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高考题汇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890392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物诗高考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咏物诗高考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咏物诗高考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咏物诗高考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咏物诗高考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咏物诗高考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物诗高考题汇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7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 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 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 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 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2、(10全

2、国)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3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1)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 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 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 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 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

3、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 衬托。 (2)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 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 展才能。 3、(07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 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 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 过。 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 的?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 (1)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 用壁立的寒山、空

4、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 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 答成“烘托”也算对) (2)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 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 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 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 立业的志向。 4、(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 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 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 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 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 曾率

5、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 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 (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 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 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 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 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 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 ,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 贴切。 5、(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6、6分 )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 ,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 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 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 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 呵护人才,不要摧

7、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6、(0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 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 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 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 的是 。(2分) 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 分 梅花与雪花 大自然 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 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 赏之情。 7、【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

8、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 空作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 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 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 ;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 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 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 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 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 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 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