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教学案例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194582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化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结构化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结构化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结构化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结构化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化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化教学案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构化教学在体育课中的体现以七年级蹲撑前滚翻为例初中体育 潘静在加入上游团队后的历次培训中,甚至是教职工大会上都能见到结构化的影子,足见其在上游教学理念中的重要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教学环境的开阔性、教学内容的实操性、教学媒体的单一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我的关注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练习主动性,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忽略了对自己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审视与反思,教学设计的结构性与引导性,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不足,我还是多用自己的思路去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没有给学生自主建构、提取分

2、析及重新建构的时间和机会。在现今校领导大力推广,其他学科同事积极尝试并初见成效时,我也在思考怎样将结构化教学理念应用到体育课中,怎样将将结构化思维方法融入到身体练习和技能方法的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从而事倍功半。下面以七年级下学期蹲撑前滚翻为例,简单阐述一下我对体育课结构化的浅显理解。1、 教学内容 蹲撑前滚翻 2、 教学目标1、 通过第一次课使60的学生理解前滚翻的动作组成并基本掌握前滚翻动作技术。2、 采用小组合作、组内相互保护与帮助的方式来完成学习,通过本内容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和速度素质。3、 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动作,努力克服学练中的困难,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

3、。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蹬地、推手、团身紧。教学难点:滚动圆滑、动作协调。4、 教学过程 (共3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结构时间教学内容次数组织方法及要求开始部分9 2521、 课堂常规整队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课堂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强调课堂安全(不许携带锋利坚硬物体、按要求有序练习)2、 热身1、 徒手操 颈部静力拉伸、扩胸运动、振臂运动、腹背运动、正侧压腿2、 核心力量练习登山跑、半程波比跳、四柱式3、 导入由现今流行的跑酷运动引出滚翻动作。(由高处跳下时由于重力作用通常需要屈膝下蹲缓冲卸力,如果高度太高时就需要顺势做一个滚翻来减少冲击力了。)4*8拍10次方法:操场固

4、定地点课前集合整队,体委清点人数。要求:快、静、齐组织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呼吸配合动作,感受肌肉的拉伸和发力。基本部分27基本部分27 214310341、 了解学生基础(第一次结构化)调动学生已有认知,表述或者展示自己见过的或是学过的滚翻动作。预设:如果有同学在展示中做了前滚翻动作则由该同学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则由教师补充示范并引出教学内容前滚翻。2、 动作讲授依据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泛化 分化 巩固 自动化的过程设计了完整动作展示、辅助动作感受、分解动作讲授、学生自主尝试四

5、个环节来达成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1、 教师展示前滚翻完整动作,帮助学生形成完整动作表象利于后续学练。2、 用普拉提动作“滚动如球”作为辅助练习。动作方法:屈膝屈髋坐于体操垫末端,双手从外侧扶膝盖屈肘,目光看向膝盖方向,骨盆后倾拱背,尽量保持大腿与胸腔之间的距离。将重心缓慢后移让背部依次接触垫子直到肩部,然后重心前移回到起始姿势。拓展检测:该动作可检测脊柱侧弯或背部肌肉力量不均衡。3、 分解动作讲授蹲撑重心前移蹬地低头含胸推手团身触垫(头的后侧、颈、背、腰、臀依次向前滚动)团身抱膝完成蹲立4、 分组练习两人一组分组练习,一人练习一人保护与帮助。保护帮助方法:帮助者蹲或单膝跪地与练习者一侧,一手扶

6、其后背靠近颈处,另一手握其小腿,当练习者向前滚翻时帮助者按其颈背,另一手辅助蹬地防止过分伸髋伸膝。5、 总结提高(由泛化到分化)重点纠错并引导学生对动作过程及要领进行总结概括(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概括,准确即可,不必完全和教师总结的口诀一致)6、 巩固练习将要领带入动作巩固练习4-6人3次5次要求:举手发言,简要概述,认真观察。目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已有知识体系服务于新授内容。教师通过观察对学生水平形成正确认识。要求(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积极做、重安全。组织方法: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辅助

7、目的:让学生感受团身低头、核心收紧让臀部、腰椎、胸椎依次接触地面。要求:认真感受动作,体会核心发力和身体姿态的相对静止。注意事项:滚动时颈椎不要接触垫子,集中受力易导致损伤。教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更加直观,不用过分强调细节,鼓励表扬为主,让学生体验成功乐趣。学法:认真观察、积极尝试,客服恐惧羞涩等情绪。强调团身紧:思考当球体和正方体同时从平整的小山坡上滚下来时,哪一个滚得快?教法:教辅助动作更教严谨态度。学法:相互帮助,合作探究。仔细观察,体会一压一抬的辅助要领并揣摩力度。切忌恶作剧心态对待伙伴。教法:纠正错误动作,让学生体会动作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时动作日趋准确。补充强调动作过程及

8、要领,形成结构化认知便于记忆。结束部分94231、 静态拉伸颈部(重点)、背部、腹部、肩部、腿部。该部分音乐配合有利于心里放松。2、 评价侧重同伴间相互评价3、 宣布下节课教学内容 继续蹲撑前滚翻后半部分教学四、组织学生检查回收器材五、师生再见组织方式:体操队型散开学法:保持安静专注,深呼吸配合拉伸动作效果更佳。组织方式:横排集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法:评价方法教师要给与一定引导,给出切入点。教学反思:本课是学生初中来第一次接触垫上内容,对于学生基础不清楚,教学设计以摸底和培养兴趣为主,没有设定过

9、高的教学目标,希望通过多练消除不协调和多余动作,通过不断纠错能够比较连贯的完成完整技术动作。 结构化思想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次结构化提取原有知识体系中和本课有关的内容,说出自己对蹲撑前滚翻的认识。第二次结构化在教师示范讲解之后学生进行小组练习,组内两人间相互交流帮助,相邻组间四人评价指导逐渐规范动作,不仅会做动作还会指导辅助他人完成动作。第三次结构化是在课的结束部分的评价环节,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就证明该生对动作要领和动作形态认知明确,至少在理论上较好的掌握该动作,可通过后续课时继续练习动作。 体育课具有自身独特性,很多的理论培训让我觉得不切实际很难落地。现今尝试将结构化融入体育课堂,不足之处还请优秀的上游同事给与指导,让体育课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