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素类3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725038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苯并素类3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苯并素类3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苯并素类3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苯并素类3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苯并素类3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苯并素类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苯并素类3(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1 掌握香豆素结构类型,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2 熟悉苯丙酸类的结构类型;香豆素的提取与分离及结构鉴定。 3 了解木脂素的结构特征及结构类型;木脂素的理化性质。,概念:苯丙素是天然存在的一类含有一个或几个C6-C3基团的酚性物质。常见的有苯丙烯、苯丙酸、香豆素、木脂素等,广义的讲,黄酮类也是苯丙素的衍生物。大多数的天然芳香化合物生源由此而来。,一、概 述,苯丙烯 propenyl benzene 苯丙醇 propanol benzene 苯丙酸及其缩酯 propionic acid benzene 香豆素 coumarins 木质素 ligni

2、ns 木脂素 lignans 黄酮 flavonoids,苯丙素类的存在关系到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和抗御病害的侵袭作用。其具有较广泛的生理活性,也是很受重视的一类天然成分。,苯丙素类,生源:是由莽草酸(shikimic acid)通过芳香氨基酸(苯丙氨酸或酪氨酸)合成而来。 桂皮酸 莽草酸途径,一、概 述,5,第一节 苯丙酸类,结构特点: C6-C3结构,具有酚羟基取代的芳香羧酸。,绿原酸,第二节 香豆素 coumarins,苯骈 -吡喃酮,这个结构是色原酮的异构体。,1,2,3,6,7,8,4,5,苯骈 -吡喃酮,(Chromone),一.定义: 香豆素是邻羟桂皮酸内酯,具芳香甜味。其结构母核

3、为 :,二 .结构类型:,根据香豆素的基本母核上的取代基不同,将其分四类: 1. 简单香豆素( simple coumarins):苯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1,2,3,4,5,6,7,8,伞形花内酯 umbelliferon,香豆素类在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均有分布,如致癌成分黄曲霉素类及发光真菌中的亮菌素类均属于香豆素类。这类成分分布得最广的还是高等植物中,其中芸香科和伞形科中分布最多。它们在植物体内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苷酶解可环合成游离的内酯状态。,(1)线型(6 、7呋喃骈香豆素型),补骨脂内酯型,补骨脂内酯(Psoralen),(2)角形(7、8呋喃骈香豆素型),白芷内酯

4、型,白芷内酯(Augelicin)(异补骨内酯),2.呋喃香豆素,10,花椒内酯(Xanthyletin),(2)角型(7,8吡喃骈香豆素):黄曲霉素,邪蒿内酯(Seselin),3.吡喃香豆素(Pyranocoumarins) 香豆素母核上C6位或C8位的异戊烯基与邻酚羟基环合而成2,2-二甲基-吡喃环结构的香豆素类。 (1)线型(6,7吡喃骈香豆素):,4.其它香豆素 -吡喃环上有取代的一类香豆素。C3 C4上常有苯基、羟基、异戊烯基取代。,亮菌甲素,海棠果内酯,逆没食子酸,黄檀内酯(Dalbergin),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紫苜蓿酚,双香豆素: 是香豆素的二聚体和三

5、聚体。,15,Wikstrosin(瑞香科),1 性状 天然的香豆素多有完好的结晶,大多具香味。 小分子的香豆素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出,并能升华。 但香豆素的苷则多无香味和挥发性,亦不能升华。 2 溶解度 游离香豆素一般不溶或难溶于水,可溶于沸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和乙醇等有机溶剂。 香豆素苷能溶于水、醇,难溶于乙醚、苯等低极性有机溶剂。,三、香豆素 (二) 香豆素的理化性质,三、香豆素 (二) 香豆素的理化性质,3 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香豆素的-吡喃酮环具有,-不饱和内酯性质,在稀碱液中会逐渐水解生成顺邻羟桂皮酸的盐,而顺邻羟桂皮酸不易游离存在,其盐的水溶液经酸化即闭环恢复成内酯。这个

6、闭合过程极易发生,即使在很弱的酸溶液中,如通入CO2也能促使其内酯化而闭环。,OH-,H+,OH-,长时间加热,H+,Coumaric acid,香豆素如果和碱液长时间加热,水解产物顺邻羟桂皮酸衍生物则发生异构化,转变成反邻羟桂皮酸的盐,再经酸化也不再发生内酯化闭环反应。 香豆素内酯环发生碱水解的速度主要与C7位取代基的性质有关。,三、香豆素 (二) 香豆素的理化性质,4 显色反应 (1)异羟肟酸铁反应-内酯的显色反应 碱性条件下,香豆素内酯开环,并与盐酸羟胺缩合成异羟肟酸,再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合成盐而显红色。 (2)与酚类试剂的反应 具有酚羟基,可与FeCl3试剂产生颜色反应; 若酚

7、羟基的对位未被取代,或6-位上没有取代,其内酯环碱化开环后,可与Gibbs试剂、Emerson试剂反应。,三、香豆素 (二) 香豆素的理化性质,20,一般利用香豆素的溶解性、挥发性及具有内酯结构的性质进行提取分离。 1 系统溶剂法: 常用PE,苯,乙醚,EtOAc,丙酮和甲醇依次萃取。 2 水蒸气蒸馏法: 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小分子香豆素。 3 碱溶酸沉法: 香豆素类化合物多呈中性或弱酸性,所以常与中性、弱酸性杂质混在一起。可利用内酯遇碱能开环溶解,加酸又环合沉淀的特性加以分离。,三、香豆素 (三) 香豆素的提取分离,4 色谱分离法:,香豆素的混合物部分最后通过层析的方法才能得到单体。 香豆素一

