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陈涉世家》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862910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陈涉世家》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陈涉世家》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陈涉世家》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陈涉世家》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陈涉世家》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陈涉世家》导学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 陈涉世家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0分)1、尝与人佣耕( ) 2、辍耕之垄上( )3、怅恨久之( ) 4、苟富贵( )5、若为佣耕( ) 6、太息曰(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 )8、適戍渔阳( ) 9、屯大泽乡( )10、皆次当行( ) 11、会天大雨( )12、皆已失期( ) 13、亡亦死:( )14、举大计( ) 15、等死( )16、苦秦久矣( ) 17、以数谏故( ) 18、楚人怜之( ) 19、为天下唱( )20、知其指意( ) 21、念鬼( )22、丹书帛曰( ) 23、固以怪之( )24、间令( ) 25、旦日( ) 26、往往语( ) 27、指目陈胜( )28、忿

2、恚尉( ) 29、并杀两尉( )30、藉第令( ) 31、十六七( )32、宁有种乎( ) 33、比至陈( )34、被坚执锐( ) ( )35、社稷( ) 36、刑其长吏(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3分)1、苟富贵,无相忘。翻译:_。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翻译:_。3、失期,法皆斩。翻译:_。4、天下苦秦久矣。翻译:_。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翻译:_。6、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翻译:_。7、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翻译:_。8、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翻译:_。9、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翻译:_。10、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

3、举大名耳。翻译:_。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翻译:_。三课文内容理解。(27分)1、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 ,根本原因是_。2、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你认为陈涉是个怎样的人? (9分)答:_。3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9分)答:_。4课文内容归纳总结。(9分)答:_。答案:21 陈涉世家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0分)1、尝与人佣耕(曾经) 2、辍耕之垄上(去、往)3、怅恨久之(失望) 4、苟富贵(如果)5、若为佣耕(你) 6、太息曰(长叹)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麻雀,这

4、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8、適戍渔阳(“適”通“谪”) 9、屯大泽乡(停驻)10、皆次当行(编次) 11、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12、皆已失期(误期) 13、亡亦死:(逃跑)14、举大计(发动) 15、等死(同样)16、苦秦久矣(以为苦) 17、以数谏故(屡次劝谏)18、楚人怜之(爱戴) 19、为天下唱(通“倡”,首发)20、知其指意(意图) 21、念鬼:(考虑、思索)22、丹书帛曰(写) 23、固以怪之(通“已”)24、间令(私自,偷着) 25、旦日(第二天)26、往往语(到处谈论) 27、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28、忿恚尉(恼怒) 29、并杀两尉(一

5、齐)30、藉第令(即使、假若) 31、十六七(十分之六七)32、宁有种乎(难道) 33、比至陈(等到)34、被坚执锐(通“披”)(紧握着)(武器)35、社稷(国家) 36、刑其长吏(惩罚)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3分)1、苟富贵,无相忘。翻译:如果有朝一日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翻译: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失期,法皆斩。翻译: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4、天下苦秦久矣。翻译: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翻译: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6、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翻译: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向天下的人首发,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7、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翻译:士兵们到处谈论,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8、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翻译:如今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家而死,好吗。9、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翻译:即使仅能免于斩刑,然而戍守边塞死的人十个中也会有六七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