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营养知识与施肥-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790255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5.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营养知识与施肥-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作物营养知识与施肥-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作物营养知识与施肥-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作物营养知识与施肥-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作物营养知识与施肥-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物营养知识与施肥-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营养知识与施肥-概要(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物营养知识与施肥,2014年8月 济宁,提 纲,植物营养知识 作物施肥 影响肥料吸收的外界因素 作物缺素症状,物质和能量的“ 大循环”,人类施肥活动根本目的是调节这一环节,向自然界获取更多的能量。,一. 植物的营养成分,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同,所引起的作用也不同,有些是偶然进入植物体内,有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是是不可缺少的。,必需营养元素的三个依据 1. 如缺少,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必需性; 2. 功能不能由其它营养元素代替不可替代性; 3. 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直接性。,(一) 必需营养元素:,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7种碳、氢、氧、氮、磷、钾、钙、镁、

2、硫、铁、硼、锰、铜、锌、鉬、氯、镍。,Mn,B,Fe,S,N,C,O,H,Ca,K,P,Cu,Cl,Zn,Mg,Mo,Ni,在17种营养元素之外,还有一类营养元素,它们对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或为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人们称之为“ 有益元素”。 其中主要包括: Si Na Co Se Ni Al 等。,水稻Si、固氮作物Co、甜菜Na等。,(二)有益元素,二. 植物各生育期的营养特性,植物通过根系由土壤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就叫植物营养期。,一般作物吸收三要素的规律是: 生长初期吸收的数量和强度都较低,随着生长期的推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增加,到成熟阶

3、段,又趋于减少。,植物营养期:,植物营养阶段性:,多为植物生长的前期。 磷一般在苗期。玉米出苗后1周,棉花出苗后10-20天,小麦分蘖始期。 氮比磷稍后一些,一般在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过渡时期,小麦在分蘖和幼穗分化两个时期,玉米在幼穗分化期,棉花在现蕾初期。 养分供应主要靠基肥或种肥供应。,指养分需要量最多,且施肥能获得最大效应的时期。,植物营养临界期:,是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间的不平衡,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的那段时间,且后期难以弥补和纠正的时期.,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玉米氮素最大效率期在喇叭口到抽穗初期; 小麦氮素最大效率期在拔节到抽穗期; 棉花氮素最大效率期是在开花结铃期

4、。,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包括籽粒和茎杆) 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一定的养分; 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养分于土壤,地力必然 会下降; 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需归还从土壤中取走 的全部东西; 为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中施加灰分元素,三.施肥的基本原理,(一)养分归还学说,目前缺微量元素。,(二)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量最小的有效养分,无视这个限制因素,即使继续增加其它营养成分,也难以提高产量。,木桶效应,是最小养分律的引用和发展,1905年美国布来克曼(Blakman)将其扩大到养分以外的生态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养分和机械支持等。,(三)限

5、制因子律,其内容是: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四)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提 纲,植物营养知识 作物施肥 影响肥料吸收的外界因素 作物缺素症状,“有粮无粮在于水, 粮多粮少在于肥”,有的地块化肥没少用,但产量却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少。,作物及生长阶段不同其养分需求也不同。,土壤条件不一样施肥就不一样。,栽培措施同样对施肥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灌

6、溉、密度等)。,肥料并不是施得越多越好,盲目施用过多,既浪费肥料,又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减少收益。,?,施肥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施肥要有针对性!,肥料性质的差异导致施肥方法和效果差异很大。,(一)施肥目的与依据,施肥目的 1)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实现高产。 2)提高和保持土壤肥力。 3)提高作物抗逆性能,保证稳产。,施肥依据 土壤:供肥能力、保肥能力。 质地、有机质、养分含量、障碍因子等 作物:养分需要量及需求规律。 肥料:基本理化性质。 有效成分、养分种类及含量、溶解性等 栽培措施:密度、灌溉等。 气候条件:晴、阴、雨 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用地养地,改善环境,促进提高。 产投比。最大的经济

