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小学课程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上传人:xinq****976 文档编号:111832766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小学课程建设三年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民办小学课程建设三年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民办小学课程建设三年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民办小学课程建设三年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民办小学课程建设三年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办小学课程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小学课程建设三年发展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7年9月(2017年2020年)课程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在阳光下学习民办XX小学课程教学部在阳光下学习民办XX小学课程建设三年发展规划(20172020)根据学校民办XX小学学校发展规划(20172020年)中相关课程要求,学校课程的设置必须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指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在“阳光课程”推进中,切实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中层干部的课程引导力,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制定以下学校课程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第一部分:发展现状一、优 势根据现代学校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框架的构想,学校完成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形成了“扁平化、矩阵式”的管理模式。学校设“一校四部”,

2、其中课程教学部专司学校的课程建设及日常管理。通过近年努力,学校已初步形成了具有XX小学课程特色的方案,并在试行实施中取得了一定成效。“阳光课程”在科目选择、课程设计、资源整合、过程评价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探索。根据学情,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有效梳理国家教材,在基础型课程中,践行“情智课堂”,逐步形成校本化特色;全员实施的拓展型课程求新求变,“限定拓展课程”将“博物馆课程”、“家长志愿者课程”、“大学课程”一并融合,“非限定拓展课程”发展到60门左右;探究型课程将“探究学习包”与“学习素养”项目、STEM+项目相结合,按学段有序推进;“阳光课程”不仅为全校师生喜闻乐见,更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支持和

3、认同。学校目前共有30个教学班,1072名学生,87位教职员工。在82名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2名,占2.4%,大学本科学历80名,占97.6%;中学高级教师8名,占14.8%;小学高级教师35名,占59%。其中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人选7名;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培养人选1名;杨浦区学科带头人1名;杨浦区骨干教师7名;校教育教学能手13名。学校教师队伍群体素质较好;事业心、责任心、服务意识较强;学历层次、学科分布、年龄结构也较协调;学校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从师、亲师反应良好;从家长反馈来看,满意度也在逐年提高。专业化教师团队的稳定,无疑是课程实施的最佳助力。二、问题和挑战随着社会对学校办学质

4、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学校办学期望值的增长,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认识到学校的各方面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不乏新的机遇。1.教育的公平正义与质量特色的关系。在推进教育均衡、优质的过程中,学校如何通过精品教育、特色课程,以满足家长、学生对教育多样化选择的需要。2.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教育不光要重视有形资产,更要重视人力资源和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体现即为教育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既要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也要培养有专业水平的教师,更要孕育出类拔萃的学生。学校的未来,要物质实体存在和精神文化存在并举。3.课程标准与自主发展的关系。民办学校是否有空间在满足国

5、家课程标准、符合课程计划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学校情况有一定的弹性空间,适度调节课程设置,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4.教育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随着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已经开始选择以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创建校本特色与品牌的一个抓手。因此,学校如何顺应教育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变化,更好地发挥社会影响力,也是需要着力考虑的。第二部分:课程总目标及特点一、课程设置的依据基于学生学习基础素养的全面提升“阳光课程”在“全人教育”的指导下,指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综合能力的核心指标就是“学习基础素养”,儿童的学习基础素养,包含学习

6、能力、学习品质、身心健康三大领域。1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又指向研究学生的“问题意识”、“建立联系”、“个性化表达”三方面。其中“问题意识”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澄清问题的能力;“建立联系”则涵盖建立与已有生活经验的联系、建立与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于他人观点之间的联系。“个性化表达”重在进行言语解释、辅以手势动作、进行设计制作。2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指向非智力因素,比如主动性、调控性等。“主动性”中包含,在活动过程中呈现出的好奇、自信,敢于挑战,有想象力与创造力。“调控性”则重视活动过程中的专注力、坚持度、时间意识以及是否学会反思。3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主要含“身体运动”能力、“情绪管理”能

7、力、人际交往中的“沟通合作”能力。二、课程总目标通过三类课程的合理设置,校本教材的有效开发,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科学运用,评价形式的多元尝试,让学生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三、课程特点我们的课程具有 “普适、开放、创新、多元”的特点,将之在课程框架建构、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确立、课程实施的推进、课程评价的改革中一以贯之,以此来为学生积淀学习素养。1普 适课程设置具有普遍适应性。根据上海市教委制订并颁发“学年度课程计划”及说明, 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智能发展水平,开足开齐每一门课程,面向学生的发展,适应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2开 放(1)开放的课程开发视野课程开发中,我们既传承

