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报告_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宏观研究】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12026973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专题报告_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宏观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宏观专题报告_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宏观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宏观专题报告_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宏观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宏观专题报告_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宏观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宏观专题报告_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宏观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专题报告_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宏观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专题报告_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宏观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1 / 1717 Table_Page 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19 年 11 月 3 日 证券研究报告 广发宏观广发宏观 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未来五年的十大经济趋势 报告摘要报告摘要: 看短期用显微镜, 看长期用望远镜。 本篇报告的主要目标是探讨未来五看短期用显微镜, 看长期用望远镜。 本篇报告的主要目标是探讨未来五 年相对而言更有确定性的一些趋势。年相对而言更有确定性的一些趋势。 趋势一:趋势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台阶,步入“中速增长阶段” 。 趋势二:趋势二:第三产业增速继续高于整体。 趋势三:趋势三: 基建在经历了近两年的超低

2、增长之后, 增速逐步向合理值回归。 趋势四:趋势四: 都市圈化成为新一轮城市化主线索, 城市半径和区域格局进一 步变化。 趋势五:趋势五:消费整体稳定于名义 GDP 附近的速度,一二线的看点是消费 新形态,三四线看点是品牌化和消费升级。 趋势六:趋势六: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 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将在更多行业形 成。 趋势趋势七七:就业压力与劳动力供给缺口并存,劳动力成本进入“结构性上 升”期。 趋势八:趋势八:工程师红利(教育、科研、产业化应用)对经济贡献进一步上 升,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和东南亚的低成本替代成为全球制造业的。 趋势九:趋势九: 利率周期性变化的同时中枢将有所下行, 但周期性依旧

3、重于趋 势性。 趋势十:趋势十: 房地产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意义下降, 权益投资和养老产品普 及度有所上升。 核心假设风险:核心假设风险: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 分析师:分析师: 郭磊 SAC 执证号:S0260516070002 SFC CE No. BNY419 021-60750625 guolei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2 / 1717 Table_PageText 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看短期用显微镜,看长期用望远镜。本篇报告的主要目标是探讨未来五年相对而言看短期用显微镜,看长期用望远镜。本篇报告的主要目标是探讨未来五年相

4、对而言 更有确定性的一些趋势。更有确定性的一些趋势。对于宏观分析来说,我们一方面需要对短周期密切跟踪, 捕捉宏观变量变化对于资产价格的边际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中长期趋势进行判 断,因为它往往更深刻地影响资产定价环境。中长期研究更具有“粗线索”的特 征。在为什么我对未来 10 年的中国经济不悲观中,我们曾指出:短期波动本 质是经济各要素的周期性均值回复,中长期则包含着一些内生趋势性。短期看上去 天衣无缝、一定能够成立的几十条逻辑,放在长期可能都是细枝末节,即并不是不 对,只是并非是事情的关键。对中长期判断最重要的,是找到那条最关键、最具有 确定性的逻辑。 趋势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台阶,

5、步入“中速增长阶段” 。趋势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台阶,步入“中速增长阶段” 。 从 OECD 国家的经验来看,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的四十年,经济增速在呈现周期 性的同时,整体是震荡下行的,中间有几个阶段下台阶,这反映从工业化到后工业 化时代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步收敛。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应有一定的相似性。 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过程来看,中国经济先后经历了劳动力驱动(代加工、出口 产业链) 、资本驱动(基建、地产产业链)两个阶段,未来将进一步走向技术、生 产效率和商业模式驱动(中高端制造、服务) ,第三个阶段所匹配的经济附加值更 高,但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降低。 如果我们把 7.5%以上视为

6、高速增长阶段;6%-7.5%视为中高速增长阶段,未来五 年,经济增长可能会进一步进入中速增长阶段,比如实际 GDP 增长在 5-6%之间。 从 2018 年-2019 年的经济增速来看,2018 年经济增长 6.6%,其中出口和地产投 资增速处于偏高阶段(均近 10%) 。2019 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 6.2%,其中地产投 资增速处于偏高阶段(前三季度 10.5%) 。如果 2020 年之后的未来五年出口和地 产都进入更常态的增速,则隐含的经济增速会进一步有所降低。从对经济短周期的 判断来看(2020 年上半年补库存) ,我们估计 2020 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可以在 6.0% 以上,2020 年

7、之后进一步走低。 经济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将带来一系列影响;但总的来看,可以为转型留下更大的空 间。 趋势二:第三产业增速继续高于整体。趋势二:第三产业增速继续高于整体。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通讯、信息、技术服务、商业、文化娱乐、餐饮、金融、 教育、公共服务、生活服务等领域。 从过去 20 年的经验看,除少部分时段(2003-2004、2008、2010 年)之外,绝大 部分时段第三产业发展均高于名义 GDP 增速。2017-2018 年领先幅度收敛;2019 年前三季度则差值再度有所走高。从占 GDP 的比重来看,2015 年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达到 50%,一般认为这是中国进入“后工业化

8、时代”的标志数据之一。 2016-2018 年这一比重进一步上升至 52%左右,2019 年前三季度为 54%。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第三产业比重一般在 70%以上,估计未来 10-15 年中国经济中 第三产业比重将进一步走高。对于未来五年来说,预计第三产业增速将继续高于整 体。 这一趋势的影响容易被忽视。比如近年制造业投资整体偏低,这一方面固然和经济 形势、融资环境有关,和库存周期等经济短周期波动也有关,另一方面它也和一些 新兴服务业的崛起不无关系(比如健康服务、网购、物流、本地生活 O2O、文 旅、泛娱乐的兴起) ,即有一些社会资本投向了这些增长更快的行业。 趋势三:基建在经历了近两年的超低增

