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急体系规划与建设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896586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应急体系规划与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我国应急体系规划与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我国应急体系规划与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我国应急体系规划与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我国应急体系规划与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应急体系规划与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应急体系规划与建设(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018/1/27 我国应急体系规划与建设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2 页 2018/1/27 提 纲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二、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简介 三、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方法 四、应急体系规划建设相关问题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3 页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一)2003年“非典”前的应急体系建设 q在2003年“非典”之前,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 生等领域,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已要求编制相关应急预 案、灾害防御方案、应急救援预案、应急计划等。 q事故(事件)的预防、应急救援和处置、恢复、调查等 工作,主要是分灾种由各相关部门负责;相关应急

2、能力 也是分散、碎片化的。 q应急管理尚没有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或领域,也没有应 急体系建设的概念。 q在“非典”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把制定和完善各类突发 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应急 体系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4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二)2003-2007年应急体系初步构建 q2003年5月9日以国务院令第376号发布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可以看作是突发 事件应对法的0.1版。 q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办公厅于 2003年12月成立了应急预案工作小组, 启动国家突 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

3、项预案的编制和完善 工作。 q至2005年底,国家层面发布了总体应急预案、25 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全国31个省(区、市 )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也已编制完 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5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二)2003-2007年应急体系初步构建 q200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成立了国务院应急办(国务 院总值班室)2006-4-10正式发文,履行值守应 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 用。 q时任总理温家宝2005年7月在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 议上指出: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 共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

4、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坚持以人为本、执 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 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6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二)2003-2007年应急体系初步构建 q2006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 共安全建设,首次将“强化应急体系建设”纳入规划 内容,要求: n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指挥信息系统、应 急物资保障、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应急标准体系 以及运输、现场通讯保障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的建设,健全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动员 机制,提高处置突发公

5、共事件能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7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二)2003-2007年应急体系初步构建 q2006年10月,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提出,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 各种风险。要求: n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 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实现社会预警、社会 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 q2006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一五”期 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 2006106号),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应 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中国安全生产科

6、学研究院第 8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二)2003-2007年应急体系初步构建 q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9次会议通过 ,第69号主席令颁布实施了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年11月1日起执行。 n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四 个阶段的相关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依法有效应 对各类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 意义。 q至2007年底,以“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体 制、机制和法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 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9 页 2018/1/27 一、我

7、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三)2008-2013年应急体系建设与完善 q2008年我国先后发生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 地震等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我国应急体系经受住了严峻 考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q专家学者、应急管理工作者也对应急体系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分析经验教训,创新理论与方法, 研究探索改进措施,促进了应急管理和应急体系建设工 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q2009年9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 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 办公厅在总结各地各部门规章和经验的基础上,编制印 发了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进一步推动了应急演 练工作的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开展

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10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三)2008-2013年应急体系建设与完善 q国务院应急办于2008年和2012年先后组织开展了2次较 大规模的全国应急预案体系调研,2013年10月印发了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q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了预案管理相关规定和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等。 q这些管理规定明确了应急预案的概念和管理原则,规范 了应急预案的分类和不同类别不同层级预案内容要求, 规范了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建立了应急预案的持续改 进机制,强化了应急预案管理的组织保障。 q我国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健全,至2012年底我国已编制 应急预

9、案超过550万件,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应急预案体系。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11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三)2008-2013年应急体系建设与完善 q201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 共安全体系建设,第三节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n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 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 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 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专业队伍为基

10、本力量,以 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企事业 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 提高生命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综合 管理,优化布局和方式,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建 立健全应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特大灾害国际救援机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12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三)2008-2013年应急体系建设与完善 q2012年8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突发事 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国办发201243 号),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应急体系建设目 标、主要任务、重点建设项目、政策措施等。

11、n规划目标:到2015年,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 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重大基础设施抗灾、城乡防灾减灾等应急管理基础能力 明显增强,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 置、恢复重建及应急保障等综合应急能力显著提高,与国 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有序有效应对特大地震 等巨灾,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13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三)2008-2013年应急体系建设与完善 q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 施,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q到2012年底,我国

12、应急体系已经初步得到完善: 应急管理应急管理“ “一案三制一案三制” ”基本健全基本健全 防灾减灾与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改善防灾减灾与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改善 应急队伍体系基本形成应急队伍体系基本形成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应急平台与通信保障能力基本完善 恢复重建能力得到有效加强 科技支撑与培训宣教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应急体系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14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急体系新发展 q1.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 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

13、安全道路。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 全观,并首次系统提出“11种安全”,以后又增加了“海 外利益安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十四条基本方略 之一: (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 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 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 大原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15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急体系新发展 q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关系 公共 安全 突发事件 国家 安全 特别重大 重大 较大 一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16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急体

14、系新发展 q2. 2015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 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集体学习时指出: n我们要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增强忧患意识和责 任意识,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 意。维护公共安全,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反 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公共安全 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 洞、消除隐患,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 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n维护公共安全,必须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推进 思路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健全公共 安全体系。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17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

15、急体系建设概况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急体系新发展 q3.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 n要高度重视风险防范,着力排查各类公共安全隐患, 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应对; n要全面落实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处突力量建设,切实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n要积极探索建立中央和地方之间成熟有效的应急联动 响应机制,切实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做到科学应急、 高效应急,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损失。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18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急体系新发展 q4. 2016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七十二

16、章 健 全公共安全体系,第四节 强化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n建成与公共安全风险相匹配、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和全社会 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n加强应急基础能力建设,健全完善重大危险源、重要基础设 施的风险管控体系,增强突发事件预警发布和应急响应能力 ,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大中城市反恐应变能力建 设。 n强化危险化学品处置、海上溢油、水上搜救打捞、核事故应 急、紧急医疗救援等领域核心能力,加强应急资源协同保障 能力建设。 n建立应急征收征用补偿制度,完善应急志愿者管理,实施公 众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工程。 n提高境外涉我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 19 页 2018/1/27 一、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概况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急体系新发展 q5. 2017年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突发事 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 n规划目标:到2020年,建成与有效应对公共安全风险挑战相匹 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n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