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892905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质量检测(二)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礼之“仪”“义”的纠结 除了“礼义之邦”“礼仪之邦”,文献中也经常出现“礼义之乡”“礼义之国”“礼义之朝”“礼仪之国”等概念。传统中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共同体的需要,礼越来越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其间,既有文献解说的积淀充盈,也有典章制度的应时制作,更有身体力行的规范引导。在此文化氛围之下,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四礼(冠、婚、丧、祭)、五礼(吉、凶、军、宾、嘉)纷然而起,礼仪、礼制、礼俗竞相杂陈,守礼、行礼、变礼与时变化,等等。究其归趣,清代大儒顾炎武所谓“礼者,本于人心之节文

2、,以为自治治人之具”,可谓一语破的。然而,自先秦以来,关于礼之义与仪的判别,则一直或显或隐地纠结着人们的思维。如公元前537年,鲁昭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对此,晋侯以为他“善于礼”。然而,女叔齐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鲁昭公不知礼。晋侯问其故,女叔齐回答:“是仪也,不可谓礼。”那么,什么是礼呢?他解释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而反观鲁国现状,则与礼之要求相去甚远。所以女叔齐不无遗憾地感慨道:“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礼记中也强调:“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

3、之所以治天下也。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对于礼教大为痛恨的吴虞,通过梳理前人有关的礼论,也曾感慨:“夫谈法律者,不贵识其条文,而贵明其所以立法之意;言礼制者,不在辨其仪节,而在知其所以制礼之心。”柳诒徵先生则强调:“以史言史者之未识史原,坐以仪为礼也。仅知仪之为礼,故限于史志之记载典章制度,而若纪表列传之类不必根于礼经。不知典章制度节文等威繁变之原,皆本于天然之秩叙。”诸如此类的言论,无不表明对礼义重要性的重视。当然,由于古今情势的不同,仅仅强调礼义,也不免产生偏差。对此,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曾分辩道:“古者礼乐之书具在,人皆识其器数,却怕他不晓其义,故教之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又曰:失其义

4、,陈其数者,祝、史之徒也。今则礼、乐之书皆亡,学者却但言其义,至以器数则不复晓,盖失其本矣。”这一认识,可谓通达之论。由此观之,礼义之乡、礼义之国、礼义之邦、礼义之朝、礼仪之邦、礼仪之国等词的使用,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皆为“历史的存在”,其间的兴替,是与时代、时势、人们的习惯与取舍等密不可分的,并非仅为误用、滥用的问题。“礼义”与“礼仪”亦非非此即彼的对立物,其关键乃在于如何因时因势把握其间的度。诚如宋儒程颐所强调的:“礼者,理也,文也。理者,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理文若二,而一道也。文过则奢,实过则俭。奢自文至,俭自实生,形影之类也。”总之,“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而礼在传

5、统社会发展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它在今天还有没有价值?礼的内涵和实质又是什么?怎样才能把握礼的内在意义与外在表现的度?凡此种种,皆是历久而弥新的话题,需予以认真地反思和探究。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以下关于 “礼”和“礼之 义 仪”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献中经常出现“礼义之乡”“礼义之国”“礼义之朝”“礼仪之国”等概念,都体现了“礼之义仪”经历不断演变的过程。B清代大儒顾炎武认为 “礼”是“自治治人之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共同体的需要,礼越来越变得丰富多彩起来。C文献解说的积淀充盈,典章制度的应时制作,身体力行的规范引导,礼的兴起、变化、丰富与此有关。D女叔齐认为鲁昭

6、公不知礼,因为“礼”的核心精神绝对不是掌握各种“仪式”的细节,而是要通过“礼”达到协调人事关系、巩固政权、安定世道人心的目的。解析:选B“礼越来越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是在“传统中国”。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对于礼教大为痛恨的吴虞,通过梳理前人有关的礼论, 发现他们重在礼之“术”,轻于礼之“道”,不懂得礼的核心精神。B柳诒徵先生认为,把“仪”当作了“礼”,就好比只注重历史事实,而忽视内在的历史规律。C礼记中强调,天子不同于祝史之徒,因为天子知礼之义而敬守之。D朱熹认为,记载“礼”“乐”的书籍皆亡轶,所以不必再强调礼义。解析:选D“今则礼、乐之书皆亡,学者却但言其义,至

7、以器数则不复晓,盖失其本矣”,是朱熹对学者对“礼义”与“礼仪”的态度和方法的批判,不是“不必再强调礼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礼之义与仪的判别,自先秦以来,一直或显或隐地纠结着人们的思维。B礼之义与仪,皆为历史的存在,其间的兴替,是与时代、时势、人们的习惯与取舍等密不可分的。C“礼仪”与“礼义”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物,其关键就在于如何因时因势把握其间的度。D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礼必然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解析:选D“礼必然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未然”当成了“必然”,太绝对。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