9、长之后,增速逐步向合理值回归。趋势三:基建在经历了近两年的超低增长之后,增速逐步向合理值回归。 关于基建,一种常见的认识是投资回报率低;但实际上,由于基建多数属于公共服 务产品,不能完全市场化定价,基建的主要收益在于经济学上所说的“外部性” , 即基建的完善会提升所覆盖区域内工商业以及居民部门的效率。比如过去十年,中 国日益完善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络显著提升了产业链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并实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3 / 1717 Table_PageText 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质性减轻了区域发展不均衡所带来的市场分割。对于一个人口密度较大,且在快速 工业化的国家来

10、说,基建无论在需求带动上的意义,还是在营商环境、产业链效率 上的意义,都是不可或缺的。 基建投资在 2014 年之前维持 20%的增长;2015-2017 年大约在 15%左右,2018 年下降为 1.8%,2019 年前三季度为 3.4%。简单来看,基建从高速增长一下子至 超低速增长,没有经历中间阶段。这一过程的主要背景是中国经济推进了一轮金融 去杠杆和实体去杠杆,它在约束了债务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基建一定程度上的硬 着陆;同期经济下行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地方财政支出。 换句话说,2018-2019 年年中的超低基建增速是经济下行压力、金融去杠杆、债务 机制规范等因素下的综合结果,1-2

11、%的增长并不完全代表合意增速和合理增速。 2019 年 Q3 起基建有进一步修复的迹象。在“专项债新政”之后,基建增速连续 回升。 2019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纲要指出我国将在 2035 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到 2050 年,我国将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统计局亦 指出,目前中国人均基础设施存量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 20%-30%,在民生领 域、区域发展方面,还有大量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我们理解就中国当前经济增长阶段来说,维持一定速度的基建增速仍是需要的,增 速在名义 GDP(7-8%)附

12、近的速度是大致合理的。预计未来五年,基建增速将逐 步向合理值回归。 趋势四:都市圈化成为新一轮城市化主线索,趋势四:都市圈化成为新一轮城市化主线索,城市半径城市半径和区域格局和区域格局进一步变化。进一步变化。 城市化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偏“小城镇化” ,即以发展县域城市为主,严格控制大 中城市人口规模;另一种是“都市圈化” ,即围绕一二线城市和它们的周边城市, 形成一些类似卫星城格局大型都市圈。 2019 年 2 月发改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指出,都市圈是城 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 1 小时通勤圈为基 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未来要“培育发展一批现

13、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 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4 月 8 日发改委 2019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继续加大户籍改革力度,特大城市“大 幅增加落户规模” 。推进城市群,培育都市圈。中小城市“分类施策” , “收缩型中 小城市”要转变增量规划思维。 8 月 26 日的中央财经委会议进一步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 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 能力。 10 月 15 日,41 个成员城市共同发布长三角城市合作芜湖宣言 。 按照发改委都市圈规划,2022 年是第一个里程碑, “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

14、进 展” ;2035 年要“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那么,未来五年将是都市 圈化战略推进的重要时段,预计围绕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南京、武 汉等一线和准一线城市将形成不同定位、不同类型的都市圈。 都市圈化正成为新一轮城市化主线索,它将会产生一系列深刻影响。参照国外经 验,我们理解未来可能呈现的趋势包括:1)人口可能会进一步朝都市圈核心城市 集中;2)城市半径会有变化,核心城市的城市半径将显著扩大;3)区域经济格局 会有进一步变化,不同都市圈可能会强化不同的产业优势,会变成某类或者某几类 核心产业的产业中心。 趋势五:消费整体稳定于名义趋势五:消费整体稳定于名义 GDP 附

15、近的速度,一二线的看点附近的速度,一二线的看点是消费新形态,三是消费新形态,三 四线看点四线看点是品牌化和消费升级。是品牌化和消费升级。 有一种常见的认识是当前“消费低迷” ,并归结为种种原因。但实际上,第一,消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4 / 1717 Table_PageText 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费基本上是和名义 GDP 相关,2012 年之前消费增速高,是因为名义 GDP 增速本 身也高,而如今增长阶段不同,增长水位不同了;消费实质上在和名义 GDP 一起 下降,且属于 GDP 驱动的要素中相对最有韧性的;第二,消费超高增长的阶段,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驱动是地

16、产系消费,比如汽车、家电、家具、装修,在这些度过 高增长阶段之后,消费显著高于名义 GDP 的阶段也就过去了。目前的消费到了一 种常态阶段。 从美国 1970 年以来的数据看,个人消费支出增速与名义 GDP 增速高低互现,但 增速水平大致相当,过去 50 年前者年均增速较后者略高 0.3 个点。 从中国近两年数据看,2017-2019 年消费均略低于名义 GDP 增速,但差距不大。 2018-2019 年消费大项中汽车增速偏低。如果汽车大致恢复常态,我们估计消费可 能会在名义 GDP 增速附近。 预计未来五年消费大致会处于这样一种稳定增速,即名义 GDP 上下零点几个点。 这样的消费数据算不上好,但也算不上差,就是常态。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一个总量概念。分结构来看每个部类都有自己的特征,比如烟 酒和化妆品与名义 GDP 周期相关;通讯器材自身行业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