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3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989152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3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3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3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3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3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3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3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新人教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 对立统一 。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 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即 事事 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所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一是 不同事物 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 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 不同方面 也各有

2、特殊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二者 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 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 。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1)联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 。 (2)方法论:我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 主要 矛盾;又要学会统筹 兼顾,恰当处理 次要 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含义: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于支配地位,起着 主导 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2)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主次方

3、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主要矛盾 的 主要方面 决定的。 (4)方法论:要坚持 两点论 和 重点论 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 特殊性 ,并找出解决矛盾的 正确方法。 (2)重要性: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 关键 。 考点二考点一 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要点归纳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考点二考点一 (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考点二考点一 (3)关于矛盾基

4、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 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联系、发展、矛盾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统一的,正是由于事物内部、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只有正确理解联系的观点和发展 的观点,才能真正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事物联系的本质内容是矛盾双方的联系,事 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的外部矛盾。矛盾 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

5、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三者 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考点二考点一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考点二考点一 考点二考点一 易错辨析 1.矛盾双方是指“对立”是一方,“统一”是一方 【辨析】 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当作是矛盾的双方。事物包含两个方面,是指事物的两个因 素,这两个因素不应称为矛盾,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才称为矛盾。而“对立”和“统 一”则是矛盾的两种属性,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而“对立”是矛盾的另一方。 2.“事事有矛盾”是指每一个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辨析】 “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 都存在矛盾。两个毫不相干

6、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 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考点二考点一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几个误区 【辨析】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不能理解为整体,整体是可以相对独立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不能独立存 在而只能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不能理解为局部,特殊性是可以相对独立存在的,局部 则不能离开整体,离开整体局部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无论矛盾的普遍性还是矛盾 的特殊性都是指事物的性质,而不是事物在数量上多与少的差别。 (

7、3)不能认为“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 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是抛开了许多丰富多 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所以,矛盾的普 遍性只能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考点二考点一 命题探究 命题点1: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典例1 (2016成都七中期中检测)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 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 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

8、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 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 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 考点二考点一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考生需要明确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具 体内容,并从材料中准确挖掘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作答时 将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在一起即可。 【参考答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城市文 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

9、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 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 养;而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完善。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 推进城市文明和呵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考点二考点一 命题点2: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典例2 (2014新课标全国卷)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重度盐碱荒地的 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 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0.067 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

10、表明 ( )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 特殊性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 决于人的实践 A. 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实践与认识的知识。说法错误,矛盾 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自于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而不是对自然的 认识,故正确,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 【参考答案】 C 考点二考点一 命题点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典例3 (2014新课标卷全国)“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 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

11、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 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 ) 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矛盾 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 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说法错误,矛盾的普遍性 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没有优劣之分;中“决定”夸大了个性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 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 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转化的,符合材料主 旨。故答案为A项。 【

12、参考答案】 A 考点二考点一 1.(2016华中师大一附中质检)国语郑语记载,史伯在回答郑桓公“周其弊乎”的发问 时认为,西周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的观点表明( )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在对立统一中事物得以发展 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和渗透 A. B.C.D.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西周的弊端是“去和而取同”,说明同一 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入选;“和实生物”强调了事物在对立统一中得以发展,入选。斗 争性寓于同一性中,表述错误,不选;与题意无关,不选。 A 考点二考点一 2.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经成为推动安徽

13、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示范区在承接 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 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到2012年底,示范区战略性新 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 的正确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 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示 范区通过探索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新途径、新模式,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 指导其

14、他地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考点二考点一 考点二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要点归纳 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系 考点二考点一 考点二考点一 2.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考点二考点一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为前提;要主要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 具体条件;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做到主 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分析每一个具体矛盾时要“事事”“时时”注意它的特殊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反对千篇一律地对待矛盾,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一

15、风吹”。 考点二考点一 (2)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考点二考点一 考点二考点一 易错辨析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辨析】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 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决定事物性 质中能起决定作用。另外,复杂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也是不平衡的,地位、作用 、力量都不一样。其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事物的性 质不是由其他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而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 考点二考点一 命题探究 命题点1:主次矛盾的关系 典例1 (20

16、16重庆一中期中检测)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 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 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 也不同。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 ) A.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B.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过程中的质变 C.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国社会主次矛盾发生转化 D.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考点二考点一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主次矛盾的关系。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 中,A项说法错误;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属于量变,而非质变,B项不选;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 后,中日之间的矛盾便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不选,C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参考答案】 C 考点二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