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第一学期10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196598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学年第一学期10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2学年第一学期10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学年第一学期10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学年第一学期10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页,共 2 页1学校:_班级:_姓名:_座位号:_密封线2012 学年第一学期 10 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一、基础知识(2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D A D B B B C B1 D (A 项中的 碱和 减读音相同,都读 jin,其他的 箴 读 zhn,喊 读 hn, 感读 n。B 项中的弹和 惮读音相同,都读 dn,其他的 阐读 chn, 禅 读 shn, 殚读 dn。C 项中的 膊和博读音相同,都读 b,其他的缚读 f,薄读 b,簿 读 b。D 项中的 滇读 din, 嗔读chn, 缜 读 zhn, 填读 tin,慎 读

2、 shn。 )6、A 项中途易辙,可将“经过”移到“四川灾区人民”之前。C 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在 “科研”后加“实践活动”。D 项“ 令人堪忧 ”重复赘余二、科技文阅读(12 分)11,B(应是“增加 NMD 接受体”)12,D(前文已谈到:松木教授“不是靠会产生伦理问题的基因操纵”)13,C(A 项,“K90 只存在于人的肝脏里”说法有误;B 项,主要原因应是 K90 能“刺激肝组织增殖”,能增强记忆;D 项,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14,C三、文言文阅读(12 分)15 16 17 18D B B D四、语言表述题(13 分)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在荆州躲避战乱的人,都是

3、天下才能出众的人;刘表不懂得任用他们,所以国家危急却无人辅佐。(3 分, “定语后置句”、 “任” 为两个得分点,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20.根据提供的诗句,在横线上补写出另一句。 (原创)(1)两情若是久长时, 。 (秦观鹊桥仙 ) (1 分)(2) 桃李不言, 。 (史记李将军列传 ) (1 分)21.语言运用题(1)杜甫不亲登泰山,定然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眼界;陆游不参加抗金斗争,也不会进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兵河入梦来”的幻境。(2)标志把“心、脚”进行了融合,将“爱”与“行动”结为一体。图标上面的心,象征志愿者真诚热心的服务;而图标下方的那一双脚,寓

4、意志愿者切实的行动。 (3)我最喜欢苏轼和柳永。苏轼虽然在事业上屡遭困境,但是他无畏,用自己生花妙笔写下了去多千古名句;柳永仕途不顺,但是他仍旧多情,柳树、杨花在他的笔下都是多情的。五、社科文阅读(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5 分)22、含义示例:(1)朋友的影响力之大,大到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改变你的一生。或(2)什么样的朋友,就预示着什么样的未来。或(3)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2 分)作者以此为题,意在直截了当地亮出中心论点。(2 分)23、(4 分)(首先)引用古话、名言、谚语及名人的经验之谈从道理上进行论证(最后)联系生活实际,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24、.(3 分)A25

5、、(4 分)(赞同)论据示例:有其父必有其子 “孟母三迁”之事例11 12 13 14B D C C第页,共 2 页2线封密(不赞同)理由示例:“出淤泥而不染” 人虽然容易受周边环境、人际关系的影响,但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六部分 文学作品阅读(18 分)27、(1)这个小楼是旧房子,早就有蜘蛛的种子,又最适宜于繁殖蜘蛛。(大意相同即可)(2)它捕捉为了生活、为了一点光明而到处奔波的小虫。 28、旧社会(或,黑暗社会)必然滋生恶人恶势力(大意相同即可)。 29、对黑暗势力的无比憎恨和消除它时的快意。 30、C E 第七部分 作 文(共 60 分)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下面提供几种参考构思:(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2)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4)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