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1842046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滦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解析)1.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棉花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A. 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B. 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C. 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答案】C【解析】材料“豆类、草编、花生、桐油、棉花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说明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大,主要是中国成为列强原料产地和商品输出地,C正确;A和B不符符合材料主旨;D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2.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

2、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A.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B. 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 属于近代洋务运动的企业D. 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答案】A【解析】洋务派创立军事工业和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都属于近代企业,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A正确;洋务运动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错误;大生纱厂不是近代洋务运动的企业,C错误;两个企业都是受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D错误。3.董汝舟在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讲道“(1840后),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这里,农民“纷纷离村”的主要原因是A. 民

3、族资本主义兴起B. 受到西方思想影响C. 城市生活条件优越D. 小农经济日益解体【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导致传统自然经济解体,农民分封离村,到城市里务工,D正确;A19世纪60-70年代产生;B属于思想影响,不符合题意;C不是主要原因。4.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A. 洋务企业B. 民族资本企业C. 外国资本企业D. 官僚资本企业【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所代表的经济成分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在1895年以后发展到一个高潮;在一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减弱;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消失。结合以上分析,此种经济成分是外资企

4、业。故选C。A项在甲午战争后衰落;B项在一战期间并未发展减弱而是得到快速的发展;D项是在1927年后出现的经济成分。考点:近代中国的经济成分点评:近代中国经济舞台上同时存在过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时间最早实在19世纪60年代。它们都是采用机器生产,都是近代企业,但是它们的生产目的和投资者明显的不同,外资企业和民族工业主要是面向市场生产,洋务企业主要是供给政府使用,民用企业面向市场。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出现了官僚资本。5.下表为18431850年间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情况一览表。这些历史现象的出现年代白银兑换制钱文数指数年代白银兑换制钱文数指数18431656.23123.931847

5、2167.44162.1618441724.12128.9618482299.34172.0218452024.74151.5118492354.98176.1918462208.36165.2218502232166.86A. 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B. 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C. 加速了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表格显示出白银兑换制钱文数指数逐渐增加,体现出银钱钱贵的现象,说明民众和政府之间矛盾加剧,B正确;A不符合材料信息主旨;C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带来影响;D是19世纪60-70年代产生。6.下面为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单位:%)该表反

6、映出晚清年份半制成品制成品手工生产机器生产手工生产机器生产187337.458.31.7189328.40.158.42.5190317.214.798.0A. 传统手工业急剧衰败B. 经济正处于转型期C. 已形成合理经济布局D. 经济受到列强掠夺【答案】B【解析】表格显示晚清时期手工业制造正在向使用机器生产转变,说明传统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B正确;A中衰败不符合题意;近代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经济受到列强掠夺,D错误。7.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曲线图。请判断图中由G到I这段曲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哪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A. 19

7、世纪60年代民族工业的兴起B.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 后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D.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困境【答案】C【解析】【详解】题图中可知,中国民族工业G开始上升,H是最高点,之后下降至I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推行奖励措施,激发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实业救国思潮和实业团体涌现;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以及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因此有了中国民族工业G到H上升并至最高点。但是,一战结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因此有了H到I点的下降。故C项正确。19世纪60年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应该是B-C段,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

8、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是E-F段,故B项错误。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困境是I-J段,故D错误。8.1861年,天津洋布价格“仅土布价钱的一半”,但是它只是使“直隶和邻省的城市和集镇的人民因洋布较土布便宜,而买洋布”,而广大的“农村人民仍然爱好他们自己织的土布”,这说明了A. 洋布较土布物美价廉B. 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C. 列强的侵略还没有渗入内地D. 农村地区小农经济具有稳固性【答案】D【解析】虽然“天津洋布价格仅土布价钱的一半”,但是“广大的农村人民仍然爱好他们自己织的土布”,所以,材料意在表明“农村地区小农经济具有稳固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地区小农经济具有稳固性,D正确;A、B和

9、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句子:虽然“天津洋布价格仅土布价钱的一半”,但是“广大的农村人民仍然爱好他们自己织的土布”。9.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 瓦解着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答案】【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越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超越自然经济的趋向

10、,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的内涵,故A项正确;B项不是近代企业的角度,故错误;CD项不符合“越出旧轨的趋向”,故错误。10.20世纪初,中国沿海及内河沿岸的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内陆乡村依然是“昼出耕田夜织麻”,农民主要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的基本需求。这说明当时A. 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 社会生活新旧并存C. 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D. 城市仍处封闭状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描述,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接受了外国的先进科技成果;而内陆地区

11、,农民的生产方式主要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故C项正确。A、C项与材料内容相反;D项不符合题干关于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的描述。考点:近代社会社会变迁点评: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城乡居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变化。对于封闭的地区,其影响还远未渗透。材料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层次性。11.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年份19377193919401941194219431944总计工厂数量234419517306106113765495462A. 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B. 为

12、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C. 使得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D. 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问题。从表格提供的时间来看“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已经结束,这种历史现象并不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排除A。表格中西部工厂数的明显的增多的确表明当时中国的社会重心是西移的,B项符合题意,正确;选B;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并没有使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直到今天工业区域布局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是建国之后的一五计划,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时间性是历史学科最基

13、本的特点之一。其实任何历史试题都会提供相应的时间信息,只不过有的题目给出的时间信息明确,有的则不明确。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有效时间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来将各被选项的时间性给予定位,以“时间”为突破口,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12.晚晴状元张謇,倡导“实业救国”,他的商业帝国在十几年间迅速发展壮大,但“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迅速扼紧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喉咙,张謇一手创立的商业帝国最终轰然倒地。这一现象说明了A. 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B. 先天不足导致了民族工业艰难发展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D. 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答案】A【解析】晚晴状元张謇,倡导

14、“实业救国”,主要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好国际环境,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迅速扼紧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喉咙,说明实业救国并不能挽救中国,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A正确;B是民族工业特点;C说法不符合事实,D属于思想层面。13.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该现象A. 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B. 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升值D. 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答案】B【解析】“民国某年1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

15、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说明该时期通货膨胀现象严重,该措施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B正确;此现象出现在国民政府统治后期,A错误;C是布雷顿森林体系;D时间不符合,排除。14.1934年,美国实行购银法案,次年又两度提升白银收购价格,人为的拔高银价,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 实行“币制改革”B. 发起提倡国货运动C. 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D.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答案】A【解析】“次年又两度提升白银收购价格,人为的拔高银价,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说明白银价格上涨,道之货币混乱,为此实行“币制改革”以稳定金融秩序,A正确;B和C属于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