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中的“公共配套设施”的相关规范解读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825963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规中的“公共配套设施”的相关规范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控规中的“公共配套设施”的相关规范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控规中的“公共配套设施”的相关规范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控规中的“公共配套设施”的相关规范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控规中的“公共配套设施”的相关规范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规中的“公共配套设施”的相关规范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规中的“公共配套设施”的相关规范解读(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控规中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控制,2013年01月09日,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认识 1.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1.2公共服务设施与规划层面的关系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1布局原则 2.2布局依据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1教育设施 3.2医疗卫生 3.3文化体育 3.4商业服务 3.5金融邮电 3.6社区服务 3.7市政公用 3.8行政管理及其他,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3.1教育设施 3.2医疗卫生 3.3文化体育 3.4商业服务 3.5金融邮电 3.6社区服务 3.7市政公用 3.8行政管理及其他 四、公共配套设施规范表达 4.1图例表达 4.2成果图纸表达 五、公共配套设

2、施与GIS的结合,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认识,1.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类,一类是城市公共设施,即城市的行政、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机构,如市政府、博物馆、体育场等,属于A类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类是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即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建项目,如托幼、小学等,属于R类的居住用地。(本次讲座重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八类设施: 教育 医疗卫生 文化体育 商业服务 金融邮电 社区服务 市政公用 行政管理及其他 (本次重点以此标准为基础讲解),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认识,1.2公共服务设施与规划层面的关系,2.1布局原则(“分级、对口”原则)

3、,1)分级:主要根据居民对公共配套设施使用的频繁程度; 2)对口:指适应人口规模;,二、布局原则与依据,2.1布局原则(“分级、对口”原则),3)方法 “千人指标”和“服务半径”的方法:采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中标6.0.3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中各类的千人指标,得出需要补交的设施规模和数量。接着按照每项设施相应的服务半径进行布局,使设施的位置满足规划区居民的出行要求。,二、布局原则与依据,二、布局原则与依据,2.2布局依据,1)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二、布局原则与依据,2.2布局依据,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2.

4、2布局依据,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二、布局原则与依据,2.2布局依据,3)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2007),表7.0.1 公共设施项目配置,二、布局原则与依据,2.2布局依据,4)重庆市城乡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导则(2007.12),二、布局原则与依据,2.2布局依据,5)其它地方相关规定,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表4.1.5(B)广州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二、布局原则与依据,2.2布局依据,6)特殊规范,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重庆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标准细则 渝规发20061

5、68号,二、布局原则与依据,2.2布局依据,6)特殊规范,二、布局原则与依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3.1教育设施,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控制方法: 通过千人指标核算(生/千人生/班占地面积/人=用地面积) 常出现问题: 1、缺乏上位规划指导时,不清楚是否该布置中小学用地;(对人口原则) 2、遗忘落实控制规模;(班级) 3、满足规模时,忽略服务性;,3.1教育设施,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实务:某居住区规划总人口5万人,中小学用地面积12公顷,1个中学(5.5公顷),5个小学(6.5公顷),问规划中小学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居住区需求,指出不

6、合理地方?,3.1教育设施,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布局思路讲解: 千人指标方法: 1、教育用地=50(1000-2400平方米)=5公顷-12公顷 2、服务人数: 小学生5066生/千人=3300人 初中生5033生/千人=1650人 高中生5028生/千人=1400人 幼儿园5023生/千人=1150人 3、落实班级 小学3300人45人/班=73班 初中1650人50人/班=33班 高中140050人/班人=28班 幼儿园1150人30人/班=38班,4、确定数量 小学73班(12班、18班、24班)=6-3个(考虑服务半径),确定5个 初中33班(18班、24班、30班)=1个

7、 高中28班(18班、24班、30班)=1个 (一种方案:考虑合并初中和高中设置完全中学36班、48班、60班,每班50人,用地规模必须满足3050人17 平方米/生=5.18公顷;二种方案:考虑服务半径,设置2所完全中学) 幼儿园38班(4班、6班、8班)=9-5个(考虑服务半径确定),完全中学1所,规模60班,用地面积不能小于5.2公顷 小学5所,规模18班,用地面积不能小于1.35公顷/所 幼儿园8所,规模6班,3.2医疗卫生,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控制: 医院通过千人指标核算(床/千人占地面积/人=用地面积) 常出现问题: 1、医院(综合医院,服务城市)、门诊所(服务居住区)

8、、卫生站(社区)层级不清楚; 2、卫生站布局原则不清楚;(分级、服务半径),规划实务:某片区规划总人口10万人,问是否需要布置医院,规模,位置? 规划布局思路讲解: 综合医院(千人指标方法):1004床/千人=400床,400床115平方米/人=4.60公顷,3.3文化体育,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控制: 文化活动中心通过千人指标核算(用地面积/千人千人指标=用地面积) 常出现问题: 1、文化活动站、居民健身场地布局的原则(分级、服务半径),3.4商业服务,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常出现问题: 1、农贸市场的布局到底是独立占用地,还是不占用地;,有条件的也可独立设置 与其他公共建筑

9、合建,原则上不宜直接设于住宅底层或裙房 菜市场按120 m2/千人为控制指标,800m服务半径,步行时间在10分钟以内。占地面积为25003000 m2 菜市场应配置1处公共厕所、1处垃圾收集站(点),3.5金融邮电,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常出现问题: 1、电信支局、邮电所一般有市政专业负责; 2、储蓄所如何配置不清楚;,3.6社区服务,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常出现问题: 1、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概念混淆; 2、忽略托老所;,3.7市政公用,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常出现问题: 1、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概念混淆; 2、公交首末站设置标准不清楚; 3、社会停车场设置标准;,生活

10、垃圾转运站(控规中必须落实): 独立占地,且控制绿化隔离宽度; 采用非机动车收运方式时,服务半径0.4-1.0km; 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服务半径2-4km 公交首末站规模核实: 东部新城人口规模:150000人。 1、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按中小城市每1200人1辆公交车计算,须125辆公交车。 2、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 1587)首末站的规划用地面积宜按每辆标准车用地90100m2计算,须用地面积11250 m212500 m2。,社会停车场: 用地总面积每人0.81.0m2。 地面每个停车位宜为2530m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的每停

11、车位宜为3050m2。,3.8行政管理及其他,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常出现问题: 1、街道办事处常与行政区划划分有关,不应随意设置; 2、派出所、警务室,出现多种概念;,派出所辖区要结合街道区划设置,以1.53万人(500010000户)/个为宜,每处社区街道设置23个派出所。按照1.5警员/千人配置,其用地面积每处不小于3000m2,建筑面积每处不小于1500m2,服务半径800m。配置标准为用地面积100m2/千人,建筑面积50m2/千人。 警务室宜与社区服务中心组合设置。特殊的厂矿居住区和集中农村居民点也需要设立警务室。服务规模为0.3万人(1000户)/民警,建筑面积3m2/千人

12、,每处建筑面积新区不得小于20m2,旧城区不得小于10m2。,控规中建议只配置派出所。,4.1图例表达,四、公共配套设施规范表达,4.2成果图纸表达,四、公共配套设施规范表达,图纸底图清爽 内容表达清晰 用地色块、用地边界线、地块编号,4.2成果图纸表达,四、公共配套设施规范表达,五、公共配套设施与GIS的结合,1、介入阶段: 初步方案成型后 2、需要规划提供信息: 土地利用(居住、服务中心位置、水系及水系流向、公园绿地、防护绿地) 人口规模(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等级划分) 道路(道路等级、道路性质) 需要设置的各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模、选址原则要求)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对口原则,服务半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