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修辞手法专题(类型+作用)经典.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941265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修辞手法专题(类型+作用)经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修辞手法专题(类型+作用)经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修辞手法专题(类型+作用)经典.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修辞手法专题(类型+作用)经典.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修辞手法专题(类型+作用)经典.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修辞手法专题(类型+作用)经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修辞手法专题(类型+作用)经典.ppt(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小学生 常见修辞手法 任课教师:巧克力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 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 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作用: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通俗易懂、 生动具体形象。 例如:星星 像 钻石 。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

2、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1、明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 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 如”“如同”等。 (本、喻体之间的关系相似) 例句: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 快乐的孩童。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2、暗喻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 词常用“是”、“变成”、“成了”、 “构成”等。 (本、喻体之间的关系相等) 例: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 祖国的花

3、朵。 例:弟弟成了泥人。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3、借喻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 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 现。 (本、喻体之间的关系替代) 例如: 星空中银盘高挂。 一柄弯刀挂在夜空上。 荷叶上的明珠晶莹通透,不停地翻滚着 。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运用比喻时应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 不同的事物,但两种不同的 事物在某

4、些方面又有些相似 。 (2)不是所有“像”、“好像” 、“仿佛”等词的句子都是比 喻句。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区辨 有“像”、“仿佛”、“似的”的句子 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w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 例:小玲长得像她妈妈。 w单纯的想象。 例: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 难的过去。 w表示猜测的句子。 例:他呆呆地坐在那里,好像在等人似的。 w表示举例。 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

5、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先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是比喻句的然后再指出它们分别是哪 种比喻句。 n小兴安岭是一座天然的宝库 。 n湖里的睡莲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 地睁开眼睛,欣喜地开放着。 n一个个小山似的浪头不断地向他扑来 。 n他难过得好像就要哭了。 n小猫跳上书桌来,在稿纸上踩出了几 朵小梅花。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二、拟人:把事物当作人, 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 ,语言生动形

6、象。 例:花喜鹊“咯咯”地笑起来。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它 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啄木鸟在给树治病。 啄木鸟像医生在给树治病。 拟人 比喻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 弄清楚两者的特点和区别: 1、比喻句,就是利用事物的 相似性打比方。 2、拟人是把非人类的东西加 以人格化,有两个特点:所 写事物必

7、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蜻蜓在这里低唱; 蟋蟀在这里弹琴; 。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三、夸张 n就是把描写的事物有意 地夸大或缩小. n作用:使其更鲜明,更 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 象。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

8、、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夸张种类: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 也送不到嘴边。 2、心眼小得象针鼻儿。 3、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 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 深”的夸张形式。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 、浅、”的夸张形式。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 式。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四、排比: 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

9、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 ,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 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 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n例如: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 ,是梦幻的。(三个排比的短 语表现海上夜空的柔和、静寂 与神秘特色。) n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 言的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 染艺术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 情,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

10、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五、设 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 己回答(自问自答)。 例如:学习能偷懒吗?不能,学习 一定不能偷懒。 作用:1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 去思索、体会; 2、激发读者阅读下 文的兴趣。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六、反 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 定的意思。(明知故问) 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 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 昂的感情基调。 例如: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

1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七、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 组成一对,把两方面的意思突 现出来。 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 牛。( )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 服, 人们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 里。”( )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 吗?( )

12、 对偶 夸张 反问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 ,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 E.清晨,鸟儿们唱着动听的歌。( ) F.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 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 ( ) G.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 群众。( ) 拟人 排比 设问 比喻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四、按要求写句子。 1

13、、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 2、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 天空中挂着一轮玉盘似的明月。 窗外,风儿摇醒翠竹,在窃窃私语。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3、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 4、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张句) 河水在欢快地唱着歌儿,一路向前奔 跑。 寒风呼呼地吹到脸上,痛得 犹如刀割。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考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 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高粱笑得弯了腰。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