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4学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897457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衰4学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心衰4学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心衰4学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心衰4学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心衰4学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衰4学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衰4学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EART FAILURE 新乡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所需学时:所需学时:4 4个学时个学时 监督电话:监督电话:30299453029945 1 学 习 目 标 1.掌握掌握心力衰竭的概念;病因;发生机制 ;心脏代偿反应;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2.熟悉心力衰竭的诱因。 3.了解心力衰竭的分类;心外代偿反应;神经- 体液的代偿反应;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 概念 心功能不全(Heart failure)或泵衰竭(pump failure) ,由于心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 ,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即心泵功能 减弱,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过 程或综合征。 3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

2、病因 诱因和分类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underlying causes) 2.心脏负荷过度 1.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4 1.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心肌损害 心肌炎 心肌病 克山病 心肌中毒 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 化 代谢异常 Vit B1缺乏 缺血 缺氧 2.心脏负荷过度 5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 凡能加重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 妨碍心室充盈和心肌的供血供氧、能量代 谢及离子的转运的各种因素都可能诱发和 加重心衰。 6 2.酸碱失衡 (1)H+增加 抑制钙内流,肌浆网释放;抑制ATP酶活性; 扩张外周血管,回心血下降 (2)高钾血症 血钾增高,抑制钙内流,心肌收缩下降,单向 传导阻滞,心

3、律失常。 7 3.心律失常 冠脉血流减少 心率增加 心室充盈下降,心输出量减少 8 4.妊娠与分娩 妊娠 血容量增加,稀释性贫血 心率增加 心搏量增加 分娩 应激 9 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 粗肌丝:肌球蛋白(收缩蛋白) 细肌丝:肌动蛋白(收缩蛋白) 肌钙蛋白(调节蛋白) 向肌球蛋白(调节蛋白) 钙离子 ATP 肌节的结构:收缩蛋白和调节蛋白组成 10 Tropomyosin 向肌球蛋白 Troponin 肌钙蛋白 + - 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 11 工作原理:兴奋-收缩偶联原理 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 12 第二节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 二、心肌舒张功能异常 三、心脏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

4、 13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 1.收缩相关蛋白质丧失 2.能量的生成-储存-利用障碍 3.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4.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 14 1. 细胞坏死(necrosis) 常见于严重心肌梗塞、心肌炎和心肌病。 心肌大面积坏死、纤维化、水肿等 收缩蛋白大量丧失 心肌收缩性下降 缺血、缺氧、感染、中毒等 (一)收缩相关蛋白质破坏/丧失 15 n切片 1218小时 n嗜伊红染色, n肌纤维无核 n白细胞浸润 n大体 45天 n白细胞梗塞 n充血性边界 正常心肌细胞 坏死心肌细胞 16 2.细胞凋亡(apoptosis) 心肌细胞凋亡 收缩蛋白大量丧失 心肌收缩性下降 缺血、缺氧、感染、中毒等各种

5、损伤因素 氧化应激钙失稳态细胞因子线粒体功能异常 (一)收缩相关蛋白质破坏/丧失 17 能量释放能量储存能量利用 脂肪酸 乳酸 丙酮酸 葡萄糖 氨基酸 乙酰 草酰 琥珀 CoA 乙酸 酸 CP ATP ADP Pi Actin Actin + Myosin Ca2+f Ca2+b CO2 O2H H2O 做功 Ca2+ 去 极 化 心肌能量代谢示意图 (二)、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18 1. 能量产生障碍 ATP 心力衰竭 甲亢 ATP酶活性 ATP分解 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严重贫血、维生素缺乏等。 19 化学能 机械能 肌球蛋白ATP酶 组成 活性 最高 较低 最低 肌球蛋白同工酶比较 V1

6、 V2 V3 代偿状态时,V1增多;失代偿时,V3增多。 2.能量利用障碍 (1)肌球蛋白ATPase活性降低 20 肌球蛋白ATPase活性降低 21 肌浆网摄取、 释放 Ca2+ Ca2+内流 竞争性抑制Ca2+ 与肌钙蛋白结合 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三) 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22 (三)、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1.肌浆网Ca2+摄取、储存和释放障碍。 (1)摄取能力 (2)储存 (3)释放受抑制 23 2. 胞外Ca2+内流受阻 电压依赖性 受体依赖性 Na+- Ca2+交换体 3. 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 24 (四) 肥大心肌的不平衡生长 1.心肌的增长超过交感神经轴突的增

7、长 2. 肥大心肌血液供应减少 3.肥大心肌表面积与重量之比降低,Ca2+内流; 4.单位体积心肌线粒体数目 5.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 25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 二二. .心室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三三. .心室心室舒缩功能不协调 26 二、心脏舒张功能异常 (一) Ca2复位延迟 (二)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 (三)心室舒张势能减少 (四)心室顺应性降低 27 (一) Ca2复位延迟 心肌缺血、缺氧等 Ca与肌钙蛋白解离障碍 肌浆钙超载 肌质网摄取、结合钙的能力 ATP Na-Ca交换 酸中毒 钙泵活性 28 (二)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横桥)解离障碍 由于AT

8、P缺乏,使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难以分离 29 (三) 心脏舒张势能减少 当心肌受损或心力衰竭时,收缩末期心脏构 型改变不明显,心脏的舒张势能亦减弱;而当冠 脉阻塞、阻抗增高,或因室壁张力和室内压增大 致冠脉充盈负荷降低时,亦可影响心室的舒张。 30 (四)心室顺应性降低 心室顺应性(ventricular compliance)是指心室单位压力变 化所引起的容积改变(dv/dp),其倒数dp/dv 为心室僵硬度 。 31 舒 张 末 期 压 力 P 舒张末期容积V 心室顺应性常以 心室舒张未期压 力(纵轴)-容积(横 轴)曲线(P-V曲线) 表示之。 N 32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一.

