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解读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1785836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5.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解读(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思路解读,王军伟 2009年,目录,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任务 二、坚持培养目标与学制不变 三、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 四、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五、加大行为导向课程模式的比例 六、文化课 七、专业课 八、教育技术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性教学的成功案例研究,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任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教育跨跃式发展后的新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文盲占人口的80%、小学毛入学率不到20%,初中毛入学率不到6% 近10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同龄人25%),职业教育三年内扩招300万,在校学生突破2000万,中职与普高大体相当

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近75%。,新的需求:上学难上好学; 普及初中教育普及高中教育。 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子女“上好学”,对职业教育质量有了更高期盼 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教育进入一个全面提高质量的新的历史阶段 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2.职业教育要实现向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战略转移 推动教学理念的变革,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依托信息技术平台的新型职业教育教学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还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

3、地头。”,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任务,三段式 第一年以学习知识为主 第二年以掌握技能为主 第三年以顶岗实习为主,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任务,农村 城市 企业,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任务,核心: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教育资源的统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重点,“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 有别于“以升学为导向”、“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普通教育,强调实践性教学,强化技能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任务,目标:提高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形成“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

4、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关于申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选题的通知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大纲 语文、数学等9门文化基础课大纲 电工基础等多门专业基础大纲 专业目录 一手抓规模扩大、一手抓质量提高,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任务,二、坚持培养目标不变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 劳动者就业人 高素质职业能力态度、知识、技能,人生观、方法论 职业道德(修养) ,90家制造企业认为技能型人才具备以下方面能力(按提及次数从高到低顺序) 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胜任目前工作能力、相关专业知识、工作效率、学习新知识和新技

5、能的态度,态度,德育课要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融入德育课的各门课程。要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学科,渗透到教学、实习和社会服务各个环节 培养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二、坚持培养目标不变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三、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1.从多数受教育者需求看“以就业为导向”,有关数据是根据此次调查回收的6800余份学生问卷统计得出的 学生的家庭背景 学生父母的职业以农民和工人为主体 学生父亲为农民的占38.10%,工人占23.7%;母亲为农民的占46.8%,工人占1

6、8.1%。 父亲是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10.1%;母亲是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5%左右。 父亲是其他占23.2%;母亲是其他26.9%。,图1.1.1 学生父母的职业(多选),三、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家庭经济情况 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抽样调查显示: 职业学校农村学生的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3000元的占42.7%,30007000元的占32.9%; 城市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11000元的占77.6%。其中,低于3000元的家庭占24.8%,30007000元的占27.9%,见表1.1.2 。 说明农村职业学

7、校学生家庭近半数低于平均水平,城市学生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家庭为主。,表1.1.2 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三、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1.从受教育者多数看“以就业为导向” (1)职业教育就业需求 普通教育升学需求 (2)就业需求下的课程模式 VS 升学需求下的课程模式 ()努力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三、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三、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2.中等职业教育的岗位目标技能型人才 (1)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现代制造与服务业的定位 现代制造与服务产业背景:中国已

8、成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跃居世界第位,吸纳近一半城市就业人口,但中国制造业生产率仅是世界强国营经中国服务业仅占,发达国家。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以上空间,可使增长。 要求:新型定单式培养模式,必须以一种全新的理念重新开发与组织中职课程与教学。,2.中等职业教育的岗位目标技能型人才 (1)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我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只有1/3是技术工人,其中初级工占到了60%,中级工36%,高级工4%,要改变这一状况,培养大批新型技术工人,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联合国组织统计,我国劳动技能指数居世界59位,三、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发展

9、,有利于学生就业,2.中等职业教育的岗位目标技能型人才 (1)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要特别解决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 城镇劳动者2.6亿,技能型劳动者仅占32.9% 农村劳动力4.8亿,大专以上占0.6%,高中只占11.9% 1.2亿农民工,初中及以下占87.5%,受过培训获证书占18.5% 特别制造业、加工等基础产业,高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三、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2.中等职业教育的岗位目标技能型人才 (1)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中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主要障碍 技术创新不足 人力资源缺