7、效益。,施肥总量,养分种类与比例,施肥时期,分配比例,施肥方法,作物需肥特点与施肥,不同作物对养分所需要的数量各不相同,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如: 禾谷类作物对氮的需要量较大,磷、钾次之; 豆科作物对磷的需要量比一般作物多; 而蔬菜类作物是以生产叶子为主的,对氮的需要量比任何作物都大。 作物的需肥特性告诉我们,对于不同的作物要选择不同的肥料搭配施用。,(二)肥料相关知识,当前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重化肥,轻有机肥; 重氮肥,轻磷、钾肥,忽视微肥; 重产量,轻质量; 施用方法陈旧落后。,化肥的特点,化肥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而成的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 共同特点:成分单纯,养分

8、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土培肥的作用。,1.氮肥的分类,氮肥可分为铵态氮肥(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 )、硝态氮肥(硝酸铵、硝酸钠)、酰胺态氮肥(尿素)和长效氮肥(包膜肥料、控释或缓释肥料 、尿素甲醛、尿素衍生物二异丁叉二脲)四大类。,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NH4+除被植物吸收外,一部分被土壤胶体吸附,另一部分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NO3-;NO3-则易随水淋失,在还原条件下还会发生反硝化作用而脱氮。尿素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碳酸氢铵。,合理施用,1.依土壤:首选必须将氮肥重点分配在中、低等肥力的地区,碱性土壤可选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

9、如硫铵、氯化铵等;酸性土壤上应选用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如碳铵、硝酸钠、硝酸钙等。盐碱土不宜分配氯化铵,尿素适宜于一切土壤。铵态氮肥宜分配在水稻地区,硝态氮肥不宜分配在雨量偏多的地区或水稻区。质地粘重的土壤上氮肥可一次多施,砂质土壤上宜少量多次。,2.依作物营养特点:应将氮肥重点分配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上。水稻宜施用铵态氮肥,马铃薯最好施用硫铵,一般禾谷类作物硝态氮和铵态氮均可,叶菜类多喜硝态氮等。作物不同生育时期施用氮肥的效果也不一样,在保证养分最大效率期的氮肥供应。,3.依肥料特性:铵态氮肥表施易挥发,宜做基肥深施覆土。硝态氮肥移动性强,不宜做基肥,更不宜施在水田。碳铵、氨水、尿素、硝铵一般

10、不宜用做种肥,氯化铵不宜施在盐碱土加重氯积累和低洼地,也不宜施在烟草、甘蔗、马铃薯、葡萄、甜菜等忌氯作物上。干旱地区宜分配硝态氮肥,多雨地区或多雨的季节宜分配铵态氮肥。,作物的高产、稳产,需要多种养分的均衡供应,氮肥与磷、钾肥的有效配合对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增产作用均很显著。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取长补短,缓急相济,互相促进,既能及时满足作物营养关键时期对氮素的需要,同时有机肥还具有改土培肥的作用,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2.磷肥的种类,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钢渣磷肥)和难溶性磷肥(磷矿粉、骨粉),提高磷利用率的方法,与有机肥混合使用-减少固定、络合铁、铝、钙

11、做底肥集中条、沟施-与根系亲密接触 优先考虑越冬作物及豆科作物-温低,供应差;喜磷 氮、磷、钾配合施用-保持平衡比例 沙土、旱田优先施用-有机质低、磷低 合理利用磷肥的后效-残留重,连续后,可隔2-3年用,3.钾肥的种类,生产上常用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和草木灰等。由于草木灰中含有K2CO3,所以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它是一种碱性肥料。,合理施用,优先考虑沙土、含钾量低的土壤。 喜钾作物如马铃薯、甘薯、甘蔗、甜菜、西瓜、果树、烟草以及豆科作物、油料作物优先施用钾肥。 不同钾肥的科学使用。(忌氯、喜钾、草木灰杀菌除害),4.微肥施用,锌肥:一般作物喷施浓度为0.02-0.1,玉米、水稻一般用0.1-

