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创伤的防治原则汇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896406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创伤的防治原则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运动创伤的防治原则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运动创伤的防治原则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运动创伤的防治原则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运动创伤的防治原则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创伤的防治原则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创伤的防治原则汇编(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创伤 的防治原则 山东省运动康复研究中心 山东省体育医院 刘晨光 在当今世界,在“更快更高更强”精神的指引 下,竞技体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不 断地向人类生理极限发起挑战,随之各种急 、慢性运动伤病不可避免地发生。但只要坚 持科学训练和科学的医学监督、及时的伤病 预防和治疗,是完全能够把伤病发生率降低 到最低,保证运动员健康、延长运动寿命, 发挥更大运动能力,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前言 目录目录 一、一、运动创伤的分类:一般分类、曲绵域分类运动创伤的分类:一般分类、曲绵域分类 二、运动创伤的发生原因二、运动创伤的发生原因 (一)内因(一)内因 1 1、运动体质和气质不足、运动体质和气质

2、不足 2 2、运动系统生理结构不良、运动系统生理结构不良 3 3、技术动作熟练与正确与否、技术动作熟练与正确与否 4 4、心理素质不良、心理素质不良 5 5、处于疲劳状态和注意力不集中、处于疲劳状态和注意力不集中 (二)外因(二)外因 1 1、训练方法不科学、训练方法不科学 2 2、运动项目性质特点、运动项目性质特点 3 3、缺乏医务监督、缺乏医务监督 4 4、环境气候因素、环境气候因素 5 5、场地卫生与设施、场地卫生与设施 6 6、职业道德、职业道德 三、运动创伤的预防原则三、运动创伤的预防原则 1 1、坚持积极的、坚持积极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的原则 2 2、坚

3、持训练科学化的原则、坚持训练科学化的原则 3 3、科学的营养膳食和训练中及时补糖、补水、科学的营养膳食和训练中及时补糖、补水 四、运动创伤治疗康复原则四、运动创伤治疗康复原则 一、运动创伤的分类 一般分类 按性质可分为: 肌肉韧带的捩伤及断裂; 挫伤; 四肢骨折; 关节脱位; 脑震荡等等。 按损伤程度可分为: 轻度伤能坚持训练。 中度伤不能按计划训练,需减少运动量 。 重度伤完全不能训练。 曲绵域教授的创伤分类方法: 运动技术伤 非运动技术伤 运动技术伤 概念:由于技术动作不当造成的损伤 特点:该类损伤的发生与运动项目及运动 技术密切相关。 运动技术伤又可细分为:急性伤和慢性伤 运动技术伤急性

4、伤 n急性伤是突然暴力造成的损伤,也称为新伤、损伤初 期。一般指伤后不超过2周的新鲜损伤。如膝关节交叉 韧带断裂、跟腱断裂等。 特点:明显的外伤史 局部肿痛、肿胀、血肿及瘀血斑 功能障碍等。 急性期的损伤处理不当或误诊、误治,不仅可转入慢 性期,而且可能因损伤组织结构性改变而影响功能。因 此,重视急性期的治疗非常重要。 运动技术伤慢性伤 n慢性伤即过劳伤或称微细损伤,中医称为陈伤、久伤 。凡受伤时间超过23周以上者,无论已经治疗或未经 治疗,均属此类。 慢性损伤在一般骨科大夫看来,不算是伤,不妨碍日 常生活。但对优秀运动员而言,常常严重影响训练和比 赛成绩的提高。 例如:早期的髌骨软骨病,只有

5、在加大运动量时才有 膝痛,运动量小时不痛,这种伤属中等度伤,应减少膝 的运动量。如按一般的分类方法指导实践,很有可能延 误伤病治疗,影响队员的正常训练。 非运动技术伤 非运动技术伤:运动中的意外损伤。 防治措施: 制定严格的竞赛制度和比赛规则; 加强医务监督; 研制有效的保护装备,如护肩、护肘、护膝等。 在治疗上应密切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手 术或非手术的措施,并应根据项目特点、训练特点安排 康复计划。 一切创伤的发生都可能有内、外因的问题, 十分复杂。除了车祸、自然灾害、毒蛇虫兽 咬伤等和少数急性运动创伤属意外伤害,难 以避免外,其他绝大部分损伤都有其内外原 因,很多因素是完全可以预

