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7.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903873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7.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7.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7.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7.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7.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7.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7.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 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自然背景。 ( 2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经济背景:区域间的发展水平 不平衡, 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考点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梳理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 1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 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 为主,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 。 长期以来北煤南运 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

2、力。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 3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 东少 ,北多 南少 。 四大气区:新疆 、青海、川渝 、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 部,发展西 部。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整合构建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 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诊断反馈 (2017黑龙江哈尔滨三模)下图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空 间迁移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1.20002011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重心迁移的原因是( ) A.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 B.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 C.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 D.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向东部输送 2.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距离变化将会( ) A.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 B.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 C.阻碍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 D.西北荒漠化问题得以缓解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第1题,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有关,使 得天然气的生产重心西移。另外,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也较东部地区丰富 。第2题,生产重心西移,减少对东部地区天然气的开发,促进东部产

4、业结构 的改变;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单纯靠转移天然气生产 重心不能解决问题;天然气生产与消费重心空间距离变化对西部荒漠化影 响较小。 答案解析 关闭 1.B 2.B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真题探究 (2011安徽卷,3132)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 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 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据此完成第12题。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 中的( ) A.a、b、cB.c、b、a C.c、a、bD.b、c、a 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

5、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第1题,我国的能源产量北方多于南方,经济总量南方多于北方;能源消费重 心则由北方迁移到南方。第2题,开发东海油气资源可以使能源生产重心 东移,缩小与能源消费重心的间距。 答案解析 关闭 1.C 2.D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能力提升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考点二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整合构建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西气东输。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2)西电东送。 基本概况。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

6、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西 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 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输电线路(主力电源)。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3)南水北调。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诊断反馈 (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联考)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 、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的省区。下图为河南省地形图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1.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7、 ) A.地形起伏 B.水源供应 C.降水总量 D.城市分布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受水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河道淤积 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威胁 C.有利于减轻土地的盐碱化问题 D.回补地下水,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第1题,读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从高处向低处,线路走向更多考虑“ 自流”,影响“自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项正确。第2题,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调出水的含沙量较小,河道不易淤积,A项错;该工程不能排泄海河的洪 水,不能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威胁,B项错;受水区水量增加,下渗增多,地 下水位上升,地表盐度增加,加重盐碱化,C项错;受

8、水区水量增加,利于回补 地下水,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故选D项。 答案解析 关闭 1.A 2.D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真题探究 2012江苏卷,29(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 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 于该调水工程,加利福尼亚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 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 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 国

9、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底通水,大大缓解了黄淮海地区 的用水紧张状况。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答案: (1)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 候,降水较少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 候,全年少雨 小 大 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 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海

10、陆位置等信息判断气候差异;单 位调水量耗能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调水线路沿线的地势起伏,顺势自 流耗能少,若沿线地势升高需逐级提水则耗能多。因此根据等高线 判断调水沿线的地势起伏,进而推断单位调水量耗能的大小。第(2) 题,从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 主要影响。第(3)题,审题时注意是“节水”措施,不能回答“开源”的 措施。要从生产、生活、管理、意识等角度分析节水的措施。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能力提升 意义、影响类试题解答策略 高考试题中大量考查了诸如“产生的影响、采取的措施、面临 的问题、说明其意义、做出评价、指出的合理性、指出的 作用”等问题,这些问题以地理要素

11、间的多维联系为主线,其结论多 为“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多果多因”的逻辑分析。这些问题看似 开放,实则有所限定,限定条件往往隐含在试题提供的图文信息中, 对综合思维水平的要求较高。 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解答策略(1)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向教材要答案,对问题涉及的 知识点进行定位,锁定需要调动的原理、规律。 (2)思维建模,筛选要点:建立必要的答题模板答对答全,但要结合 具体问题和考查区域对“答题模板”进行仔细筛选,决定要点去留:根 据限定词筛选(自然、人为;时间、空间;异同);根据所在地区筛选( 要与区域特征相吻合,因地制宜);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3)看图说话、读表归纳:在设问与材料信息间建立联系。文字材 料直接用、概括用;图示材料看图说话,揭示联系;数字材 料把数字变文字,重在比较。 (4)整合信息,形成思路:围绕新情景,运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将获取 的信息与所学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在草稿纸上列出答题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