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地产的订单式商业地产及商业地产未来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1602327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达地产的订单式商业地产及商业地产未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万达地产的订单式商业地产及商业地产未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万达地产的订单式商业地产及商业地产未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万达地产的订单式商业地产及商业地产未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万达地产的订单式商业地产及商业地产未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达地产的订单式商业地产及商业地产未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达地产的订单式商业地产及商业地产未来众所周知,万达集团这几年来,在订单地产上取道了很大的成就,他们在中国的商业地产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很多开发商想做商业地产,我结合万达集团几年来的商业地产的经验、体会、得失谈几点心得。如果一定要确定一个课题,我就讲商业地产的六大要素,这是我一家之谈,不一定对,我说的这几点体会是对准备长期做商业地产,将商业地产作为长期发展方向,作为支柱产业的人比较有用,对于有一些人就想谋取短期利益的人不一定有用。在介绍心得之前,我简单介绍一下大连万达的订单地产。 至2004年为止,万达集团在全国已经有15个城市,开工建设动工的有15个中心,面积达到220万平方米,

2、拆迁和报建的有5个,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万达集团的目标,是在2010年确保开业40个,力争做到50个购物中心,总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达到40亿,在2006年可以实现20个开业,15个动工。订单地产主要有四点: 万达集团和15家主要的零售企业其中有12家是跨国零售企业,八家是世界500强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大家一起在中国共同发展购物中心,重要的四点:第一是共同选址。现在已经取消了地域行业限制,跨国公司想去哪里都可以,以前想去哪里发展要提前申请。 一、先讨论后再寻找地,提供地给零售商,大家对这一点进行确认,有的零售商感兴趣就去,不感兴趣就不去,当然有时间的限制,所以就是共同选

3、址。二、制定初步的方案,方案制定后,根据零售商的意见,比如说这个城市大一点,人口多一点,有的要求的铺多一点,有的要求在前面,有的要求在后面。每一个零售企业都有一个技术部门与我们进行洽谈,大家研究如何做交通、商铺,这些确定后,发文字函,之后才进行技术对接。三、平均租金。 第一个购物中心,只有两个企业,关于租金谈了八个月。尤其是沃尔玛是70亿,我们一看这样麻烦了,这样的发展不可能工业性的发展,一年只能做一、二个,如果这样每个城市发展下去,如何可以将购物中心作为支柱产业。所以我们就和所有的跨国企业坐下来谈条件,将中国的城市划分三等,一等是北京、上海、广州,二等就是省会,三等就是其他的城市。每一等城市

4、的租金是多少,大家谈一下,这样的好处就是不用为租金进行旷日持久的谈判,大家把面积确定后,价格就确定了。我们是以产权面积确定租金总额,这样就简单了,大家不需要长期的谈判。 我们下面有一个商铺部门主要是进行面积的调整,而不是合同的调整。这是一个谈判的过程,经历了一年多才形成的。大家现在跟万达都有一个观点就是“三个等”。四、上述原因谈妥了以后,先签订合约,交纳保证金。根据品牌和诚信度,万达集团要求15家企业和12家跨国公司都要交纳保证金,只有沃尔玛不用交纳,因为它很诚信。 其他的都要交纳保证金,目前还没有发生签订合同后违约的,这样就保证了万达集团的投资是有效的投资。万达的一个规定就是交付给主力店的9

5、0天后就开始经营收取租金。这几个因素合并在一起我就叫做订单地产。下面就万达集团做了三年的商业地产,而且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跨区域规模发展购物中心的企业,这三年中,获取的成功经验,但更多的是一些危机教训。希望能跟有志于从事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分享。第一,商业地产以租为主,严格的说就是只租不售。商业地产的目标是做商业为主的目的性的地产投资方式,不是做房地产销售。这种性质决定了这个项目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市场培育期,是需要长期的收益获得稳定效益的项目。不能搞短期利益,万达集团做了15个购物中心,已经开业了12个,其中11个项目是销售,销售以后出现了什么问题?其中4个没有问题,7个有问题。存在什么问题?销售给小业

