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附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1789270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附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四语文试题说明:本试题共8页,五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评价评卷人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瘠薄(j) 馈赠(ku) 断壁残垣(yun) B炽(zh)热 恣睢(su) 如法炮制 (po)C迸(bn)溅 教诲(hu) 叱咤风云(ch)D绯红(fi) 躯壳(k) 蹑手蹑脚(ni)2下列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2分)A恻隐 荒谬 阴霾 即往不咎 B 翘首 揿钮 狡黠 锲而不舍C憔悴 隐匿 臆测 粗制烂造 D 奥秘 慰籍 镶嵌 遮天蔽日3下列

2、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无数市民。B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C在距今年欧洲杯开赛不到四个月的时候,卡佩罗教练与英足总因队长人选问题一言不合,拂袖而去,他的辞职令英足总陷入尴尬境地。D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羲之之书(书法)晚乃善。(墨池记)B吾妻之美(美丽,漂亮)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C向(如果)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捕蛇者说)D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民弗从也。(曹刿论战)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豁达明理、粗中有细,李逵直爽率真。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C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都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D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

4、比亚的著名悲剧。该剧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也反映资本主义早期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7依次为下面文字横线处填入相应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 。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 、 共同发展。中国人民追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祝愿各国人民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真诚希望,世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 、 ,努力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建设成为共同的美好家园。守望相助 同舟共济 宇宙浩瀚,星汉灿烂 相互理解 相互帮助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评价评卷人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8默写填空。(7分)衣带渐宽终不悔, 。 (柳永蝶恋花) ,月涌大江

5、流。 (杜甫旅夜书怀) ,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怀念故人,感慨世事变迁的情感的诗句是: , 。有梦想就有远方,许多诗人借诗抒怀,在他们的诗作中抒发了各自不同的追求和梦想,请写出其中一句。 , 。9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诗后赏析题目。(3分)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的两句诗。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为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

6、哉?小人所好者禄利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 选自朋党论 )【注】党引:结成私党,互相拉拢;交疏:交情疏远;保:关心爱护。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及其见利而争先( ) 虽其兄弟亲戚 (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仔细阅读文字,引用原文语句说说“小人无朋”的原因。(2分) 依据本文内容,结合你的阅读和思想

7、积累,谈谈你心目中的“君子之风”。(2分) 评价评卷人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2分) 读书风雅事,何必硬上弓 (钱科峰)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红烛佳人,西窗伴读,古人这种读书意境曾经是许多读书人的美好向往。然而时过境迁,佳丽多在夜总会,窗前多是梦游人。在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一个ipad玩一宿,一个手机捧半天,就是缺失了捧书夜读这档事,家里可以没有书,却不能没有wifi,读书者几何?我们已可想而知。 一天工作八小时,睡觉除去八小时,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大家都在干什么?在这个相对浮躁的时代,写书的都在搞穿越搞戏说搞低俗围着重口味打转,读书的哪能聚

8、精会神一门心思看名著读经典?职场要拼杀,社交要应酬,友情要联络,身心要娱乐,读书,有时即便有那个心,也未必有那份闲情。于是,图书大多成了家居装修时点缀书柜的软包装。 我国是个出版大国,每年出版的图书总量世界第一,然而与成反比的是中国读者群却不是世界第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64本,俄罗斯人均每年读55本,日本人均每年读40本,就连忙着整容做泡菜的韩国人每年也要读书7本,而国人均每年看书是0.7本。值得关注的是,三年前的调查数据显示,国人每年平均看书是4.5本,由此可见,国人不仅读书少,而且变得越来越不爱读书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文

9、化大国居然读者寥寥,这事儿说出去确实有伤面子,于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有识之士和官方组织坐不住了,意欲立法强制人们读书,不读书就是违法,违法就要处罚。这不,新华有报道称,我国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依法读书,守法读书,霸王硬上弓,此情形说出去照样不光彩,老外那是自愿读书热爱读书,咱却是牛不喝水强按头,这读书读得也太无奈了些。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一首劝学诗,既然大伙儿黑发不知勤学早,那么依靠点法律手段促进社会读书热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然而我总觉得

10、立法读书看上去很美,做起会很囧,试想,依法读书如何实施?读书多少如何计量?光买书不看书又如何鉴别?图书借而不阅又如何界定?真读与假读如何评判?一字一句看到脑子里的东西还真不好依法查处,硬制度要个软着陆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由此看,为阅读立法实在是不靠谱。 阅读是对知识的渴求,是一种精神的享受。阅读好比谈恋爱,没感觉、不喜欢的总是很难通过外力捆绑到一起的,即便通过法规硬性捆绑,读者与作者都不会有幸福感。读书本是风雅事,如今却弄得像霸王硬上弓,这多少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还是明代的于谦说得好:“书卷多情似古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要阅读更要悦读,只有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对书的热爱与嗜好,这书才能读到心里

11、记在脑里,否则,徒增一种形式主义而已。因此,读书之事可引导可激励而不可霸王硬上弓,有关部门肯花这番心思去立法,倒不如出台政策把书价降下,把更多的图书馆和便利借书点建起,通过各种方式让读书益智养心的氛围浓起。风雅之事文雅办,岂不更好更有效?! (摘自2013年9月杂文报有删改)11本文的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文章开头写古人与现代的不同表现有何作用?(3分) 13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本文虽为一篇议论文,但在语言表达上也不失文采和意蕴,独具“风雅”“生动”之美。仔细品读文字,试结合具体实例多角度评析本文文字之美。(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8分)芦苇,激荡人心的大美 (李汉荣) 绿树拥岸、蜿蜒流淌的河是很美的,要说河的最美的地方,那肯定是芦苇荡。 对河流的审美并不需要多的美学修养,河流有一种天生的打动人的美的力量,她闪烁的波光,她婉转的河岸,她或激越或温柔的流水的声音,她的周围和上空旋绕的鸟的身影,她的波光里明灭起落的星星的倒影、银河的倒影和云的倒影,从她身上弥漫而的湿润清爽的空气这一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方位地感染你、渗透你、浸润你,河流很快就笼罩和充满了你,此时,你没有别的感觉,你只有一个感觉河流真好,真爽,真美啊。 你不想再远离河流了,你就入迷地站在河风里,站在河的絮语里,你举目四望,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