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5 箪食瓢饮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817779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5 箪食瓢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5 箪食瓢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5 箪食瓢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5 箪食瓢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5 箪食瓢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箪食瓢饮暑期夏令营集合了,同学们都带着自己的行李准备上车。队伍的最后,小明提着一个几乎与自己的身体同样大小的包,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一边挤一边说:你们看我妈给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确实,小明的包里装着各种零食。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包拖上了车,好几个同学一起帮他把包塞进行李架里。气喘吁吁的小明一屁股坐在小明的旁边,瞪着俩大眼珠子,看着小强,高声叫道:“哟,小强,你就带这么个小包倒是轻快。我看你到时候是不是得喝西北风!看我多么幸福,有这么多的好吃的。”小强不慌不忙地说:“你可能觉得参加夏令营大吃大喝是幸福的事。我觉得箪食瓢饮的夏令营更值得纪念。”听完这话,小明一脸疑惑,那这个“箪食瓢饮”到底是什

2、么意思呢?孔子一生共收了三千名学生,其中得意门生有七十二个。而在这七十二人中,他最喜爱和器重的是颜回。颜回身材不高,性格内向,沉静寡言。颜回对孔子十分尊敬。他十分听从孔子的教诲,有了错误就努力改正,从不再犯第二次。孔子曾经说过:“自从我收了颜回这个学生,其他的学生对我更亲了。”而颜回也是孔子认为自己的学生中德行最高的人,他把颜回当做自己最得意的学生。有一次,孔子问颜回:“颜回,你家里穷,房子也小,为什么不去求个官职也好改善生活?”颜回说:“学生有一些薄田,虽然收入不多,但吃穿已经够用了,而且还可以弹琴自娱自乐。我只想像老师这样有学问,我为什么要去做官呢?”听了颜回的话,孔子感叹地对学生们说:“

3、颜回吃的是一竹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那么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他却十分乐观。他真是一个贤德的人呀!”遗憾的是,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白,四十岁时就去世了。后来,人们把颜回居住的街称为“陋巷街”,把颜回当年吃水的井叫做“陋巷井”,还在井上修建了“颜乐”亭,以追念颜回这种贫贱不改志向的德行。在古代,生活条件艰苦,“箪食瓢饮”不仅指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德,也成了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标志。安于贫穷是真的因为贫穷?其实不是这样的,“箪食瓢饮”的生活状态不是因为生活的贫穷,没有办法才选择这样节省食物。而是因为内心世界的富有,一个人只有在有更高的追求的时候,才会把很多事情看轻,才会像孔子说的那样,

4、“别人都觉得这种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困苦,颜回却非常高兴。”看来颜回是真的拥有了高级趣味和更高的目标的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难怪连孔子都对颜回十分的尊敬呢。在现代,生活富足的我们,如果也能选择“箪食瓢饮”的生活,不攀比吃穿,不攀比我们拥有的物质生活,说明我们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但是这不是要让同学们真的像两千年前的颜回一样,只吃简陋的食物,“箪食瓢饮”这四个字是向我们传递一种内心的生活状态。我们要敬佩的不是颜回的箪食瓢饮的生活,而是颜回住在那么简陋的地方,吃的那样简单,但是依然很快乐,不会放弃自己的志向,不会忘记自己当初的梦想。希望同学们也做一个像颜回这样品德高尚的人。下面一起看一下

5、像颜回这样“箪食瓢饮”却不改变自己抱负的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文学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赫赫有名的大司马、开国功臣;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但到了东晋末期,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陶渊明生性淡泊,在家境贫困、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读书作诗。他关心百姓疾苦,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理想,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做官。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就辞职回家了,随后朝廷又来召他回来做官,他也没有答应。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是“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

6、督邮刘云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地方官员索要钱财,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摘掉官帽,辞职归乡。从此之后,一面读书,一面种田。因门前种了五棵柳树,后人称他为“五柳先生”。他一生清苦,虽然与颜回的春秋年代相距几百年,但是两个人却更像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唐代大诗人王维更是有诗赞美道: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美田园乐七首其五

7、此诗讲的就是颜回和陶渊明二人,虽然生活艰苦箪食瓢饮,但是精神生活富足,并且在艰苦的生活中能坚守自己的梦想,体会其中的快乐。成 语:箪食瓢饮 dn s pio yn释 义: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多用于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食”在这里读 s ,意思是喂养,提供食物,与“饮”相对。近义词:节衣缩食 粗茶淡饭反义词:大吃大喝 穷奢极侈 食前方丈示 例:物质欲望是无穷的。为了保持清廉,必要时过一过箪食瓢饮的生活很有好处。文言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