6、防、避免,从而 有效降低运动创伤发生率。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内因 1 1、运动体质和气质不足、运动体质和气质不足 国际上常称的国际上常称的“ “体适能体适能” ”,主要是指肌肉力量状态、关节,主要是指肌肉力量状态、关节 的柔韧性和心肺等脏器功能。当肌力不足、缺少训练、的柔韧性和心肺等脏器功能。当肌力不足、缺少训练、 肌肉质量不佳时(高),平衡能力较差不仅影响关节的肌肉质量不佳时(高),平衡能力较差不仅影响关节的 稳定性,难以完成大强度训练和技术动作,而易发生筋稳定性,难以完成大强度训练和技术动作,而易发生筋 肉及关节损伤。肉及关节损伤。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内因 当关节柔韧性

7、差、动作不协作、僵硬时则更易发生关节韧当关节柔韧性差、动作不协作、僵硬时则更易发生关节韧 带、软骨、肌腱及关节辅助装置损伤,且不能完成更强、带、软骨、肌腱及关节辅助装置损伤,且不能完成更强、 更复杂的攻防技术动作和训练。更复杂的攻防技术动作和训练。 当心肺等内脏机能不强时则体能体力不足当心肺等内脏机能不强时则体能体力不足 ,耐力不强,极易发生疲劳和动作不协调,耐力不强,极易发生疲劳和动作不协调 ,不能适应大强度训练,很易发生各种损,不能适应大强度训练,很易发生各种损 伤。伤。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内因 运动员性格不良、情绪不稳定、精神状态差、运动员性格不良、情绪不稳定、精神状态差、 意志力薄弱,

8、缺乏团结拼搏精神,灵敏性较差意志力薄弱,缺乏团结拼搏精神,灵敏性较差 ,在训练比赛中就易情绪化、注意力不集中,在训练比赛中就易情绪化、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精神饱满、全神贯注地去进行大强度和高不能精神饱满、全神贯注地去进行大强度和高 难度技术训练,也易发生各种损伤。难度技术训练,也易发生各种损伤。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内因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内因 2 2、运动系统生理结构不良、运动系统生理结构不良 有不少运动员存在先天性骨、关节及肌肉等有不少运动员存在先天性骨、关节及肌肉等 组织结构发育不正常或体形肥胖、瘦弱,也容易组织结构发育不正常或体形肥胖、瘦弱,也容易 导致运动机能不足,以及发生先天变异部位

9、的组导致运动机能不足,以及发生先天变异部位的组 织损伤。织损伤。 常见的先天变异或发育不良有: 第3腰椎横突过长、腰骶椎隐性脊椎裂、腰椎弓根狭部 裂(不连),第5腰椎横突肥大、腰椎骶化、骶椎腰化 、脊柱畸形、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内外髁发育不良、高 位膑骨、二分膑骨、盘状半月板、髌股关节骑跨不合槽 、膝内、外翻畸形,膝、肘关节过伸、四肢肌肉发育不 足、乏力、关节、骨骺发育不良、小腿三头肌跟腱短小 、扁平足、拱形足、高度近视等。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内因 建议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 特点,在选材时应注意对 易伤的运动部位进行影像 学检查,以正常骨关节肌 肉结构选才为宜,对体形 肥胖瘦弱,也应注意针对 性的

10、考虑。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内因 3 3、技术动作熟练与正确与否、技术动作熟练与正确与否 技术水平差的运动员常不 能用正确的技术动作完成 各种强度和复杂动作的训 练,很易发生受伤。如力 量练习时,以不正确的体 位作蹲起练习,极易损伤 腰、膝,再如网球运动员 反复进行错误的击球动作 时,也易发生“网球肘” 等。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内因 过高估计自己的运动能力或好胜心太 强,则易操之过度、失去自控去冒险, 也易发生损伤。对焦虑、过度紧张者, 易行为失常,“走神”,造成动作不协调而 发生损伤。 4 4、心理素质不良、心理素质不良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内因 当发生运动性疲劳后,一般运动技能都要下降, 神疲

11、倦怠,精神不易集中。此阶段最容易发生伤 病,应引起高度重视。而在训练全过程中,运动 员注意力不集中时也易发生意外损伤。 5 5、处于疲劳状态和注意力不集中、处于疲劳状态和注意力不集中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内因 1 1、训练方法不科学、训练方法不科学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外因 这是伤病发生的很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训 练方法缺少科学性,训练计划安排不合理,缺乏 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不重视热身准备活动和训 练后的放松恢复练习,训练计划缺乏针对性,统 一的单一的某一技术动作或身体素质训练太多, 或技术动作不规范,或训练时间过长,使运动员 过于疲劳而厌倦训练,这时最容易发生关节软骨 、韧带、腱末端结构滑膜皱

