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国前冬气候异常特征分析和成因探讨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1657160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年我国前冬气候异常特征分析和成因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5年我国前冬气候异常特征分析和成因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我国前冬气候异常特征分析和成因探讨(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0 5 年我国前冬气候异常特征分析和成因探讨 陈菊英王威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 0 0 0 8 1 ) 2 0 0 5 年我国大部地区前冬( 1 - - 2 月) 气候出现了异常,气温偏低、雨雪偏多。我国农民、市民、知识阶层 等广大民群对今年前冬异常气候变化特别关注。本文将对今年前冬的主要气候异常特征和变化强度进行了统计 分析,对其成因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我国( 1 6 0 站平均) 冬季( 1 2 - - 2 月) 平均气温的常年值( 1 9 7 1 - - 2 0 0 0 年平均) 是零上0 1 ,今年前冬( 2 0 0 4 年1 2 月一2 0 0 5 年2 月) 的

2、平均气温是零下0 1 T ,即比常年同期偏低0 2 ,也是1 9 8 7 年以来冬季全国平均 气温最低年。在1 9 8 7 - - 2 0 0 4 年的1 8 个冬季中。除2 0 0 0 年比常年同期略偏低和1 9 9 6 年与常年同期持平外,其 余1 6 年均比常年同期偏高0 1 2 2 ,比常年同期偏高1 0 以上的年份有1 9 8 7 ( 偏高1 1 ) 、1 9 9 9 ( 偏高 2 1 ) 、2 0 0 2 ( 偏高1 8 ) 、2 0 0 4 ( 偏高1 2 )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盛行暖冬,今年我国前冬除云南、西藏和 南疆的西南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都较常年

3、同期偏低。从具体区域来说,今年我 国出现明显冷冬( 冬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 7 以上) 的地区有:江南地区( 1 5 站平均) 和贵州( 6 站平均) 偏低0 9 :长江中游( 7 站平均) 偏低1 O ,淮河流域( 1 0 站平均) 偏低0 7 ,华北地区( 8 站平均) 偏 低0 9 ,辽河流域( 1 0 站平均) 偏低1 0 ,松嫩江平原( 7 站平均) 偏低0 8 ,黄河上游( 6 站平均) 比 常年同期偏低0 8 ,北疆地区( 6 站平均) 比常年同期偏低0 9 。其中,江南、长江中游、淮河流域和华北 等地区是1 9 8 6 - - - 1 9 8 7 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年。江南地区

4、主要冷在l 2 月( 偏低1 2 1 6 ) 、贵州地区主要冷 在1 2 月( 均偏低I 5 U ) 、长江上游主要冷在l 一2 月( 偏低0 卜1 1 ) 、长江中游主要冷在l 一2 月( 偏低 0 7 - - 1 5 ) 、长江下游主要冷在1 - - 2 月( 偏低0 9 一1 5 ) 、淮河流域主要冷在1 2 月( 偏低0 8 2 0 ) 、 渭河流域主要冷在2 月( 偏低1 1 ) 、华北地区主要冷在2 月( 偏低2 8 ) 、山东地区主要冷在2 月( 偏低2 2 、 辽河流域主要冷在2 月( 偏低3 O ) 、松嫩江平原主要冷在1 2 月( 偏低1 6 2 8 ) 、黄河上游主要冷在

5、1 月( 偏低1 0 ) 、北疆地区主要冷在2 月( 偏低3 9 ) 。 今年前冬( 1 2 2 月) 气候的另一个异常特征是江南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雨雪特别多。江南地区( 1 5 站平 均) 前冬( 1 2 2 月) 降水量有3 2 0 D ,是1 9 5 1 年以来仅次予1 9 9 8 、1 9 9 5 、1 9 5 9 年的第四个多雨雪年;长江中 游地区( 7 站平均) 前冬( 1 2 - - 2 月) 降水量有1 9 9 D ,是1 9 5 1 年以来仅次于1 9 9 3 、2 0 0 3 、1 9 9 8 、1 9 5 9 年的第 五个多雨雪年;长江下游地区( 7 站平均) 前冬( 1

6、 2 2 月) 降水量有2 7 6 衄,是1 9 5 1 年以来仅次予1 9 9 8 、2 0 0 3 、 1 9 5 4 、1 9 7 3 、1 9 6 9 年的第六个多雨雪年。 今年我国1 2 月出现大范围气候异常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副热带高压虽然偏强但是明显偏南,皿洲区域的极 地冷涡异常强大。南下的冷空气势力比较强劲。另一个重要间接原因是因为受到2 0 0 4 年1 2 月2 6 日在印尼苏门 达腊的发生的巨大地震及其引发的巨大海啸的重要影响所致。由于地球板块运动引发巨震要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与大气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大气:同时地震造成的巨大海啸,使海底的冷水不断向上涌现,迫使原来海洋表层的 嗳水不断向海岸和陆地入侵,海温的降低又对低纬大气环流直接产生冷却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菊英,中国旱涝的分析和长期预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1 9 9 1 ,P P3 4 1 f 2 l 陈菊英王宏,1 9 1 1 - - 1 9 9 5 年中国区域气温的季节变化规律特征研究,见:短期气候变化特征成因和预测 物理方法研究 ,中国气象出版社出版,1 9 9 6 ,P 7 l 一8 2 3 4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