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1867865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正确的一项( )(3分)A妖娆( ro ) ( pin ) 弥足珍贵 ( n ) 廓然无累( ku ) B禁锢(jing ) 陨落( yn ) 强聒不舍 ( gu ) 怒不可遏( ) C襁褓(qing ) 浸渍(jn ) 恪尽职守 ( k ) 咨诹善道( zu ) D. 解剖 ( po ) 枘凿(ru ) 一抔黄土 ( pu ) 麾下炙 ( mo )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3分) A、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还是等到寒假再去? B、“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

2、叫道。 C、这个小女孩才十三、四岁,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D、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6、 下列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 )(3分)7、 A、史记是西汉的司马迁用毕生精力完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陈涉世家就是出自于其书。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8、 B、沁园雪.雪抒发了诗人毛泽东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后来居上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9、 D、傅雷家书是作者傅雷给在国外学习音乐的儿子的书信,这两封信集中地反映了傅雷的教子观,即凡事都要

3、随遇而安,不必争强好胜,也表达了他一片爱子之情。10、 语言综合运用:我校开学以来,在九年级开展“微笑着面对生活”的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共6分)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2)为了让这次活动开展的更细致更深入,学校要求在九年级各班出一期黑板报,请你为这次板报设计两个专栏内容。(2分)(3)请给远方的朋友发一条祝福短信。要求其中含有“微笑”一词,并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30字以内。(2分) 8、用原文填空。(9分) 一、现代文阅读与理解:(28分)(一)(15分)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不

4、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了?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来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

5、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自豪感:“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力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亡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

6、理想的生活了。1、选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2、为论证此论点,作者首先从什么现象入手的?有何作用?(3分)3、作者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概括。(4分)4、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说说其作用。(4分)5、结合选文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2分)(二)(13分) 总想为你唱支歌(节选)(1)走一趟大西北,忽然觉得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中国,我该怎样勾勒你呢? (2)东南部低低地沉下,西北部高高的翘起。低低沉下的东南,每一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横横竖竖布满了道

7、;高高翘起的西北则几百里地无人烟,风卷起一阵阵黄沙,沙扑打着一片片丑树,树发出凄厉的啸叫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3) 来来往往的列车,车补缀着繁华与冷落、富丽与肃杀之间的失调,来来往往的旅客,在叹息着丰厚与贫困、文明与愚昧之间的距离。粗犷苍凉的大西北呐,你果真那么荒芜岑解寂寞得让人心寒吗?你果真留不住一颗颗热血沸腾的、坚忍不拔的、聪颖明智的心么? (4) 深夜临窗独坐,在一片虚与清中,用心去重温西行的日记。我不寐的感觉是一支画笔。画着画着,我连自己仿佛也迷失其中了。 (5)夕阳里“左公柳”干粗皮皱默默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了斑斑驳驳的伤痕,秋风里说不尽它那苍凉的妩媚。我曾看到一

8、幕震慑人心的壮观。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便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我看见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都绿得发蓝,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6)“大将西征久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惹得春风度玉关。”百年前,“左公柳”从西安经兰州一直通到新疆,气势磅礴的七言诗描绘了当年大将左宗棠乘用兵机会,开辟了一条两旁遍植旱柳的三千里大道的蔚为大观的业绩。历史对这位清末湘军首领在新疆的功绩曾给予极高的评价:“一八七五年督办新疆军

9、务,率兵讨伐阿古柏,收复乌鲁木齐、和阗(今和田)等地,阻遏了俄英对新疆的侵略。”(7)如今,“左公柳”已成为稀品。如今稀少的“左公柳”仍在讲述着左大将军收复新疆的雄才大略不朽贡献,讲述着左将军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倒伏和永不倒伏的“左公柳”还在大西北土地上顽强挺立着,像是历史馈赠的勋章。 (8)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 时值黄昏。瑰丽的晚霞布满了西天。霞光中苏武山像一座雄伟的金字塔,高高挺立在色泽单调、空旷沉寂的沙海上。出奇的静穆,出奇的安宁,又出奇的荒凉与悲壮。满目皆黄沙。没有一

10、只飞乌,没有一只走兽。几百年几千年丁,亘古不变的一片黄色。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日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安身立命。 (9)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皲裂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10)听说大西北许多边远也

11、区都有民勤人的踪迹。他们从事着那里最艰苦最繁重的职业。无论是大漠深处垦荒种地,无论是内蒙雅布赖盐地挖盐采盐,还是山丹牧场放牧马群,他们都任劳任怨干得十分出色。勤劳勇敢的民勤人总使人想起流传了千年的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的气节和精神正滋润着四处为家的勇敢的民勤人。在沙丘中掩埋死者,在泥屋里接生婴儿;死去的躯体肥沃穷薄的土地,新生的生命接过父辈的业绩,把生命的泉水注进这块干渴的土地。他们相信,和煦的春风定将吹来他们心中的绿洲。 (11)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12)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我总想为你唱支歌。(略有改动) 1、文章第(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的表现手法来

12、展现中国地块东南和西北的不同的?有何作用?(3分)2、文章刻画“左公柳”和“民勤人”这两个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其用意是什么?(4分)3、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什么修辞方法?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4、谈淡你对第(9)自然段中“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这句话的理解。(2分)三、古诗文阅读与赏析:(29分)(一)(共21分)(甲)(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

13、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选自陈涉世家)(乙)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4、理解文章内容,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3分) (1)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2)起义的导火线是: (3)陈胜、吴广策划起义所采取的策略是: 5、陈胜、吴广为起义作了哪些舆论准备?为什么要这样做?结合选文回答。(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