12、襞、滑液囊及骨、骨 骺的慢性损伤和劳损。 对抗性、身体易接 触的运动项目,如 足球、篮球、曲棍 球、橄榄球、摔跤 、柔道、拳击、跆 拳道、武术对打、 散打等项目,易发 生扭挫伤,且有些 伤是难以避免的。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外因 2 2、运动项目性质特点、运动项目性质特点 撞击受伤撞击受伤 危险性高的运动项目如体 操、跳水、弹网、激流皮 艇、自由式滑雪空中技 巧、花样滑冰等;高强力 的运动项目如举重、跳跃 等项目,或在力量、耐力 、弹跳、爆发力训练时, 易发生负荷最强部分的筋 肉牵拉伤、关节扭挫伤或 骨应力性损伤。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外因 2 2、运动项目性质特点、运动项目性质特点 运动伤病的发

13、生原因外因 3 3、缺乏医务监督、缺乏医务监督 科研医务人员未深入运动场地去发现和掌握伤 病发生规律,及时向教练员提出预防伤病的办 法和建议。对突发的伤病未进行及时正确的现 场处理。对带伤训练的运动员,未能给予打支 持带等保护措施等。 在寒冷或炎热天气或雨中进行训练和比 赛可导致伤病发生。在疲劳情况下,肌 体感受风寒湿外邪,不仅可导致感冒, 筋肉疼痛或关节劳损部位都可复感风寒 湿外邪而致痹症,加重伤情。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外因 4 4、环境气候因素、环境气候因素 体育场地杂乱无章、灯光暗淡,活动空间太小 ,场地质量过硬、过滑、凹凸不平,设施陈旧 失修,运动用具、服装鞋袜不合适,缺少保护 装置,

14、特别是在球类、跑跳项目和拳击、散打 、跆拳道、击剑等项目,更易发生损伤。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外因 5 5、场地卫生与设施、场地卫生与设施 不遵守训练比赛规则,职业道德品质差 ,也是造成运动伤害的重要因素。 运动伤病的发生原因外因 6 6、职业道德、职业道德 三 运动创伤的预防原则 1、坚持积极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要树立“预防胜于治疗”的思想,而不是消极的等 待伤病发生后再采取治疗措施。因此,我 们要转变观念,把今天以“被动治疗”为特征的医 疗服务理念,转变为以“预防性治疗”为特征的医 疗服务理念。这是科技进步和理论创新的重要体 现。 运动创伤的预防原则 在运动创伤和消除运动性疲劳、

15、提高运动能 力等方面都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治疗”医疗服务 。中医自古就有“治未病,不治已病”的科学思想 。 运动创伤的预防原则 在预防方面,首先我们必须从发生运动创伤的 内因和外因等方面去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 地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把运动损伤降低 到最低限度是完全能做到的。 运动创伤的预防原则 在训练中,应注意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 心理和骨结构发育特点(如情绪不易稳定 、自控力差、骨骼筋肉较弱尚处于发育阶 段、关节柔韧性好但稳定性差)易发生骨 骺、骨软骨损伤和劳损,从而影响骨结构 的形态发育。 运动创伤的预防原则 运动创伤的预防要点 1、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1)定期检查 (2)加强自我监

16、督 2、加强科学训练,遵循训练原则 (1)思想教育 (2)身体训练(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 (3)专项训练 (4)战术训练 3、加强保护与帮助 4、普及运动医学知识 身体训练是预防运动创伤的关键 适宜的身体训练可以降低创伤发生的风险 创伤的严重性以及陈旧伤的复发。 身体训练:肌肉力量 爆发力 耐力 平衡能力 神经肌肉协调性 柔韧性 心血管耐力 树立训练科学化的理念是提高运动能力、技术 水平、减少伤病发生的根本。 树立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万事万物都是处于 阴阳调和、平衡与相生相克的关系,要坚决摒弃 用兴奋剂代替训练的错误思想。 2、坚持训练科学化的原则 运动创伤的预防原则 树立热身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恢复放 松、牵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