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819179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练习题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鱼苗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将鱼苗养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加入某种药品,使容器内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及时除去鱼苗呼出的CO2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碱性不能太强现有以下四种物质供选择:双氧水、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钠(Na2O2)、氯酸钾它们的有关化学性质如下:(1)2H2O=2H2O+O2(2)2Na2 O2+2H20 =4NaOH十O2(3)2Na2 O22CO2= 2Na2CO3O2(4)2CaO22H2O=2Ca(OH)2O2(5)2CaO22CO2 =2CaCO3O2 (6)KC1O3不

2、与H2 O,CO2反应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 A.双氧水B.过氧化钙C.过氧化钠D.氯酸钾2.下列关于O2、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B.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O2转化成CO2C.CO2可用于灭火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极易溶于水3.某无毒气体密度约是空气的 ,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 ) 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A.或B.或C.或D.均可4.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CO2 ,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倒入澄清的石灰水B.用燃着的木条接近瓶口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里D.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5.实验室制取 CO2的有关操作

3、如图,错误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制气体C.收集D.验满6.某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要收集该气体可用以下方法中的( ) A.排水集气法和向下排空集气法B.只用向上排空集气法C.向上排空集气法和排水集气法D.只用排水集气法7.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 , 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 连接装置 加入大理石 加入稀盐酸 收集 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B.C.D.8.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 ,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用的方法是( )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集气法 A.或B.或C.或D.均可9.下列气体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H

4、2B.O2C.CO2D.N2二、填空题(共4题;共16分)10.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并正确放置在桌面上的无色气体。请你据此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性质有:(1)_(2)_ 。 11.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壁上有一层白色固体是_,可用_洗去 12.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 , b:_。(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药品选用高锰酸钾,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实验开始前如图F所示操作,标志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3)实验室若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若有4g CaCO3参加反应,会

5、生成_g CO2气体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选用装置_(填序号)。若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装置E,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 13.如图所示:在木块上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开口的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然后用导管(先伸至石灰水后提到木块表面)向钟罩内通入二氧化碳。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现象和出现的原因是_ 。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6分)14.某校化学课外学习小组在实验探究氮肥氯化铵的性质时作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将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一起研磨有氨味气体产生实验二:将镁粉投入氯化铵溶液中,两者立即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经检验该过程生成氯化镁和两种气体,其中种气体有氨味. (1)氯化铵与熟

6、石灰粉末起研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查阅资料】常温下某浓度的氯化铵溶液的pH为5.90氯气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显碱性.该氯化铵溶液显_性(填“酸”、“碱”、“中”)。为弄清实验二中两种气体的组成,进行如下探究: (3)【提出猜想】这两种气体可能是:氨气和_。 (4)【进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混合气体中有氨气将混合气体通过_后,用导管导出到酒精灯火焰上_学习小组提出的猜想正确。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气体收集装置是_;验满的方法是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取氧气时

7、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若用C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要先_,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_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 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16.有A、B、C、D四种物质,其中A、B、D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A和B是黑色粉末,将其混合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红色粉末Y和能使X溶液变浑浊的气体Z,Z与灼热的B反应,生成无色有毒气体E,D在高温下煅烧生成C和Z,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五、综合题(共1题;共14分)17.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_:_。 (2)第一实验小组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

8、用的发生装置_(填字母标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 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_作用。 (3)第二实验小组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_;若使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D装置中_时,开始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_,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4)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用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_(填“a”或“b”)进入F中。 (5)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可用_;医疗上用纯度较高的氧气进

9、行急救,是因为氧气能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解答】A、双氧水虽能制取氧气,但不能消耗二氧化碳,故A错误;B、因为2Ca2O2+2H2O=2Ca(OH)2+O2,有氧气生成,且2Ca(OH)2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弱,相应腐蚀性也小;且2Ca2O2+2CO2=2CaCO3+O2 , 可以同时消耗二氧化碳,可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故B最合适;C、过氧化钠虽能制取氧气,但生成的碳酸钠为强碱,碱性太强,故C错误;D、氯酸钾不与H2O,CO2反应,而它需要加热与二氧化锰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故D错误故选:B【分析】由题意“充足的氧气、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要及时除去、为防止细菌

10、繁殖,须将水的pH调节在8左右”,又因为2Ca2O2+2H2O=2Ca(OH)2+O2,有氧气生成,且Ca(OH)2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弱,相应腐蚀性也小;且2Ca2O2+2CO2=2CaCO3+O2 , 可以同时消耗二氧化碳,可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而双氧水虽能制取氧气,但不能消耗二氧化碳;过氧化钠虽能制取氧气,但生成的氢氧化钠为强碱,碱性太强掌握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熟记常用气体的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了解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CO2转化成O2 , 而不是将O2转化成CO2 ,

11、故错误;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不是易溶于水,故错误故选C【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根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判断;C、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分析判断;D、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的特点分析判断3.【答案】C 【解析】【解答】解: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并且是无毒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故选C【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由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决定,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并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4.【答案】B 【解析】【解答】解: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就证明满了;故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