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18 新时期的科技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896423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18 新时期的科技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8 新时期的科技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8 新时期的科技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8 新时期的科技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8 新时期的科技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18 新时期的科技教案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18 新时期的科技教案 华东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期的科技教学模式分析: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教学思路分析:激情阶段通过活动交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同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关注和好奇,主动求索,

2、带入预设情境。通过教师展示材料和学生讲述故事,总结归纳。导行阶段过程中始终贯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先进事迹的介绍与讲解,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教材分析本课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的内容,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尽管我国的科技事业和祖国的命运一样经历了不平坦的道路

3、,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科学技术领域里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空白,取得了满举世瞩目的成就,提高了国际地位,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医学精英屠呦呦等成为我们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同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

4、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讲解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先进事迹的介绍与讲解,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教学难点】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

5、有关资料。教学过程:激情阶段:导入新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尽管我国的科技事业和祖国的命运一样经历了不平坦的道路,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防建设、农业生产等科学技术领域里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空白,取得了满举世瞩目的成就,提高了国际地位,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成为我们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一、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介绍:我国卫星研制、发射及其进程的概况。播放: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图片。展示:一箭三星;神舟飞船(1)1970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卫星重173公斤,用20.

6、009兆周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2)1984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6年2月,我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已连续5年忠实可靠地为全国人民传送每日电视节目和为广播通信事业服务。(3)我国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19701988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25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1颗按预定计划成功地返回地面,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为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

7、“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资料介绍神舟飞船1999.11.20:“神舟1号”发射成功2001.1.10:“神舟2号”发射成功2002.3.25:“神舟3号”发射成功2002.12.30:“神舟4号”发射成功2003.10.15:“神舟5号”发射成功、2009.3.1: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事业的重要领域之一。2004年,我国正式开始实施探月计划,并命名为“嫦娥工程”,拉开了深空探测活动的帷幕。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月探测、航天器软着陆和采样返回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成

8、功发射,绕月运行,获取大量科学数据和全月球影像图。嫦娥一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是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取得成功之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已经跨入具有深空探测能力国家的行列。体验阶段:二、载人深潜深海是国际海洋科学技术的热点领域,也是人类解决资源短缺、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战略必争之地。发展海洋深潜事业,对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中国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列为科研计划的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蛟龙”号載人深潜器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

9、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測量、可疑物探測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蛟龙”号成功突着它可以在全球99.8%的海底实现较长时间的海底航行、海底照相和摄像、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徴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等作业,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导行阶段:三、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史料1如图。史料2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问题:20世纪60年代,为寻

10、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中国哪位科学家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答案:屠呦呦。1.发现:1971年10月,屠呦呦获得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它成为发现抗疟药“青蒿素”的关键。2.突破:1973年,青蒿结晶物的抗疟功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并被正式命名为青蒿素。3.成就(1)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际生物医学领域的“拉斯克奖”。(2)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问题1】 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有人说:中国政府的这个声明是不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不利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谁

11、先使用了核武器,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你的看法是什么呢?探究:这个声明,旗帜鲜明地说明了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防御、抵抗外来的侵略,这表现了泱泱大国的恢弘气度,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我们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问题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探究:(1)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有效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和海外一些中国优秀科学家纷纷回国。(3)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

12、力进一步结合,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问题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材料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世界各国政府首脑,阐明中国对于核武器问题的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1)你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于何时吗?参考答案:1964年。(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

13、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参考答案:自卫;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3)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对拥有核武器做出了什么承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反思第一、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学习相结合,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现代教学提倡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但是探究性学习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托。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形成对课本知识的初步认识。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第二、注重教师

14、制作课件与学生自制课件相合。现代化社会是信息社会,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制作课件可避免教学手段的单一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制课件。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还可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注重历史史实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结合。第四、注重开展课堂探究活动与课外学习活动相结合。当然,不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或课后一定要执行这些方案,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途径。让学生觉得学习历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