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教案 岳麓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2022534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教案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教案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教案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教案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教案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教案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教案 岳麓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956年中共“八大”以后,面对充满期待又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探索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和失误。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党和政府努力纠正错误,调整国民经济,大力恢复生产。在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之际,爆发了长达十年“文化大革命”,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危急关头,党中央顺应民心,果断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过程,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论从史出”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树立看问题、做事情从实际出发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不盲目,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敢于坚持真理的价值取向。重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造成的危害 难点: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大跃进”时期的一些漫画以及“文化大革命”的背景资料。 学生准备:询问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些

3、史实,每位同学写出两条最典型的。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旋律,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这首歌是中国人民战胜天灾人祸,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战歌。我们为什么会经历最艰辛的三年困难时期?其中的“人祸”指的是什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第8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讲授新课: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我国在近百年间,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远落在世界先进水平之后,广大的觉悟的爱国人民一直要求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我们党早就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

4、首先推翻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并且指出,在现代中国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工业化问题。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基本上已经扫除了。毫无疑问,我国人民还必须为解放台湾而斗争,还必须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还必须为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不坚决进行这些斗争,是决不许可的。但是,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

5、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我们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正确的政策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来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教师提问:同学们从上面材料中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6、 教师进一步指出: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l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材料一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在这次会议前后,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

7、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 大安门前,游行队伍高举宣传“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标语牌前进 教师提问:从上面两则材料中,可以提取出哪些关键信息? 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

8、。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l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材料三 “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通过调整,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适当缩小基础建设规模,使工业和农业之间、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趋于协调,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 材料四 到l965年,农业生产总值增长83,是新中国成立后增长最快的年份;工业产值增长264发展速度之快、经济效益之好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的;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与消费基本实现综合平衡;市场稳定、物价下降,城乡居民生活有所改善

9、 教师提问:根据上面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克服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等因素造成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l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二、“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开始于哪一年?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出现了严重的错

10、误估计,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只有采取断然措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夺回来。 教师讲解: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l 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2“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我国出现了哪些动荡的局面?“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指的是什么事件?面对全国动乱的局面,一批老一辈革命家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群众抬着标语牌等游行 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

11、等人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他们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各地到处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一批老一辈革命家对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但遭到了压制和打击:在极端闲难的条件下,周恩来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 3观察下面两幅图并结合课文同答,林彪反革命集团是如何被粉碎的?“文化大革命”是如

12、何结束的?林彪出逃时所乘飞机的残骸(部分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人民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他们的阴谋。l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文化大革命”中,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等人逐渐勾结起来,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毛泽东多次批评他们,说他们是“四人帮”。l976年9月,毛泽东与世长辞,全国人民无限悲痛。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0月,华国锋、叶剑英

13、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这场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4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文化大革命”? 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指出:“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它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走了弯路。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小结: 中共“八大”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但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了“大

14、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失误。但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课学习内容很多,时间跨度又大,在教学中应抓住知识重点,通过图文资料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影视资料、报纸杂志、小说电影、生活见闻切入到历史教学中来,简明扼要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将思想教育适时地穿插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教学效果显著。 本课的不足是由于学生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不甚了解,因此缺乏认同感和理性认识,所以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出现原因和影响方面不容易理解,在讲解这些内容时课堂气氛不太活跃,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