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有答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1812451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有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附答案)班级姓名座号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2.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位于长江下游浙江余姚的是原始居民,他们种植,建造房屋。2.位于陕西西安的是原始居民。他们建造房屋,种植。第3课远古的传说1.距今约四五千年,炎黄部落,在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他们结成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后人尊称炎帝,黄帝为。2.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先后有尧、舜、禹、历史上把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或制度叫做。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约公元前2070年,

2、禹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家天下”局面是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开始,标志着代替了,标志着“”变成了“”。3.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史称。4.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2)内容:周天子把管理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的权力分给宗亲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诸侯需要向周王,服从,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再分封,从而确立社会等级制度,、是贵族等级。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青铜器代表作有(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2.中国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第6课动荡的

3、春秋时期1.后期,和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2.任用为相,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战国初期,晋国被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取代,七个诸侯国被称为“战国七雄”;2.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3.商鞅变法(1)目的:(2)公元前356年,任用商鞅主持变法。(3)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1)(影响最深远的措施)(2)(3)改革户籍制度(4)严明法度经济(1)(最能体现变法性质)(2)(国富)。(3)统一度、量、衡。军事(兵强)作用:(5)启示:(6)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4.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发

4、挥防洪、灌溉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第8课百家争鸣1.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著作,主张。2.儒家学派创始人是,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记述了孔子言论,核心思想是,创办私学,主张“”(教育公平)。3.墨家创始人是,主张“”;选贤;提倡节俭。4.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是孟子,主张实行“”;提出“”,反对非正义战争。5.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是庄子,主张治国要;提倡个人6.战国末期的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强调,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他的学说最后被秦始皇所采纳。)第9课秦统一中国1.秦国经过,实力超群,公元前,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2.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3.秦始皇采取了那

5、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最高统治者称,拥有的权威,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分别掌管;地方建立,地方行政长官由任免;(2)经济上:统一、(3)文化上:(全国通用的标准字是)(4)军事上:北击匈奴,修建,开拓南疆,修筑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1.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表现:、税重役重、刑罚严苛。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率众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又名“大泽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陈胜吴广起义是3.项羽:公元前207年,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成语:破釜沉舟)4.刘邦:直逼咸阳,与民约法三章,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易错:最后推翻秦朝的是领导

6、的起义军)5.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战争,史称,刘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相关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相关故事:鸿门宴)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公元前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定都。刘邦是汉高祖。2.为了巩固政权,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的政策。3.文景时期,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钱粮充盈,出现了。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1)政治上:颁布,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监察地方。(2)思想上:,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3)经济上: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实行盐铁

7、官营和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民族关系:派出使西域;使汉与西域互通;(5)对外关系: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2.秦始皇打击儒学,汉武帝推崇儒学的原因:第13课东汉的兴亡1.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2.刘秀(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西域: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2.汉武帝派出使西域,使得汉通西域;3.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西汉汉武帝时期):3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4.公元前60年,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时期,中国人已

8、经知道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改进造纸术,使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纸术发明的意义2.东汉名医有被称为“医圣”的,他写有,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4.史记:作者是生活在时期的。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记载了从至三千多年的历史。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5.兴起于东汉,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6.佛教是西汉末年从传入中国的。第16课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决战。影响:为曹操奠定了基础。2.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影响:为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3.三国鼎立的形成:220年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4.三国时期的夷洲是现在的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公元266年,建立西晋,定都。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2.八王之乱影响:西晋从此衰落;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4.人口内迁:主要是北方五个少数民族迁往。5.人口南迁:黄河流域的汉族往南迁。6.十六国时期,建立的统一了黄河流域(北方)。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1.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