12、0.5的浓度。于玉米4叶期、拔节期或其他作物生长的中前期喷洒。 硼肥:一般在作物苗期和营养转入生殖生长时各喷一次。棉花在蕾期、初花期、花铃期各喷洒0.2的硼砂溶液;大豆于花期喷洒0.2的硼砂水溶液;花生可在花期喷0.2%的硼砂水溶液12次;番茄于苗期、花铃期各喷1次0.2的硼砂水溶液;苹果在蕾期、盛花期各喷0.15的硼酸水溶液或0.3的硼砂水溶液。 铜肥:喷施浓度应控制在0.02以下,以免引起叶片中毒。果树等作物若需加大浓度,可加追1020的熟石灰混合后喷洒。,锰肥:果树用0.3%-0.4%浓度,豆科作物以0.03%为好,水稻以0.1%为好。 钼肥:叶面喷洒用0.010.1的钼酸铵溶液,于蕾期

13、至盛花期喷施23次。同时,施用钼肥必须注意不能在碱性条件下施用。 铁肥:喷施浓度一般以0.21%为宜,在生长中前期喷施,果树多在萌芽前喷施。 硅肥:使用很少,但在禾本科植物中含量较高,能有效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力。,5.有机肥,有机肥料: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包括粪尿肥、堆沤肥、绿肥、杂肥、饼肥等。 粪尿肥:人粪尿、家畜粪尿和厩肥;堆沤肥:沤肥、沼气发酵肥和秸秆还田;绿肥:紫云英、苜蓿、苕子和田菁。 绿肥具有良好的生物改土、固氮、覆土作用。 半腐熟阶段:堆积后57天产生高温,材料开始分解、软化,成棕色,外部特征为“棕”、“软”、“霉”。

14、腐熟阶段:在水气协调下,有机物继续腐解,腐殖化占优势,外部特征为“黑”、“烂”、“臭”。 过劲阶段:半腐熟阶段后,堆肥过分通气失水,防线菌大量繁殖,有机物过分分解,外部特征为“灰”、“粉”、“土”。 未腐熟好就用,易发生烧苗、中毒、病菌、夺养分等。,按组成可把肥料分为三大类:,铵态氮肥:氯化铵 硫酸铵 碳酸氢铵 氮肥 硝态氮肥:硝酸铵 硝酸钙 硝酸钠 酰胺态氮肥:尿素 石灰氮 尿甲醛 增值尿素 增效氮肥 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 重过磷酸钙 磷肥 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 沉淀磷肥 化学肥料 难溶性磷肥:磷矿粉 骨粉 钾肥:硫酸钾 氯化钾 微肥:硫酸锌 硼砂 硫酸亚铁 化成: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铵

15、复合(混)肥 混成:复混肥 掺混肥 各种作物专用肥 肥料 新型 :控释肥 、缓释肥 、稳定性肥料 、包裹型复混肥料 水溶肥:大量元素、含氨基酸、含腐植酸的水溶性肥 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剂、秸秆腐熟剂、磷细菌肥 固氮菌肥, 有机肥料:人畜粪尿 厩肥 绿肥 杂肥 商品有机肥,(三)几种作物施肥技术,小麦施肥技术,小麦主要生育阶段有发芽出苗、越冬、返青、拔节、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出苗至返青为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拔节至抽穗为旺盛生长期,营养和生殖并进,生长速度快;开花至成熟期为生育后期。 需肥规律是,冬前分蘖期吸收较多,越冬期较少,返青后需要量大,拔节到开花期是吸收高峰期,可占氮的31.2%、磷的

16、64%、钾的60%。,小麦施肥技术,要克服钾肥不足、氮肥运筹前期重中后期轻的施肥习惯。 有机肥宜作基肥和前期追肥;磷、钾肥可全作基肥,或80%作基肥,20%作后期追肥。氮肥基、追各半,早施苗肥,占总氮量的10-20%,宜在两叶一心前施用;施好拔节孕穗肥,占总用氮量的30-40%左右。,玉米施肥技术,生育期有出苗、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开花、吐丝和成熟。吸收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 氮的吸收:苗期占10%,拔节孕穗占76%,抽穗至成熟占14%; 磷的吸收:苗期占10%,拔节孕穗占63%,抽穗至成熟占27%; 钾的吸收:70%以上在抽穗前被吸收。,玉米施肥技术,对于夏玉米,如时间允许,磷钾肥宜全部作基肥;氮肥40%左右作基肥,10-15%作苗肥和拔节肥,45%左右作穗肥。如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