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标准规范2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11191881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标准规范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标准规范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标准规范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标准规范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标准规范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标准规范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标准规范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安全生产 标准化基本规范 标准号:AQ/T9006-2010 实施日期:2010-06-01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 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 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 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 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 安全生产事故隐 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2、 3 术语和定义 3.1 安全生产标准化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 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 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 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 生产规范化建设。 3.2 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 可测量结果。 3.3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 人。 3.4 资源 resources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 材料、技术和

3、方法等。 4 一般要求 4.1 原则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 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4.2 建立和保持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 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 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 、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 全生产长效机制。 4.3 评定和监督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 部评审的方式。 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

4、行评定;自主评定后 申请外部评审定级。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 最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 。 一级二级三级 5.1目标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 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 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 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 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 法。 5 核心要求 一级二级三级 5.2组织 机构和 职责 5.2.1组织机构 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2.2 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企业应建立安 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

5、和 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一级二级三级 5.3 安全 生产投 入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 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 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 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一级二级三级 5.4 法 律法规 与安全 管理制 度 5.4.1律法法规 、标准规范 (1)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 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 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2)企业各职能 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 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

6、产法律法规的主 管部门汇总。(3)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 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4)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5.4.2 规章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 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 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 、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

7、 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 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一级二级三级 5.4 法律法 规与安全 管理制度 5.4.3 操作规程 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 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5.4.4 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 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5.4.5 修订 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 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 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 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 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5.4.6 文件和档案管 理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

8、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 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 、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 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一级二级三级 5.5 教育 培训 5.5.1 教育培训 管理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 ,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 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 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5.5.2 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教育 培训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 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 力。法律法规要求

9、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 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5.5.3 操作岗位 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 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 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 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 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 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 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 作。从事特

10、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 可上岗作业。 一级二级三级 5.5 教育 培训 5.5.4 其他人员 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 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 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 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5.5.5 安全文化 建设 企业应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 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 、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 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

11、企业安全生 产水平持续提高。 一级二级三级 5.6 生产 设备设 施 5.6.1 生产设备 设施建设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 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 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 进行规范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 ,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一级二级三级 5.6 生产 设备设 施 5.6.2 设备设施运 行管理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 全运行。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

12、设施,建立台账 ,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 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 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 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 复原。 5.6.3 新设备设施 验收及旧设备拆 除、报废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 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 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 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 设备设施涉及到

13、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 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一级二级三级 5.7 作业 安全 5.7.1 生产现场管 理和生产过程控 制 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 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 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 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 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 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 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 的落实。 5.7.2 作业行为 管理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

14、管理。对作业行为 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 采取控制措施。 5.7.3 警示标志 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 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 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 ,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 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 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一级二级三级 5.7 作业 安全 5.7.4 相关方管理 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 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 品、技术服务、表现

15、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 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 措施。 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 理。 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 。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 责任和义务。 5.7.5 变更 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 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 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 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 制。 一级二级三级 5.8 隐患 排查和 治理 5.8.1 隐患排查 企业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16、,对隐患进行分析评 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 施。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 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 ,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 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 患排查。 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 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5.8.2 排查范围 与方法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 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 、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 式进行隐患排查。 一级二级三级 5.8 隐患 排查和 治理 5.8.3 隐患治理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隐患治理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