8、民族文化经典,又能引入各类优势资源。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技艺的纸艺元素融入了美术课程,充满现代气息的WAP课程、STEM+课程为学生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国际视野。(2)开放的学习活动时空在课程选择上让学生拥有开放的活动时空。在拓展型课程中,为了便于学生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本领,并在课程选择上有一定的自由度,学校根据学生年段特点给予了不同方案。一年级教室走班,二到五年级学生开设长中短课,建立套餐制,进行网络报名。完成课程后,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分和评价。(3)开放的优质教育资源凭借教育集团柔性的师资流动,使我们可以共享到集团校的课程资源,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广阔的家长学校,让我们的课程学习可以循环往

9、复地使用。3创 新(1)创新的课程学习内容学校课程坚持以阳光教育为基本策略、信息技术为有效手段、学生学习基础素养积淀为核心目标,通过课程教学活动,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除了传统的三类课程、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引进的WAP、NEWBEAT、STEM+课程之外,我们在基础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学习内容中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新探索、新尝试。(2)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程实施过程中,借助区域推进“创智课堂”的东风,学校把目光聚焦在打造“寓情益智的人文课堂”上。“情智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关注两点:一是挖掘课程育人价值,二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4多 元(1)多元的课程选择模式 根据相关规定,学校的“非限定性拓展

10、课程”共开设智慧课程、讲坛课程、乐韵课程、律动课程、工艺课程、WAP课程6大门类近60门拓展型课程,接近学校班额数的2倍。课程内容设定不与学科挂钩;从选择模式上看,我们把不同门类的课程进行打包,设置不同的课程套餐,学生们可以在校园网的相关平台上了解相关年段开设的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在长、中、短课程中自由选择,进行网络报名。(2)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内容多元。根据市教委提出的“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融合学习基础素养理论的核心要素,我们的课程评价内容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品质,以及身心健康,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双轨并行。我们在低年级的综合活动中,完全取消书面测试,打破学科界限,强调学

11、科整合,将学生语言表达与动手实践相融合,能力提升与合作学习并举。中、高年级则尝试“综合性、专题式评价”,将书面测试与实践操作结合。学校课程评价形式呈现多元化。在中高年级中设立“免考制度”,在低年级中继续尝试综合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尝试过程性评价、关注表现性评价的过程中,我们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由学校作为评价主体的模式,学生个体、学习小组、家长都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过程,以此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需要。第三部分:课程设置我们要倾力构建以“学习基础素养”为核心的、能够激活和开发学生“元认知”的学校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为后一学段,甚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一、

12、基础型课程校本实施(一)基础型课程实施的目标1.根据上海市教委制订并颁发“学年度课程计划”及说明,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每一门课程。2.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安排好学校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3.坚持以发展学生学习基础素养为目标、信息技术为有效手段、过程评价为主要指标,探求在不打破国家基础型课程原有课时计划的前提下,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依据,对教材进行解读、梳理、整合和二度开发,落实各学科各单元的教学要求,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4.在“情智课堂”中,充分融入“学习基础素养”元素。对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品社、音乐、美术、体健等课程充分发挥人文精神教育

13、的优势,加大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教育比重,融合生命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体验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的经久魅力。数学、信息技术、科学与技术等课程要加强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在创造中焕发生机,生发新生命。5.以“轻负担、高质量”的理念深化课堂改革,加强对教学流程管理,认真践行“五控”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多种形式激发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以人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引入“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全面取消百分制评价,倡导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课后练习,设置长短作业、分层练习,避免机械操作。全年段推行等第制,在中高年

14、级中设立“免考制度”,在低年级中继续尝试综合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基础型课程实施的课程安排 年级 周课时课程、科目一二三四五基础型课程语 文99666数 学34455外 语22455科学与技术22233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2/2/2/3/3唱游/音乐2/2/2/2/2美 术22211体育与健身33333信息科技2周课时数2526272828晨会、午会每天20分钟广播操、眼保健操每天35分钟(三)其他说明在对本校学生“零起点”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我校基础型课程“校本”特征:全科、梳理、增补、分层。“全科”指全学科覆盖;“梳理”即根据学情对国家教材进行排序、删减、拆并、整合;“增

15、补”是对学科学习进行课内、课外拓展;“分层”是对国家教材的学科内容进行异质分班的分层要求,对部分学科拓展内容进行同质分班的分层授课。学校充分践行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如:在美术课程中植入纸艺元素;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形体艺术;语文课程中提升阅读实效;数学课程中融入让孩子形成数学思维,拓展思路的思维训练。在基础型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除了突显出校本化元素,更着力打造XT课程(即:学科拓展课程)。XT课程是以整合丰富内容、拓宽学习渠道、开拓视野、提升素养为目的学科拓展项目。在“XT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中,我们力求开发出“在同一年段具有鲜明学科特点”,且“在不同年段能体现提升学科素养序列” 的课程。二、拓展型课程全员实施(一)拓展型课程实施的目标1.开发多种学习渠道,挖掘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