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2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791225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2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2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2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二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2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二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2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2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2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3.2.2 PN结的形成,3.2.3 PN结的单向导电性,3.2.4 PN结的反向击穿,3.2.5 PN结的电容效应,3.2.1 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3.2.1 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漂移运动: 在电场作用引起的载流子的运动称为漂移运动。,扩散运动: 由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载流子的运动称为扩散运动。,3.2.2 PN结的形成,多子的扩散运动,少子的漂移运动,浓度差,P 型半导体,N 型半导体,扩散和漂移这一对相反的运动最终会达到动态平衡,使空间电荷区的厚度固定不变。,形成空间电荷区,扩散的结果使空间电荷区变宽。,内电场越强,漂移运动越强,而漂移使空间电荷区变窄。,在一块

2、本征半导体两侧通过扩散不同的杂质,形成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此时将在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结合面上形成如下物理过程:,因浓度差 ,空间电荷区形成内电场, 内电场促使少子漂移, 内电场阻止多子扩散,最后,多子的扩散和少子的漂移达到动态平衡。故交界面上的正负离子数不在变化,空间电荷区相对稳定,宽度不变,这个区域就称PN结。,多子的扩散运动,由杂质离子形成空间电荷区 ,* 空间电荷区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了一个电场,它不是外加电压形成的,而是由内部载流子运动形成的,故称为内电场。方向为NP。显然它的电场力起 着阻止空间电荷区两边多子继续扩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空间电荷区是一个阻挡层。,* 对于

3、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面形成的不能 移动的带电离子薄层称为空间电荷区。,* 在空间电荷区,由于多子都已扩散到对方并参与复合,使得可以移动的正负电荷消失,所以也称该区域为耗尽层。,由内电场方向决定N区电位高于P区电位,而在PN结以外的区域保持电中性。电子由N到P必须克服内电场力做功,即越过一个能量高坡,一般称势垒,因此又把空间电荷区称为势垒区。,3.2.3 PN结的单向导电性,1. PN结加正向电压时(正向偏置),PN 结变窄,P接正、N接负,内电场被削弱,多子的扩散加强,形成较大的扩散电流。,PN 结加正向电压时,PN结变窄,正向电流较大(它由起支配地位的扩散电流决定),正向电阻较小,PN

4、结处于导通状态。,P接负、N接正,2. PN结加反向电压时(反向偏置),PN 结变宽,内电场被加强,少子的漂移加强,由于少子数量很少,形成很小的反向电流。,PN 结加反向电压时,PN结变宽,反向电流较小(它由起支配地位的漂移电流决定),反向电阻较大,PN结处于截止状态。,少子电流为热激发电流, 一定温度条件下,少子浓度是一定的,故少子形成的漂移电流恒定,基本上与所加反向电压的大小无关,这个电流也称为反向饱和电流(与PN结正偏时的电流方向相反)。,PN结加正向电压时,呈现低电阻,具有较大的正向扩散电流; PN结加反向电压时,呈现高电阻,具有很小的反向漂移电流。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PN结具有单向导

5、电性。,3. PN结VI 特性表达式,其中,PN结的伏安特性,IS 反向饱和电流,VT 电压温度当量,绝对温度,玻耳兹曼常数,电子电荷量,n 发射系数,与PN结的尺寸、材料、通过电流有关。其值在12之间。,其中k为玻耳兹曼常数 1.381023J/K q 为电子电荷量1.6109C T 为热力学温度 对于室温(相当T=300 K) 则有VT=kT/q =26 mV。,3.2.4 PN结的反向击穿,当PN结的反向电压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反向电流突然快速增加,此现象称为PN结的反向击穿。,热击穿不可逆,3.2.5 PN结的电容效应,扩散电容CD : PN结正偏时,多子在扩散过程中引起电荷积累 的变化。,扩散电容示意图,VD内电场增强 多子扩散减弱,Q,(2) 势垒电容CB: 势垒区空间电荷随外加电压变化而产生的电容效应(主要体现在PN结反偏时)。,end,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