10、乏且结构不合理,三、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2.中等职业教育的岗位目标技能型人才 (1)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劳动者技能素质与劳动力市场不适应 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 劳动岗位空缺与劳动力过剩并存 技术工人,特别高级技工供不应求,三、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三、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2.中等职业教育的岗位目标技能型人才 (2)经济结构调整要求技能型人才的技术含量提高 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使劳动密集型企业缩水的同时,出现新的经济结构与就业增长点 新增就业与失业总量抵消 (3)就业质量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存之本 技

11、能型人才与普通“农民工”的差异 (4)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智力结构与技能教育,2.中等职业教育的岗位目标技能型人才 就业特点即时 就业层面技能型、技术型,三、以就业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四、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教师要重视研究学生智能结构、水平差异与个性需求,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角色的转变。 1.学生智力取向 新生中有64%是参加过“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以一般普通高中的入学录取分数400分为线,在具有“中考”成绩的新生中,成绩高于400分的仅占21.1%,低于400分的占78.9%,其中,300400分的占31.5%,200300分得占31.2%,200分以下的占16.

12、2%,见下图。需要指出的是,在没有参加中考的另36%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初中成绩较差登记入学的,有10.3%是初中没有毕业提前分流的学生。由此可见,中等职业学校新生中仅有10%左右的学生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成绩。,四、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四、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实际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且总体偏低。近90%的学生达不到当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实际上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未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增加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技能型与学术型(研究型)、工程管理型培养目标的区别,带来教学与课程模式上的区别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行为特点 杜威:一种书生是天生成的才具,能对于书本上的学问

13、有趣味,其余大多数的人,只知道对五官接触的能够实做的事体才有趣味,书本上的趣味是没有的,四、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在智能的结构和类型方面存在有本质的区别,总体上可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类。不同的智能倾向,对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不同的指向性。通过不同的教育和自身的学习,可成为研究型、学术型或技术型、技能型两类不同领域的人才。,四、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分析职业学校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较多的是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涉及经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具有较强的掌握能力;他们排斥概念、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通俗地讲,就是他们更多地对专业

14、实践感兴趣,而对纯理论的课程内容兴趣不高。,兴趣造就物理学家 杨振宁,四、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五、加大行为导向课程模式的比例,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专业技能课程(含顶岗实习)的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五、加大行为导向课程模式的比例,知识导向的课程一般以学科为基础直接陈述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行为导向的课程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现行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知识导向, 另一类为行为导向,知识导向是以理论为主线,主要通过传授形成的,其相应的教学方法就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以课堂教学为主 行为导向(Han

15、dlungsorientierung),又为实践导向,或者行动导向 以实践为主线,主要通过观察、模仿、练习形成技能 “教”、“学”、“做”并重的混合式学习即将成为课程主流 学中做 做中学,五、加大行为导向课程模式的比例,五、加大行为导向课程模式的比例,国外案例 “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训练”的新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岗位学习内容选取与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相关 教学环境贴近就业环境学习工厂、尽可能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 教学方法基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行动导向、问题(任务)导向,混合式课程是培养技能的主要课程模式 混合式课程模式适应职业学校的生源情况 由于混合式教学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16、,效果显著,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混合式课程模式的必要条件: 实训场所、耗材 小班教学(一般不超过25人) 双师型师资,五、加大行为导向课程模式的比例,混合式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角色扮演法 案例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在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项目教学法,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五、加大行为导向课程模式的比例,五、加大行为导向课程模式的比例,职业高中,六、文化课 回顾,上述两个意见相比较,后者: 不再提出相当于高中文化层次的要求; 文化课课时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40%降到30%) 职业技能要求高的专业,文化课时下降15个百分点。,职业高中,六、文化课,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方案,坚持就业导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