自黄河_(上、中)游河段。(2)【实验探究】观察图二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_;乙地表植被_,水土流失多。观察图一中水样A与图二中_(甲或乙)实验现象相似。(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_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呈现_景观。(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_等。29、(2015济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 _地区 (2)该地区

9、是我国农业由农耕区向_ 区过渡的地带 (3)图中数据说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疏松,植被少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本区的降水加剧了水土流失,其降水特点是 _ (4)对该地区的治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B、坡地筑梯田,沟谷修堤坝,实现土不下坡C、禁止小煤窑的私挖滥采,减少对地表的破坏D、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量,筹集治理环境的资金(5)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本地区正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绿色产业这里山川特色鲜明,历史古迹众多,民俗文化独特,为大力发展_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B【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

10、、形态、民居与环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解析】【分析】世界各地景观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黄土高原上的居民因黄土的疏松直立性质,就地取材,开挖了窑洞。图中为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2、【答案】 A【考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这里不少地区是国内闻名的贫困地区近几十年来,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的整治,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不少地方已满目青翠,林茂粮丰,摆脱了昔日的贫困局面故选:A【

11、点评】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治理黄土高原的关键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3、【答案】 C【考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解析】【分析】黄河的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运行过程不协调黄河65%的水量来自兰州以上,而90%的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而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治理黄河最根本的措施是植树、种草,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故选:D【点评】此题

12、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植物保持水土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在保持水土的作用4、【答案】 B【考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所以,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人口过度增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5、【答案】 D【考点】黄土高原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解析】【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环境破坏后恢复困难故选:D【点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经受人类活动

13、的破坏后,很难恢复要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加强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与修建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表现,理解解答即可6、【答案】 C【考点】黄土高原位置、范围【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亚洲东部季风区强大的冬季风,来源于中高纬内陆地区,即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风带来大量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A项冰川作用,广义上说是指冰川的生成、运动和

14、后退。狭义上仅指冰川运动对地壳表面的改变作用,包括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B项地震作用,建筑学术语,指由地运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分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设计时根据其超越概率,可视为可变作用或偶然作用。D项火山灰堆积,是由火山爆发所引起的,因此答案选择C项。【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主要是考查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7、【答案】 D【考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宁夏【解析】【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到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包括晋、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