9、心肌收缩性减弱 二二. .心室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三三. .心室心室舒缩功能不协调 33 三、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 各种病因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CO 区域性病变 舒缩活动不协调 约有1/2心衰病人 死于心律失常! Dys-synergy 34 三、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 Dys-synergy 35 第三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 完全代偿 Complete compensation 不完全代偿 Incomplete compensation 失代偿 Complete compensation 36 一、心脏本身的代偿 (一) 心率增快 心输出量=每搏搏出量心率 不变 心率180次/分,无

10、代偿意义! 37 伴有心收缩力增强的扩张-紧张源性扩张; 不伴有心收缩力增强的扩张-肌源性扩张。 机制:Frank-starling定律 (二)心脏扩张 38 (三)心肌肥大 myocardial hypertrophy hypertrophyhypertrophy 体积 39 机制: 机械牵张性刺激: 化学性刺激: 刺激使蛋白质合成增加 神经体液活性物质受体激活 40 心肌肥大的2种形式: 向心性肥大 离心性肥大 41 A B C D 极度肥大的心肌为何最终发生心力衰竭? 42 (一)血容量增加 (二)循环血液重新分配 (三)红细胞增多 (四)组织细胞氧利用能力 二、心脏外代偿 43 CNS

11、 交感神经传出 肾脏及其血管 交感活性 激活 RASS 血管收缩 Na水潴留 心衰 心脏交感活性 1 受体2 受体1受体 心肌负荷增大, 心肌耗氧增加, 心肌细胞死亡, 心律失常 三、神经三、神经- -体液代偿反应体液代偿反应 心肌重构 44 心肌重构贯穿心衰发展的整个过程 心室 结构功能正常 亚临床 心室功能障碍 心室改建 临床心衰 数年数年/数月 舒张障碍 MI VH 收缩障碍 心衰逐渐进展 / 猝死 冠心病 高血压 心肌病 瓣膜病 45 第四节 心衰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肺循环充血 体循环淤血 心输出量不足 三方面的表现: 46 二、呼吸系统变化 左心衰竭能导致肺淤血、肺水肿;主 要

12、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dyspnea )。 肺水肿 心力衰竭细胞 47 左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 1.劳力性呼吸困难(exertional dyspnea) 机制 :(1)回心血量 (2)左室充盈期缩短 (3)PaO2刺激呼吸中枢兴奋 48 2.端坐呼吸(Orthopnea) 机制: (1)平卧时,下肢血液回流增多 (2)水肿液吸收入血增多,肺淤血加重 (3)膈肌上移,影响肺扩张,限制呼吸运动 49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nocturnal paroxysmal dyspnea) 机制: (1)平卧导致肺淤血加重、肺扩张受限; (2)入睡后迷走兴奋性相对 ,支气管收缩; (3)入睡后

13、神经反射敏感性呼吸中枢敏感性下降。 50 二.体循环淤血 1.静脉系统淤血,静脉压升高。 2.水肿-心性水肿 3.肝肿大压痛,肝功能异常 槟榔肝 51 三.心输出量不足 1.皮肤苍白或发绀 2.疲乏无力、嗜睡、失眠 3.尿量减少 4.心源性休克 52 第五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一、改善心脏的舒缩功能 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提高心输出量 三、控制水肿,降低血容量:限制食盐、利尿药 四、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53 总 结 n1. 病因:原发心肌损害、心脏前后负荷不协调。 n2.发生机制:心肌收缩性减弱;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心 脏各部舒缩不协调。 n3.心脏代偿反应:HR增快;心脏扩张;心肌肥

14、大。 n4.临床表现;肺循环充血;体循环淤血;心输出量不足。 54 病例分析 患者有10余年的风湿性心脏病史,曾多次住院 治疗。近3月来又出现心慌、闷气,伴浮肿、腹胀, 不能平卧而入院。查体:重病容,半坐卧位,颈静 脉怒张。呼吸36 次/分,两肺底可闻湿性罗音。心界 向左右两侧扩大,心率130 次/分,BP 14.6/10.7 kPa (110/80 mmHg)心尖部可闻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 舒张期雷鸣样杂音。肝脏在右肋下6 cm可触及,有 压痛,腹部有移动性浊音,骶部及下肢明显凹陷性 水肿。腹腔抽出液体为漏出液,血浆白蛋白22 g/L ,球蛋白15 g/L。 55 1、根据发生部位,该患者属于哪类心力衰竭? 2、该患者心功能分级是多少? 3、患者为何不能平卧? 4、简述患者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的病理生理机制。 5、该患者水肿有何特点,如何发生? 6、你认为本病例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思考题: 56 参考文献 n1. 金惠铭.病理生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n2.金惠铭.病理生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n3.姚泰.生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n4.金惠铭.细胞分子病理生理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57 相关网站 nS 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