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文预测 8 曹刿论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948550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古诗文预测 8 曹刿论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预测 8 曹刿论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预测 8 曹刿论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预测 8 曹刿论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预测 8 曹刿论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古诗文预测 8 曹刿论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古诗文预测 8 曹刿论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 曹刿论战一、趣文导读好乌龟时值大比,一人缘科举一名,命卜者占龟,颇得佳像,稳许今科奏捷。其人大喜,将龟壳谨带随身。至期点名入场,主试出题,旨解茫然,终日不成一字。因抚龟叹息曰:“不信这样一个好乌龟,如何竟不会做文字!”【译文】时逢科举考试,有个人想中第一名,让卜人用龟壳占卜,颇得佳像,许愿这次科举稳中无疑。那人十分高兴,将龟壳小心地带在身上。等到考试那天点名入场,主考官出题,那人对其题旨茫然不解,终日也没写成一个字。于是抚摸龟壳叹息道:“不信这样一个好乌龟,怎么竟不会做文章?”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

2、学名著。记载了春秋时期200多年间的重要史实。左传描述历史事件,刻画历史人物都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发展和散文创作影响很大。【文言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古今对碰】原 文注 释译 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师】军队。【伐】攻打。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公【将】战。【将】准备。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见】。【请】请求。【见】接见。曹刿请求庄公接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乡人】同乡。【肉食者】吃肉的人。位高禄厚的人。【谋】谋划。【间】参与。他的同乡说:“位高禄厚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

4、谋】。”【肉食者】吃肉的人,位高禄厚的人。【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远谋】深谋远虑。曹刿说:“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乃】入见。【乃】就。就进宫去见庄公。问:“【何以战】?”【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何:什么。以:凭,靠。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必】一定。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对】回答。【小惠】小恩小惠。【徧】同遍,遍及。【弗】不。【从】跟从。曹刿回答说

5、:“小恩小惠没有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指猪、羊、牛等。【帛】丝织品。【弗】不。【加】虚报。【信】实情。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如实禀告神。”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信用。【孚】为人所信服。【弗】不。【福】赐福,保佑。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虽】即使。【察】明察。【情】实情判断。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6、。”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属】类。【可以】可以凭借。【从】跟随。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您去。”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乘作。【于】在。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公将【鼓】之。【鼓】这里作动词,击鼓进军。庄公要击鼓进攻。刿曰:“未【可】。”【可】可以。曹刿说:“不可以。”齐人【三鼓】。【三鼓】三次击鼓。齐军三次击鼓进攻。刿曰:“【可】矣。”【可】可以。曹刿说:“可以擂鼓进攻了!”齐师【败绩】。【败绩】大败。齐军大败。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鲁

7、庄公就要驱车追击齐军。刿曰:“未【可】。”【可】可以。曹刿说:“不可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辙】车轮轧出的痕迹。【登轼】登上车前横木。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遂】【逐】齐师。【遂】于是。【逐】追赶,追击。于是就追击敌军。既克,公问其【故】。【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故】原因,缘故。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对曰:“【夫】战,勇气也。【夫】发语词,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振作。【再】第二次。【竭】耗尽。

8、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尽了。彼【竭】我【盈】,故【克】之。【竭】耗尽。【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克】战胜。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际意义。【测】推测、估计。【惧】害怕。【伏】埋伏。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它(的)军事行动是很难预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故【逐】之。”【辙乱】战车轮迹很乱。【靡】倒下。我看到他们的战车轮迹很乱,远望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们。”【作品赏析】全文只

9、用二百 二十二字,就把战争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记述得清清楚楚。用对话交代情节和刻划人物。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说明了曹刿是一个关心国事而有远谋的人物。在交代战前准备时,详细地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对话,通过对话揭示出鲁庄公昏庸无知,曹刿深谋远虑。写战役经过,作者虽只写了曹刿两次说的“未可”、“可矣”的简单话语,但却形象地表现了曹刿成竹在胸、待机而动的思想性格。最后由“公问其故”又引出曹刿对战争的一大段议论,表现出曹刿的可贵的军事见解。【知识梳理】类 别解 释举 例实词伐攻打。齐师伐我谋谋划。肉食者谋之间参与又何间焉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肉食者鄙安有“养”的意思。衣食所安专个人专有。弗敢专也

10、对回答。对曰牺牲指猪、羊、牛等。牺牲玉帛信实情。必以信孚为人所信服。小信未孚福赐福,保佑。神弗福也狱案件。小大之狱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之属也鼓这里作动词,击鼓进军。公将鼓之驰驱车(追赶)。公将驰之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作振作。一鼓作气再第二次。再而衰竭耗尽。三而竭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靡倒下。望其旗靡逐追赶。故逐之虚词乃就。乃入见何以何:什么。以:凭,靠。何以战虽即使。虽不能察于在。战于长勺遂于是。遂逐齐师既已经。既克夫发语词,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夫战通假字徧同“遍”,普遍,遍及。小惠未徧词类活用福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神弗福也鼓名词用为动词,击鼓。公将鼓之忠形容词用

11、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忠之属也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公与之乘下名词作动词,下车。下视其辙败名词用作动词,失败。齐师败绩情名词用作动词,(以)实情判断。必以情古今异义伐古义:进攻。 今义:讨伐。齐师伐我师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齐师伐我间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又何间焉鄙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轻视,看不起。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安古义:养。 今义:安稳。衣食所安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牺牲玉帛加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弗敢加也信古义:实情。 今义:诚信。必以信狱古义:案件。

12、今义:监狱。小大之狱情古义:以实情判断。 今义:感情。必以情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忠之属也属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忠之属也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可以一战福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神弗福也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再而衰一词多义以凭借。何以战按照。必以信把。必以分人从跟从。民弗从跟随。战则请从请请求。曹刿请见允许。 战则请从之助词,的。小大之狱代词,代曹刿。公与之乘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又何间焉兼词,于此,在哪里。惧有伏焉特殊句式倒装句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何以战 “于长勺”,介宾短语,后置。战于长勺判断句表判断。夫战

13、,勇气也省略句“以”后省略了宾语“之”。可以一战“再”和“三”后省略了宾语“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主语,省略的主语应为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何以战三、强化训练(共32分)(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9分)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 小惠未徧 ( )下视其辙( ) 遂逐齐师 ( ) 肉食者鄙 ( )牺牲玉帛( ) 肉食者谋之( ) 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4分)(1)齐师伐我 ( ) (2)齐师败绩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9分)1. 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2. 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3. 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4. 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5. 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6. 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7. 再而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