6、主的时候,尽管我们在法律上、合同上制定得非常严格,我们只负责一次性招商,与租户签约。但是万达在中国十几个城市销售商业地产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购买商铺的业主,80是投资客户,这一点是出乎事先调查的意料,原先做的市场调查,基本上是50是用户,50是投资者,我认为这样好,事实不是这样的,80是投资客户,他们的目标是投资,靠投资赚钱。因为有订单地产的概念,有了很多的主力店在里面组合,之后再卖小店铺,比较吸引注意力,而且销售的价格也比较高,小业主购买了以后,相当多的业主和租户进去以后,收不到合理的回报就跑掉了。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商业项目,需要二、三年,一年的市场培育期。小租户,是没有培育市场的心态和能力

7、的。商铺不好,就跑了,签约三、五年租约是没有用的,小业主不承担赔偿的培育责任。客户走了以后,业主就与就会与公司打官司,但是万达是销售商铺给小业主,并不负责出租。这些业主就挂横幅甚至到公司的办公室闹事。如果万达不是一个品牌企业,如果万达不是以商业地产作为支柱企业,我想就万达不会管他们。 作为有16年发展的品牌,要以商业作为长久发展目标的支柱企业万达就要负责。例如沈阳,卖了320户,最后一户一户的谈判,回租了280户,还有40户没有谈妥。回收的商铺给主力店进行经营。主力店经营就是十几年,但是商铺每年要有差额,价格是不断上升的,这个差额怎么办,由万达来贴钱。 如果把全部小店铺销售就很难保证经营的整体

8、性和有效性,很难保证商场持续的经营下去,即使有了,也是碰巧。当然也有一些项目很好,例如南京、青岛也很好,全卖了。商场的销售有的时候将全部的投资都赚回来了。 地点和商圈是不同的,万达曾有一个物业是新街口,南京的新街口非常火,所以把它托起来了。所以我分析,这种个例的成功,不能作为规律。所以我们的企业是做商业地产,一定要只租不售,或者是以租为主。 有的企业实力很小,也想做商业地产,你(万达)可以贴几个亿在里面,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我想可以第一,卖其他的商铺,万达的一些项目例如宁波、上海,为什么商业项目非常好,因为这些地方是黄金宝地,进行规划,搞写字楼,前面的写字楼赚了80左右。如果你想作商业地产,就要

9、考虑地理物业,搞商住宅,卖住宅不要卖商铺。商业地产有时要注意销售主力店,留小的商铺。主力店的租金增长是有限的,所以要卖主力店,所以要留下小商铺,因为商场培育后,小商铺的租金会成倍的上升。 沈阳有一个商场是地下的,经营的前几年都是免租的,在地下,而且只有三个出口,换了几手,现在地下的租金一个平方米达到了400多元。 第三,主力店找谁买,实在不行,卖一点一点的街铺,你的铺一定要直接面向大街,而且只卖一点一点。不能将一层全部都卖,这样做的商业项目就一定会死。不死,就是出奇迹了。 根据万达这三年的体会,我认为,做商业地产最核心的要点是,一定要以租为主或者是只租不售。想将商业地产作为挖掘第一桶金人不可以

10、这样做。 如果地产可以分类的话,住宅地产是小学生,商务地产(写字楼、度假村)是中学生,商业地产是大学生,因为商业地产是多种边缘学科的综合,对商业的要求,远远大于对地产的要求,很复杂。 如果想做商业地产,最好是积累一定的实力再做,即使是第一次做,也要有这种心态,不要想短期出效益,这样的后果就是小业主吃亏。二、准确定位大概有三点,第一,地址选择。地址选择非常重要,也不一定就是核心的商业区就好。在宁波万达有一个购物中心,面积大约是4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25万平方米,其他还有酒店公寓。这个地区不是商业中心,而是选择了一个新区。这个新区为什么他们要去,因为周边的人不多。第一这旁边有一个行政中心,很多的工

11、商、税务、保险都搬过去了,这旁边有一个居住区的规划,很多的大楼正在建设,这个地方因为地价比较贵,平均的房价在6000多元,做购物中心可能人流量不大,但是将来会有所提高,而且购买力会比较大。这里面计算比较复杂,商业地产有一句话一步差三成,还有一句话就是隔街死,不要看着别人做得好,就自己盲目上。 我看过一个项目,做的项目非常好,政府造了立交桥马上这个项目就完了。我们考察一个项目要评估很多的项目,这是第一个:准确的选址。第二,客户的定位。 你将来要租给谁,租户要卖给谁要选择好。万达的教训是第一批六个店,我们自己叫做单店,就是一个楼的建筑方式。 二楼是沃尔玛、三楼、四楼是其他的,将一楼的商铺卖了,因为

