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浆血不良反应及处理黄智君20127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1819508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献浆血不良反应及处理黄智君20127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献浆血不良反应及处理黄智君20127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献浆血不良反应及处理黄智君20127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献浆血不良反应及处理黄智君20127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献浆血不良反应及处理黄智君20127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献浆血不良反应及处理黄智君2012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献浆血不良反应及处理黄智君20127(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9月15日陕西某医院护士梅梅献血后下采血车时从车门口摔了下去,造成特重型颅内出血,经抢救无效身亡。,一、定义,献血(或浆)反应,医学术语。它是 献血(或浆)过程中,由于献血(或浆)者 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护 士、巡视医生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 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 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临床表现,(1)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2)中度:除轻型症状外,尚有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 (3)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觉、持续性低血 压、心动过缓等,二、原因,1、心理因素引致的情绪紧张 最

2、重要因素,多见于初次献血者。过度紧张、恐惧,晕血、怕针,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引发不良反应。,2、空腹、疲劳、身体不适,空腹、劳累、晕车、晕船。献血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献血反应。,3、疼痛,穿刺时局部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引起疼痛,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引了献血反应。,4、其他原因,1)潜在性疾病:血压异常、心血管疾病 2)采浆耗材存在质量问题: 3)枸橼酸钠过量 :低血钙 3)外界的诱因:等候时间过长、人员拥挤,声音噪杂,气温过高或过低及医护人员态度

3、欠佳等也可诱发献血不良反应。,三、预防,1 、心理疏导 做好解释工作 安抚紧张心情 待人亲切、语气温和,2、环境,清洁、卫生、整洁 宁静、温馨,3、体检,选择健康献浆员 (1)体重 血容量与体重成正比,(2)血压,高血压:非健康人 心脏功能的影响 血压骤降-冠状动脉闭锁、心绞痛 低血压:加剧大脑供血不足,(3)心脏,早搏 杂音 心律 心率,4、采浆耗材,采浆耗材:环氧乙烷残留量 离心杯:光滑 枸橼酸钠溶液,四、献浆反应及处理,单采血浆站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章 血源管理 九 紧急情况的处理 1、供血浆者不良反应的处理,1.1 做好采浆前准备工作(规程),1.1.1采集血浆人员在采浆前应做好设备器材

4、等的安全检查,并做好供血浆者的心理咨询,消除其紧张情绪。 1.1.2 发现供血浆者在采集血浆时发生不良反应时应停止采浆,立即通知巡视医生并协助其采取相应措施。(保持输液通道),献血反应的处理原则,1)停止采血 2)抬高双腿降低头部以增加血供 3)放松或脱去紧身衣服 4)打开窗户或电扇保证献血者凉快 5)在床边放置容器防止呕吐,6)定期检查脉搏 7)保证有人看护 8)整个过程中与其交谈让献血者安心,如有必要,建议他以后不要再献血 9)建议献血者如持续出现这种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向血站报告 10)保证献血者在成人陪同下离开,轻度献血反应处理:一般常规处理后即可缓解,在无偿献血登记表和献血不良反应及特

5、殊情况登记表上如实记录,并在三日内回访(电话)。 中重度献血反应处理:采血护士紧急常规处理后立即报告资深主管护师或医生进一步处理,后者根据其不同症状采取不同措施 。第二天回访(电话必要时上门)。,1.2 不良反应及处理(规程) 1.2.1 昏厥反应 由饥饿(其他?)造成血糖过低或恐慌、紧张等造成血管舒张反应,表现为头昏、无力、脸色苍白、恶心、出汗、脉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症状。 1.2.1.1停止采浆,平卧,抬高下肢,解开衣服,冷敷,症状可自行缓解,喂适量糖水或静脉输注适量50葡萄糖溶液。(温水) 1.2.1.2 使其处于良好的通风环境。 1.2.1.3 经以上处理症状部分缓解,可酌情补液(5的葡

6、萄糖生理盐水)。 (采前饮食?),1.2.2 恶心呕吐(规程) 1.2.2.1 尽可能使供血浆者感到舒适,给予心理支持,指压人中等;如果供血浆者想呕吐,应使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及假牙)吸入气管,并提供呕吐袋,准备洗擦毛巾,冷敷前额或颈后。 1.2.2.2 如果供血浆者仅仅是恶心,指导其作深呼吸。(避免换气过度) 1.2.2.3 情况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救治。,1.2.3 枸橼酸钠过量反应(规程) 枸橼酸钠过量进入体内会产生嘴唇麻木的感觉。 1.2.3.1 发生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采浆,休息一段时间该症状可自行缓解,同时可口服适量钙片(液态?)。 1.2.3.2 症状较明显时,可静脉注射10葡

7、萄糖酸钙(或者5氯化钙)。 1.2.3.3 症状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预防用药?),1.2.4 痉挛(规程) 供血浆者在痉挛发病期间往往力气很大并且无自控能力,此时需多人协助,防止其自伤,尤其预防自嚼舌头。 1.2.4.1尽量使痉挛者平卧,不要限制其手足活动,但应防止自伤或伤人。 1.2.4.2痉挛严重且无法缓解者,应立即送医院处理。,1.2.5 呼吸困难或突发心脏病(规程) 1.2.5.1 气管异物堵塞 发生气管异物堵塞情况,应立即停止采浆,取出堵塞异物或立即送医院处理。 1.2.5.2 呼吸困难或突发心脏病应立即停止采浆,对其做心脏复苏并立即送医院急救处理。,1.2.6 血肿(规程

