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北师大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978109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浸透(qn)敦促(c)刹那(sh)B烦琐(fn) 蛮夷(y) 椰茸(rng)C不辨(bin) 荫庇(yn) 肃穆(s)D债务(zhi) 钥匙(yo) 鸿儒(s) 2补全下列成语。(3分)养家_口 家徒四_ 惊世_俗饱经_患 一文不_ 扣人心_ 3(2011广东中考)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

2、”)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两项是()(3分)A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苏联最伟大的作家。B议论文有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类,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论题只是议论的范围。C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其代表作有最初的经历复活等。D陋室铭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被贬官时所作,用来自述志趣。 5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4分)(1)鱼,我所欲也中,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

3、使遇到祸患也要挺身而出?_,_。(2)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3)在陋室铭结尾作者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_,_。”(4)请写出两句表达“舍生取义”情怀的诗句:“_,_。” 6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请你谈一谈自己的看法。(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14分)生命的品格 国风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将生命延

4、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提高这有限的生命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要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孔夫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本书,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暴晒下的古铜色的脸膛;我们

5、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到油漆包装直至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只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要懂得尊重别人,感受别人,体恤别人。要有悲悯的情怀。人生在世,要心存感激,有一颗感恩的心。小时候,我们离不开父母的养育;长大了,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敬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把关怀别人、救助别人当做自己的天职,变成自己的天性。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

6、和勇气。“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人世间许多重要的事情,只有通过忍受磨难才能有所感悟,这样,人才能有所作为。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于可以无畏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人世间,我们都是匆匆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也不可贪恋;路上的客店再舒适,也不能久留。人赤条条来到世间,又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这是造物主给人的定数,是任何人都

7、改变不了的。所以,要有一个明白的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只有进入无我之境,才能超然物欲之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选自2008年9月15日文汇报,有删改)7通读全文,参看下表,简要概括第段的中心意思。(不超过15字)(2分)段落概括内容要懂得珍惜。要有悲悯的情怀。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要有所求)。要超然物外,干干净净地做人(要无所求)。8第段画线句子是用什么方法阐明道理的?结合内容说说这样阐明道理有什么好处。(4分)9从下面备选的名著中任选一部,从中概括出一个相关的事例,仿照示例为第段补写一个论据。(4分)示例:老人与海桑迪亚哥

8、为了带回自己捕获的一条大鱼,与鲨鱼、与自然、与自己的心灵搏斗,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为他赢得了做人的尊严。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西游记10都是论“生命的品格”,第段谈的是生命过程中要有所求,第段说的是生命过程中要无所求,你认为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二)(2011甘肃兰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5题。(14分)心灵百叶窗 刘心武你的心灵小木屋,有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那心灵之窗,你安装百叶帘了吗?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入的金光,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没有光明,心灵怎能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千世界的光和热涌入,才会有生机,有生趣,才能酿出

9、灵感,产生出创造的冲动。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敞开程度,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但是,在生命历程的某些时段,外界所射入的光,未必都是纯净的阳光。你取得了某些成绩,获得了某些收益,于是,捧场的光、阿谀的光、嫉妒的光、怀疑的光,都可能灼热刺目地破窗涌入,或许令你兴奋莫名、忘记了自己的实际斤两;或许令你顿生烦恼、不能冷静自持。这时,你的心灵之窗安装了操纵自如的百叶帘,你就可以灵活调整那叶片的开合程度,使那些光线恰到好处地透射进来你需要适度的鼓励之光,以滋润你那在奋进中也许有些疲惫的心灵;你也应该适度地容纳批评挑剔之光,以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过,当下的中国人,因成功发财而受到强光照射的

10、,毕竟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中间状态的所谓“芸芸众生”,多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叹;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学业的压力,考取高一级学校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同学间公开竞争与隐性攀比的压力,都不小;从技校或大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求职的压力、求到职后工作任务的压力,特别是人际交往间怎么也磨合不好的压力,都会使心灵里蓄满焦虑。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开大心灵的窗户,增加进光量,并扩展自己的视野,可作为第一步措施。但天有阴晴风雨,不能总是企盼外光来疗救自我心灵因焦虑而派生出的幽暗低沉;再说,瞭望外面那精彩的世界,这山望去那山高,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固然有激励自己在这以竞争为发展机制的社会中,胸怀抱负艰

11、苦奋斗,以期能跻身“成功人士”行列的好的一面,但过多地“外望”,欲望膨胀,把心旌弄得噼啪乱卷,也可能会生发出好高骛远、不自量力的浮躁乃至非分之心。这样,就必须采取第二步措施安装窗帘,使自己和窗外的光线与风景,保持一种变化的互动关系。在生命的某些时刻,不仅卷起百叶帘,而且洞开窗扉,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当然是必要的,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但是,在生命的更多时段,还是以心灵之窗的百叶帘,把内心的光线与氛围调节在对自己最恰切的状态吧。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就把百叶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如果外界一时阴雨绵绵,就点燃你的心灯,把你的心灵小木屋照得和平

12、时一样明亮。你那心灵小木屋的窗户还没有安装百叶帘吗?莫迟疑,快动手,赶紧把它装上!11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心灵百叶窗”的理解。(2分)12联系上下文,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因为但是B即使那么C虽然 但是 D如果 那么13第段中加点的“泻入的光线太强”、“一时阴雨绵绵”分别指代什么内容?(4分)泻入的光线太强:_一时阴雨绵绵:_14下列哪一句名言可以成为本文论据?请说明理由。(3分)名言一:胜不骄,败不馁。名言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5结合你的一次经历,谈谈对“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敞开程度,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这句话的认识。(3分) (三)阅读下

13、面的文字,完成第1620题。(12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

14、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选自孔子家语)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2)即与之化矣()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18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2分)19为了证明观点,甲、乙两文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2分)20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2分) 三、写作(40分)21名利是场,名利是网,几多较量,几多迷茫。名利是帆,名利是樯,几多奋斗,几多沮丧。一个古老的哲理,一个常新的命题,世上没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假如人人都清心寡欲,那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假如人人都利欲熏心,那又将是怎样一种情景?请你以“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