8、般用硅胶吸附层析、氧化铝层析和聚酰胺层析。 碱性氧化铝可能使香豆素发生降解,故很少使用。 对酚性香豆素强吸附, 洗脱剂可用己烷乙醚、己烷-乙酸乙酯 和石油醚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层析法,三、香豆素 (三) 香豆素的提取分离,制备型HPLC,对极性较强的香豆素类采用反相柱色谱(C18或C8)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正相和反相色谱的区别,三、香豆素 (三) 香豆素的提取分离,第二节 香豆素 四、香豆素的波谱学特性,(一)紫外光谱,UV下显蓝色荧光。 C7位导入-OH荧光增强 -OH醚化后荧光减弱 母核上无含氧官能团取代时: 274 nm苯环 311 nm吡喃酮环 有含氧取代时: 最大吸收向红位移。,

9、(二)红外光谱 -吡喃酮羰基 17501700cm-1 羰基如与取代基形成分子内氢键 16801660cm-1 内酯环 12701220cm-1 内酯环 11001000cm-1,25,诊断信号: H-3,d,6.16.4 J=9.5Hz,H-4,d,7.58.3 J=9.5Hz,(四)核磁共振谱 1.H-1 NMR,受内酯羰基吸电子共轭效应的影响,1,8,4,5,呋喃香豆素(呋喃环上没有取代)的诊断信号: H-2,H-2 7.34-7.80 线型H-36.7,角型H-37.0,2. 13C NMR,有OR取代 直接相连的碳 +30ppm 邻碳 13ppm 对碳 8ppm,(五)质谱 主要特点

10、: 1.分子离子峰较强 2.基峰是失去CO的苯骈呋喃离子,30,六、香豆素的生物活性 1. 植物生长调节作用: 低浓度香豆素可刺激植物发芽和生长作用; 高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 2.光敏作用: 呋喃香豆素外涂或口服后经过日光照射可 引起皮肤色素沉着,所以补骨脂内酯可用于 治疗白斑病。,3. 抗菌、抗病毒作用 例如:七叶内酯及其苷可治疗痢疾;蛇床子、毛当归根中的奥斯脑(Osthole)可抑制乙肝表面抗原。 4. 平滑肌松弛作用 例如:茵陈蒿中的滨蒿内酯,具有松弛平滑肌、解痉利胆等作用。,七叶内酯(Esculetin),七叶内酯苷(Esculin),5.抗凝血作用 例如:海棠果内酯有很强的抗凝血作用

11、 6. 肝毒性 例如:黄曲霉素在极低浓度下都可能引起肝 损伤并导致癌变。其结构中呋喃环上的双键与 不饱和内酯环是其毒性的必要部分,如其双键 与不饱和内酯环被打开则毒性大大降低。,第三节 木脂素,- lignan,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所指为其二聚物,少数可见三聚物、四聚物。组成木脂素的单体有四种:1 桂皮酸,偶有桂皮醛;2 桂皮醇;3 丙烯苯;4 烯丙苯。,35,分类:,木脂素(lignan, A) 新木脂素(neolignan, B) 苯丙素低聚体: 倍半木脂素(sesquilignan, C) 二木脂素(dilignan, D) 杂木脂素: 黄酮木脂素(flavono

12、lignan, E) 香豆素木脂素(coumarinolignan, F) 去甲木脂素(norlignan, G),b-碳相连(8-8),b-碳不连( 3-3, 8-3 ),三聚体,四聚体,二芳基丁烷类(dibenzylbutanes),叶下珠脂素,去甲二氢愈创木脂酸,二苄基丁内酯类(dibenzyltyrolactones),扁柏脂素,台湾脂素 A,芳基奈类(arylnaphthalenes),索马榆脂酸,鬼臼毒素,四氢呋喃类(tetrahydrofurans),(-)-galbacin,橄榄脂素,cubebin,40,骈双四氢呋喃类(furofurans),(+)-芝麻脂素,diasesa

13、rtemin,联苯环辛烯类(dibenzocyclooctenes),(+)-deoxyschizandrin,stegnacin,(二)新木脂素 尤普麦特苯骈呋喃类(benzofurans),eupomatene,Salvialic acid C,双环辛烷类(bicyclo3,2,1octanes),guaianin,macrophyllin,风藤酮型,45,联苯类(biphenylenes),厚朴酚,magnolol,和厚朴酚,honokiol,(三)降木脂素类,蒙蒿素,(四)杂木脂素类 倍半木脂素类(sesquilignans),Lappaol A,二木脂素类(dilignans),La

14、ppaol F,第三节 木脂素 二、理化性质,形 态:多呈无色晶形,新木脂素不易结晶 溶解性:游离亲脂性,难溶水,溶苯、氯仿等 成苷水溶性增大 挥发性:多数不挥发,少数有升华性质 旋光性:大多有光学活性,遇酸易异构化。,50,第三节 木脂素 二、理化性质,遇酸易发生异构化:,Labat 反应,H2SO4,HCHO,HCHO,蓝绿色,H2SO4,HCHO,HCHO,蓝紫色,变色酸,KMnO4/2%KOH,D 48 hr,第三节 木脂素 三、提取分离,提取 多用乙醇或丙酮等提取后,再用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乙醚、氯仿等进行萃取。,分离 色谱法、溶剂萃取法、分级沉淀法、重结晶法,55,第三节 木脂素 三、提取分离,生物活性,1. 抗肿瘤(鬼臼毒素) 2. 肝保护(gomisin J、联苯双酯),第三节 木脂素 五、生物活性,3. 抗HIV病毒作用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如:镇静、兴奋作用 5.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活性(海风藤酮) 6.平滑骨解痉作用(gomisin J,五味子) 7.毒鱼作用(爵床脂素A,B) 8.杀虫作用 9.其它作用,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