8、) 若发生血肿,首先松开袖带,用35条已消毒无菌毛巾放在肿块上,用冰袋敷在毛巾面上,促进肿块吸收消散,按压毛巾710分钟,手臂位置应高于胸线以上。 重压,血肿的处理,停止采血 用力压住针刺位置,抬高手臂,直至血渗停止(分钟) 针眼及周围涂上消炎药并贴上胶带 向献血者解释采血不成功的原因并致歉 嘱献血者不能搬重物,如感剧烈疼痛应与血站或医生联系 在二十四小时内冷敷二十四小时后热敷加快其消退速度,1.2.7 过敏反应(规程) 表现为皮肤潮红、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肺部哮鸣音、咳嗽、气短等。(痒、疯疹) 1.2.7.1 口服非拉根或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或注射地塞米松。 1.2.7.2 尽量

9、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严重时送医院急救处理。,1.2.8 发热反应(规程) 轻度者表现为不适、畏寒、头痛、胸闷;中度者除上述症状外发热明显;重度者为寒战,体温过高3840,常发生在还输15分钟或13小时内,同时伴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休克。 应停止还输、注意保暖,高热者给与物理降温,口服阿司匹林0.51g。严重者送医院救治,保留所有采浆耗材。 (感染? 过敏? 溶血反应?),1.2.9 溶血反应(规程) 为红细胞破碎引起,此反应为迟发反应,表现为血尿、黄疸、体温升高、心前区、腰部疼痛等症状。 1.2.9.1应立即送医院急救处理。 1.2.9.2平卧、保持安静,高热者给与物理降温,

10、给氧,开放静脉通道,给5葡萄糖盐水,同时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碳酸氢钠溶液,甘露醇利尿,皮下或肌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mg/次等。 (送医院),1.2.10 空气栓塞(规程) 空气进入静脉所致,症状为:呛咳、胸痛,心率不规则,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瞳孔放大。 应立即停止采浆,保持安静,使供血浆者左侧卧位、头低位;给氧;西地兰0.4mg加入50葡萄糖20ml静脉缓慢滴注;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1.0g。 1.2.11对发生不良反应的供血浆者,无论轻重,都应保持联系,并将不良反应的性质及医护记录写在文件中,记录应有医务人员签名确认。,11、误刺动脉的处理,1)立即停止采

11、血,并在穿刺部位施以重压,将手臂举至心脏水平位置以上 2)维持压力至少15分钟 3)出血停止后绑上绷带,并嘱献血者至少用4-6小时 4)向献血者解释原因并致歉 5)在献血者感觉正常,并征得高年资医生同意后方可让他离开 6)如担心继续发生组织出血,应嘱献血者到就近医院检查,或隔日再来检查,12、感染 1)局部感染早期,可嘱献血者行热敷或鱼石脂软膏外敷,并根据疖肿、蜂窝组织炎、静脉炎的治疗方法分别进行处理;一旦发现全身性感染,应安排资深医师前往探望,并送其入院治疗。 2)将献血者的反馈信息及处理情况如实记录在献血不良反应及特殊情况登记表上,酌情进行回访追踪。,2.突发疾病的救护(规程) 2.1当供

12、血浆者突发疾病如心脏病、昏倒、外伤等发生时,不要轻易搬动伤者,应迅速叫救护车,并协助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急救。,13、采浆后注意事项,1)在献血前后4小内需喝比平时要多一点的液体。 2)在静脉针口上贴上胶布,4小时后才取走。 3)在下一次用餐时,避免过量酒精之类的东西。 4)如果静脉针口仍在流血,他们应该把手举起,压迫出血点,直到止血。如果还流,与血站联系。 5)如果头昏、身体虚弱症状不减退,需与血站联系。 6)在24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五、后期工作,任何献血反应都要先表示道谦,说明原因。 把不良反应现象记录在献血者的记录卡上,以便下一次献血时可以加强特别护理。 离开时预约下一次献血时间。,4

13、.3 记录要求(我中心SOP) 4.3.1 记录在献血不良反应及特殊情况登记表中,“不良反应情况”一栏中除记录献血者症状外,还应记录生命体征情况,包括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及心脏听诊情况。 4.3.2 “处理措施”一栏中除记录医护人员当时采取的措施,还应记录献血者离开时的状态、是否经医生同意。如使用了药品,还应详细记录药品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名、剂量及注射方式等,同时在急救药品使用记录表中记录。 4.3.3 跟踪回访完成后,应对本次献血不良反应作出相应的评价,包括反应的程度、类型,处理措施是否得当有效,献血者的恢复情况及跟踪回访的必要性等内容。,献血不良反应及特殊情况登记表,六、其他,急救器具列表,急救药品列表 (强心、升压、呼吸兴奋、抗过敏、镇静、扩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