12、每平方米达到二、三万。但是发现一个问题,下面的店铺经营不好。 通过观察,发现不是没有人,沃尔玛在市中心一天几万人去,但是观察,从沃尔玛出口出来的进一楼的商铺只有百分之几,沃尔玛是面对大众的,所以一楼的商铺做的精品店面对的消费者比较少。所以将一楼的商铺改为餐饮或者运动服装,所以就带动了起来。地址选择了以后,目标的客户要非常的准确。万达在前六个店发现了以后,就在第七个店进行了改变,他们就做百货、美食广场、数码广场。这些消费者与商场的定位是非常吻合的,问题也就少了很多。三、定规模 规模多大合适,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商业地产有两个目标,我建设1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收50元,20万平方米每平方

13、米收40元,我就不如建两个10万平方米的,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求大求全。 安徽有一个项目规划是53万平方米,当地官员要争取形象,蚌埠才有多少人,53万平方米卖给谁,所以面积要合理。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在中国做购物中心,无论是再大的城市,纯商业的商业,20万平方米是个标准,超过20万平方米投资就过大,所以要控制规模,有钱多做几个。四、招商在前。 什么都决定了,一定要招商在前,建设在后。招商招谁,第一是确定主力店,主力店不能越多越好,我认为主力店二、三个就好,以前我们做十个主力店,我认为三到五个就可以了。而且主力店要和城市的位置结合,如果在市中心就是电影城、数码广场,如果地点偏远就考虑超市。如果远郊就

14、考虑做建材。我们有教训,在黄金地段做了建材,引进的都是跨国企业,认为地点好,但是效益不如郊区店,所以地点和销售目标要吻合。最好是不同业态的主力店互相配合。百货、超市、电影城一样一个,不同业态的店组合在一起。 美国有这样的先例,有一个购物中心做了五个百货店,而且经营得都很好。老板给我介绍:我做了五个店,赚了很多的钱。我问他是否是其他购物中心都有五个店,都赚钱,他说不是这样的,只做了一个。 第二,注意次主力店的招商,万达的主力店已经有15家了。现在缺什么,缺少5002000平方米的次主力店。我了解在英国、美国这种发达国家有30万种商品供应大家选择,目前在中国只有10万种商品选择。作为业主来讲,缺少

15、的不是主力店和小商铺,缺少的是有特色经营的5002000平方米的次主力店。 前几天欧洲一个药品连锁店跟我们联系,每个店只需要5001000平方米,是几个公司共同组建的,专门卖药的。还有一个世界最大的糖果连锁公司,每个店只需要100平方米,但是每个出口都要做。 招商在前,是购物中心最至关重要的一环,现在中国的购物中心绝大多数都是发展商闭着眼睛建设后再招商,所以就会出现问题。 我考察了广州和上海两个项目,他们通过朋友关系找到我,希望我给他们招商。他们招了半年商没有一家进去,他们希望我给他们招商,只要招商就给你30股份。我去一看,他做这个项目,都没有研究主力店需要多少层高和面积,闭眼睛就做了,他的项

16、目所有的楼层面都是一样的,我就说怎么做,所有的主力店看了都会告诉你不去。一个项目投资了七千万,一个投资了八千万。我说,你应该将这个项目炸了,如果你给我30股份,我负责承担八千万,我确保这个项目明年会有一亿的资金。回去讨论以后,股东不同意,如果炸了以后,损失就多了,不好向政府交代,所以我看这两个项目前途都不好,而且面积都达到了20万平方米和40万平方米。五、规划设计 所有的都做完了,规划设计要进行,规划设计要把握两点,第一是交通体系,平面的交通体系就是车和人流要分离,车辆和人不要重复在一起,很多商场的地方出入口的设计,就是马路,这不就将人流切断了。所以要优先考虑路口的设计。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大量将货物放在地下,不要放在地面,这样地面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