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111656328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专题四,第3讲 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5-1927),2,辛亥革命和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中国历史标志性的事件。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国开展许多活动进行纪念,这无疑使本考点成为2012年高考命题热点。通过材料和情景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背景、具体事件和影响的认识或理解;从中华民族振兴、关注民生的角度,考查对三民主义的理解。,3,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中重要事件(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结果、历史意义,正确认识辛亥革命中的一些现象(

2、武汉成为革命中心、新军为主力、孙中山辞职),全面评价辛亥革命。掌握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理解三民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原因,正确评价三民主义的地位和作用。,4,孙中山的新、旧三民主义思想有什么异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如何?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区别?,【提示】相同点:(1)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2)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3)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5,不同点:(1)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主张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2)民权主义: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

3、等空洞口号;新三民主义赋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3)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6,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两者紧密相连。 区别:(1)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这些内容,这表明新三民主义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7,如何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提示】(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制定并颁布的:它规

4、定了国家主权的归属,即属于“国民全体”。它规定了国民的基本权利和著作、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迁移等自由。它规定了国民有选举、被选举、诉讼、请愿等项政治权利。上述规定体现了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8,(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体制是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的行政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共和制度,这在中国尚属首次,因此,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9,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5、 ) A太平天国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10,【解析】由材料中“武汉”、“排满兴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应是报道辛亥革命。答案D。,1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高考的常考点,而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其原因即可以联系国内的“实业救国”思潮和辛亥革命的影响又可以联系当时的一战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侵略这一国际形势,考查角度多。2012年高考最有可能通过材料和新情景考查18951927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及其原因;联系前后历史,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从工业化的角度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从工业化和民主化的角度,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政治变革的关系。,中

6、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12,掌握19世纪末、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表现、特点、影响;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近代政治、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关系。,13,人们形象地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称之为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各指什么?又是怎样出现的?,【提示】“春”:指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2)外国在华企业的利润诱导中国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举办、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14,“夏”

7、:指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原因:(1)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扩大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和市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在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2)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因素,促使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15,“秋”:指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年,全国基本统一,南京国民政府推

8、出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得这时期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6,“冬”:指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1)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在沦陷区的破坏和掠夺、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实行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垄断压制使得民族工业日益萎缩。(2)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美国商品的排挤、官僚资本的压迫和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的不断增加使得中国民族工业处于破产的边缘。,17,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提示】(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 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

9、生, 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 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18,(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 技术力量薄弱,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地区分布不尽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难以独立发展。,19,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

10、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20,【解析】关键是理解“这个角度”: 天地之大德曰生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即关注百姓生活,作为企业家如何关注?创办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企业。答案C。,21,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很大,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两个知识点与必修一、二的联系非常大,在高考时既可以

11、出选择题,也可以出非选择题。通过材料,考查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内容、特点、意义的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22,掌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特点、意义;理解两大运动的联系和异同;知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2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提示】内容: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后期。前期主要内容是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为主。,24,影响: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

12、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25,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26,为什么说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提示】 (1)从运动的起因看,列强的歧视和压迫是直接原因

13、。(2)从运动的宗旨来看,是为了反抗外国强权,维护民族利益。(3)从运动的过程来看,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就是维护主权,反抗强权。,27,芮恩斯在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中写道:“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 A义和团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28,【解析】根据材料中“中国学生”、“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可以判断出这场运动为五四运动,答案为C。,29,【例1】 (2011广东文综)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

14、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0,【解析】 A。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日记中的关键词“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变乱”等入手,可以影射出该乡村知识分子的立场守旧,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虽然涉及社会生活的变化,但不足以表明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以及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B、D;同时材料真实反映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化,故排除C。故选A。,31,【方法技巧点拨】如何做概念型选择题 (1)背景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 (2)

15、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选项就要被淘汰。比如,题干提供的是政治制度方面的概念,而某选项的阐释却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明显可以排除。,32,(3)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4)理论法。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辩证关系原理、阶级分析法等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 (5)史论结合法。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法的相应理论与观点对题干与备选项进行分析,再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印证,从而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33,易混易错分析:忽略“

16、20世界初期”这个时间限定,把19世纪的社会思潮当成20世纪初期的社会思潮。 辨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于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社会变革的实践失败后,逐渐成为20世纪初中国的主流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以革命方式推翻清政府和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易混易错点,34,实业救国思想:19世纪末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1911年)前后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农、工、商、交通等业,增强国力;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实质是一种否定资产阶级革命、主张改良的论调,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但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封建势力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实业救国思想是一种幻想和不切实际的思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业救国道路是行不通的。 民主科学思想:1915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成为中国重要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