8、言文,完成第47题。(19分)上集贤文相书宋苏舜钦昨因宴会,遂被废逐,即日榜舟东走,潜伏于江湖之上,日与鱼鸟同群,躬耕著书,不接世故,当日之事,绝不历于齿牙之间,或亲旧见过,往往闵恻而言,以谓某以非辜遭废,天下之所共知,何久穷居默处,无一言以自辩,浩然若无意于世者,岂钝怯不晓者乎?某绝不酬应,且止其说,然内实有所待耳。夫为吏坐贿,国典之所永弃,人情之所不堪,某心膂血气人也,平生厉名节,劝文墨,未尝一施胸中之才,岂其衔冤恨,困处无人之庐,以终此身乎?盖被罪一二年间,谤议汹汹,尚未宁息;相中伤者,皆当路得志,某虽欲力自辩雪,徒重取困辱耳。故若死灰槁木,昏昏自放。去岁闻天子驿召阁下入政事府,某久熟阁

9、下之德望,中怀油然始有萌蘖之望。敢辄以尺纸,少布下恳。始者,御史府与杜少师、范南阳有语言之隙,其势相轧,内不自平,遂煽造诡说,上惑天听,逆施罗,预立机械,使狡吏穷鞠,搒掠以求滥,事亦既无状,遂用深文。推按甚明,具狱备在,无一物入己,而以监主自盗,减死一等定刑。法司前后断狱体例,及自有正条,并不引用。阁下察之,盖有由也。某之偏言,似不足信,幸询于众论及晓法而公者。噫!国家制驭奸欺、示信天下者,今惟法律而已。盖法律著之于篇,众所共晓,苟一倾挠,人皆具知。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况本朝自符祥以来,一用宽典,吏有奸赃狼籍,未尝至于深刑。今上仁明爱物,度越前古

10、,官吏一入人罪者,往往十余年未尝升擢,或沉于铨调,不与改官,此见圣心慎刑恶杀之至。而某被此冤滥,又有端由,但未为钜公开陈而建白之。天聪一闻,玉色必悦,阁下以英伟之量,押领魁柄,必以康济民物、湔涤冤滞为己任,故某不避冒渎,以铺此言。况某者,潜心策书,积有岁月,前古治乱之根本,当今文武之方略,粗通一二,亦能施设,废弃疏贱,不信于时。明公敛之弃之,俯伏俟命,谨具手启。(选自苏舜钦集编年校注,有删减)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亲旧见过过:经过B夫为吏坐贿 坐:犯罪C使狡吏穷鞠 鞠:审问D而某被此冤滥 被:蒙受解析:选A过:探望。5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11、,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B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C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D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解析:选C抓住“岂”“苟”和“污辱”“戕害”等词来断句。具体停顿为“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自己被定罪罢官,原因在于朝中的党

12、派之争,并不是自己确有罪责。B被废逐后,作者避世独处,不愿提及所受的冤屈,精神萎靡沉沦,看到文相上任,才萌生重新出仕的希望。C作者陈述当时自己遭受笞击、定刑严苛、于法无据的情形,是要向文相力证自己的清白。D作者认为,当时朝廷对官员施用宽典,加上君王仁厚爱人,只要文相肯替自己向皇上陈说,一定能帮自己争取到重新施展才华的机会。解析:选B作者不提自己的冤屈,并不是精神萎靡,而是“有所待”,他一直不甘心就此终老,而是在等待机会,见原文第一段。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某虽欲力自辩雪,徒重取困辱耳。(4分)译文:_(2)幸询于众论及晓法而公者。(3分)译文:_(3)此见圣心慎刑

13、恶杀之至。(3分)译文:_参考答案:(1)我即使想着力为自己向朝廷辩解,请求昭雪,也只不过是再次获得困窘和羞辱罢了。(2)希望您向舆论和通晓法律并且公正的人询问。(3)这可以看出圣上的心里谨慎对待刑罚、厌恶杀戮到了极点。参考译文:我先前因为进奏院宴会的事,就被罢官驱逐,当日我就架着小船东行,隐居在江湖之上,每天与鱼鸟为伴,亲自耕作著书,不交接外界的老朋友,当天的事,完全不再提及,有时亲人旧友来看望我,常常很同情地与我交谈,认为我因为并不存在的罪过遭到废黜,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为什么长久地离群索居,没有一句话为自己辩白,好像无心于仕途,这样岂不是个愚钝怯懦、不晓事理的人?我完全不回应他们的话,并且制止他们的说法,然而我的内心其实是有所期待的。做官而犯受贿罪,这是国家的法典永远抛弃、人之常情所不能忍受的,我是个有心力有血气的人,一生砥砺名节,勤于文墨,还不曾施展一下胸中的才华,怎么会心怀冤恨,困处于无人之地,就这样终其一生呢?是因遭受罪责的一两年内,诋毁非议我的声音还没有平息,中伤我的人,都是当权的志得意满之人,我即使想着力为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